读书人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部分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08-10-03 23:25:54 作者: 3come

□ 《关雎》一诗出自《诗经》中的《周南》。


□ “秋水伊人”这一意象出自《诗经蒹葭》。


□ 全诗采用重章叠唱的表现方式的是《蒹葭》。


□ 《生民》出自《诗经》中的《大雅》


□ 《诗经》中祭祀后稷事迹的作品是《生民》。

□ “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出自《左传》。


□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秦伯是指秦穆公。


□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这句话中“服”的意思是制度。


□ 《郑子产相国》中,子产不毁乡校的原因是乡校是乡人议政的地方。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思想产生于西周后期。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中“防”的含义是堵塞。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意思是禁止百姓发表意见比堵塞河川危害更大。


□ 《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要求在薛地建立齐国宗庙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孟尝君的地位。


□ 《战国策》最终编订于西汉后期。


□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这句话出自《战国策》。


□ 《侍坐》一文中,“如会同,端章甫”中的“章甫”是指礼帽。


□ 《侍坐》中,“浴乎沂,风乎舞雩”中的“舞雩”是求雨的祭坛。


□ 《侍坐》中,孔子对弟子发言的态度是全都赞成。


□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这句话中 “让”的意思是谦让。


□ 《公输》一文的主旨是非攻。


□ 《逍遥游》中的圣人是指许由。


□ 《逍遥游》中的鹪鹩用来比喻满足于自己的生活而别无所求的人。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中与这两句话相对应的话是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这两句出自《劝学》。


□ “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最初用意是讽刺盲目复古效法先王的人。


□ “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这一思想出自韩非。


□ 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含义是遭遇忧愁。


□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两句中“兰”和“蕙”是指屈原培养的学生。


□ “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这句话中“”的意思是背离。

读书人网 >自考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