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真题辅导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08-10-04 02:38:18 作者: 3come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真题辅导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
a. 2岁
b. 4岁
c. 6岁   
d. 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
a. 1岁
b. 3岁 
c. 5岁    
d. 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
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在个体发展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 )
  a.人形象思维、动作思维、抽象思维
  b.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c.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动作思维
  d.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动作思维
  2.在教育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美育”一词的是( )
  a.王国维
  b.席勒
  c.蔡元培
  d.斯宾塞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 )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依靠视觉、触觉和动觉、平衡觉及听觉协同获得的对物体在空间所处位置和方向的知觉是( )
  a.空间知觉
  b.运动知觉
  c.时间知觉
  d.社会知觉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 )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青少年人际关系( )
  a.亲子关系
  b.朋友关系
  c.合同关系
  d.师生关系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 )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 )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 )
  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 )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 )
  a.iq=ma/ca×100% b.iq=ca/ma×100%
  c.iq=ma/ca×100 d.iq=ca/ma×100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 )
  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 )
  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