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考研政治导航武汉站陈先奎点题班笔记

发布时间: 2008-10-04 00:37:16 作者: 3come

导航武汉站陈先奎点题班笔记

六道大题的出题方式:
毛概独立出一道大题
邓三独立出一道大题,再与经济学合作出一道大题
哲学独立出一道大题,再与当代合作出一道大题
当代独立出一道大题
偏题容易出在毛概(如07 年“减租减息”,应试方法只能多背大题)和哲学(如
“山上有座庙”)但哲学出偏题有特点,原理是有规律,即出现在新增知识点、
认识论、认识主体性和方法论上)
哲学经常出题的三大角度:原理、概念;方法论;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倾向
哲学可能考的偏原理、小原理:
1.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原理、方法论要求、防止哪2 种错误观点
2.人是一种特殊的价值
3.价值原则和真理原则的相互关系
九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哲学、经济学、邓三都围绕这些命题)
一、科学发展观
考经济学:
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1)经济增长强调经济增长指标,gdp 指标;经济发展不但强调经济增长指标,
而且强调经济增长的结构、效益和质量,强调经济总量的平衡,强调人与自然的
和谐与协调,强调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特别强调人民生
活的幸福程度
(2)传统发展观的两大缺陷
过分强调数量增长,忽略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
过分强调数量增长,忽略了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造成严重的资
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出现了有增长没有发展的矛盾现象
2.经济增长中的人的因素
考哲学:
1.质和量的辨证关系——注意心中有数;注意质量,不要离开质量片面强调数量
增长;方法论上要求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2.以人为本
3.方法论上强调统筹兼顾,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多选、得分点)
5.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多选、得分点)
考邓三:
1.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50 字)
2.围绕“又好又快,好字优先”展开论述
3.以人为本做得分点
4.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和谐相处
二、民生问题
考邓三:
1.分配
2.教育
3.医疗卫生的主要措施
考经济学:
1.物价问题
(1)防止结构性的价格上涨转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货币流通、通货膨胀、07 价格上涨的主要表现(资源能源、食品价格上涨)
和解决物价上涨
的主要措施
(3)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流通,提高存贷款利率和银
行储备金
2.房地产
(1)地租理论
(2)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政策——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农民工的廉租房
(3)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措施——价格监督;广告监督;控制房地产贷款,
紧缩银根;控制土地供应,控制地根
3.消费
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
4.分配
(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本质区别在哪里
目的:资本主义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社会主义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使
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资本主义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解决……
反映的制度的本质: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
础上,才能真正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是资本主义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
法和手段
(3)生产关系四环节的关系
增长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这样的增长是良
性的循环,体现了以人为本
考哲学:
以人为本
三、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
考邓三:
1.增长方式转变(重要)
2.新型工业化道路
考经济学:
1.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外延型就是粗放型增长方式)
2.两大部类生产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3.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新价值;科技劳动创造更高的产品价值和产品附加
值,而且可以合成新材料、创造新材料,在减少资源消耗同时,去开放创造新的
资源;并不是任何价值都能创造价值的,有些是破坏型的劳动(重要)
4.价值规律、价值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
一种由三要素决定的价格,即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市
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重要)
考哲学:
1.人和自然的关系
2.可持续的发展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4.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5.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关系(双向改造、相互制约)
四、科技和教育
考邓三:
1.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2.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优先发展
考哲学:
怎样正确认识网络技术的社会应用
五、宏观调控
考经济学:
1.政府经济职能
2.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3.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的区别与联系
4.怎样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5.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发展偏快转化经济发展过热;防止结构性的价格上涨转变
为明显通货膨胀
6.12 字方针: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
7.又好又快,好字优先——既要强调经济增长指标,又要强调经济增长的结构、
效益和质量,强调经济总量的平衡,达到速度、质量、效益相结合,消费、投资、
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六、社会矛盾和和谐社会建设
考邓三:
1.社会公平和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结合分配公平、教育公平问题与和谐社会建
设相联系)
2.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与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
3.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社会
考哲学:
1.树立正确的矛盾观,建设和谐社会——就是把和谐社会建设看做不断产生矛
盾、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和谐社会解决矛盾的特点是把矛盾放在**和
法制的范围内去解决的
2.矛盾的同一性原理;方法论上强调用化解矛盾、淡化矛盾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按照互利合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去解决问题
3.马克思哲学分析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一方面应该看到中国古代的和谐思
想既有朴素的辩证法的因素,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
主张和为贵,主张和谐、妥协和共存的思想,对于社会的安居乐业和稳定发展有
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离开矛盾斗争性,片面强调矛盾同一
性,否定了矛盾斗争性的革命性作用,所以是片面的,没有把辩证法的精神贯彻
到底,和唯物辩证法具有本质区别


七、法制
考经济学:
1.物权法对保护共有财产、私有财产的有关规定
2.物权法的重要意义
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4.结合现代产权制度分析当前我国的混合经济的产权特征和优越性
八、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
考哲学:
1.文化的特征、功能和作用
2.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考当代:
文化外交和综合国力竞争
九、对外开放
考邓三:
1.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2.怎样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3.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4.对外开放和增长方式转变
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主要措施
6.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
7.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可不看)
考经济学:
1.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可不看)
2.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可不看)
考哲学:
1.交往的理论(重要)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3.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对外开放
考当代:
1.对外开放和国家的经济安全(重要)
2.对外开放和国家的经济主权(适当看)
3.中欧洲和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中国制造所遭遇的产品召回事件(重要)
4.对外开放和文化外交、综合国力竞争
陈先奎深藏不露的一道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一
体化
1.处理好哪些关系
(1)城乡关系(2)工业和农业(3)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关系
2.怎样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就是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工业促进农业,城市支持乡村,以
大带小,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基
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

3.三大措施
(1)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措施(重要)
(2)建设新农村的主要措施
(3)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适当措施
哲学点题
一、科学发展观
(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一般看)
(二)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和精髓
(三)以人为本(重点)
1.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
2.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强调人是特殊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人本身就是目
的,而且是最高目的
3.方法论:一方面,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另一方面,我们
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
4.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辨证关系
5.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分析资产阶级人性论
(四)科学发展观是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的统一
1.真理原则、价值原则
2.两者辨证关系
3.科学发展观是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的统一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创造性回答
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
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
论成果,是真理原则的集中体现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是最高目的,人民群众既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又是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一切依靠人民,一切
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我们党和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集中体现,
所以科学发展观是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的统一
(五)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六)质和量的辨证关系
(七)全面发展和重点发展的关系——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二、和谐社会
1.树立正确的矛盾观
2.矛盾同一性原理和方法论原则
3.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考哲学: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
3.认识、实践的运动
四、社会主义改革
1.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
力量
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和全
面发展,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3.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4.渐进性改革的哲学特性(量变和质变)
五、对外开放
1.交往
2.内因和外因
3.普遍联系
六、交往和核心价值体系(适当)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文化特征
七、解放思想(重点)
1.认识的主体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建构、重构的过程)
2.人的认识模式的相对稳定性和事物发展变化的无限性
毛概点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结合不同观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政治、
文化、时代)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中国化三要求
(2)毛泽东思想与教条主义是对立的
(3)中国的教条主义主要是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和照抄照搬书本
中的教条;教条主义与左倾错误相结合
3.毛泽东强调的调查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始于毛、成于邓——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前提
2.毛泽东所提出的第二次结合的主要背景、探索成果、主要教训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
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之所以完全正确,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创造了鲜明
的中国特色
三、新**主义革命的性质
1.依据把中国资产阶级分为2 个不同部分的观点,分析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

2.土地政策(尤其是富农政策)
3.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国有赎买政策与国家资本主义
4.从生产力角度分析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目的
四、新**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1.党内合作与接受孙中山领导地位的问题
2.毛泽东的无产阶级领导权与天然领导权的观点
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4.从联合政府到人民**专政
五一号召与两个决战
附:本笔记内容来自知识宝库上的“导航武汉站陈先奎点睛班录音”
取自宝库,回馈宝库
点睛班配套文本是《2008 陈先奎考前精讲30 题》,陈先奎的冲刺班已经点了政
经和邓论的六、七道大题,这次又增加了一道邓论的题,说怕别人抄袭而深藏不
漏的;哲学和毛概的归纳题我已列出。
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知识宝库08 兴旺发达!

读书人网 >考研政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