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08年注会考试辅导《会计》内部讲义

发布时间: 2008-10-05 01:28:50 作者: 3come

  16.第十六章《债务重组》

  (1)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下债务人的重组收益及非现金资产转让损益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2)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下债权人的重组损失及换入非现金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3)修改偿债条件方式下(包括不存在或有条件和存在或有条件两种情况)债务人重组收益及新的应付账款入账额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17。第十七章《政府补助》

  (1)政府补助的形式及分类;

  (2)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18.第十八章《借款费用》

  (1)各项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界定,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开始资本化日、停止资本化日及暂停资本化的认定原则,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3)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4)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5)既有专门借款又有一般借款方式下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19.第十九章《股份支付》

  (1)股份支付的环节;

  (2)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20。第二十章《所得税》

  (1)暂时性差异的类别确认,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所得税费用”等三个关键指标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3)某时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推算,尤其是在改变税率的情况下,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21.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

  (1)记账本位币的确认原则,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以单项选择题中的计算方式测试。

  (3)外币报表折算中汇率的选择,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2。第二十二章《租赁》

  (1)融资租赁的确认原则;

  (2)经营租赁时租赁双方损益的计算方法;

  (3)融资租赁下承租方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

  (4)融资租赁下承租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方法;

  (5)融资租赁下出租方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计算;

  (6)售后回租时递延收益的分摊方法。

  23。第二十三章《会计政策变更》

  (1)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界定,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2)追溯调整法下会计政策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时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指标的推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3)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的报表附注披露,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4。第二十四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辨认,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角度。

  (2)调整事项中所得税费用、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推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5。第二十五章《企业合并》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

  26。第二十六章《合并会计报表》

  (1)合并范围的确认,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2)合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及会计调整分录,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3)抵销分录编制中相关指标的推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7.第二十七章《每股收益》

  (1)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以单选题方式测试;

  (2)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以单选题为测试方式。

  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四)计算分析题的命题特点

  1。2007年cpa会计实务计算题的知识点分布


章节 

知识点分布(共3个,总计24分)

第十六章债务重组、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及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

债务重组与投资性房地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组合成一个计算题(7分)

第二十章所得税xcC $=-,\|g62=y ( 3COME考试频道 财会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 )xcC $=-,\|g62=yhTTp://wWw.reader8.net/exam/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核算(7分)

第二十六章合并财务报表

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的编制(10分)


   2。2008年计算分析题的设计特征

  (1)难度趋向加大,覆盖面宽。
   2007年设计了一个债务重组结合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的综合性题目,其所涉知识点较多,跨章节特征明显。第二个是所得税题,测试的是税率发生变动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第三个是同一控制下合并报表的编制,相对而言要比前两个题目容易。这三个题目的难度主要体现在题量上。

  (2)所涉知识点通常局限于一章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

  200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在计算题的选材上只有第一个出现了跨章情况,其余两个均可单独归属于所得税章节和合并报表章节,用一个题目涵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是这两个题目的设计特征。

知识点测试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在计息日或现金股利宣告发放日确认为投资收益。

  2.【答案】c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3.【答案】c

  【解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答案】d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5.【答案】b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6.【答案】b

  【解析】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7 【答案】a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8.【答案】a

  【解析】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9.【答案】b

  【解析】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10.【答案】b

  【解析】

  ①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1050-50=1000(万元);

  ②交易费用10万元列入购买当期的投资损失;

  ③2007年12月31日,股票公允价值为1120万元,产生增值120万元,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④2008年1月6日,收到2007年股息30万元,确认为投资收益;

  ⑤2008年6月6日,将该股票处置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2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

    —公允价值变动 120

    投资收益 (1200-1000)?200

  ⑥所以,此投资在持有期间产生的累计投资收益=-10+30+200=220(万元)。

  11.【答案】?a

  【解析】

  ①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为847万元(=867-800×5%×6/12),交易费用3万元列入当期的投资损失;

  ②2008年4月1日收到债券利息实现投资收益20万元(=800×5%×6/12);

  ③2008年10月1日利息到期时甲公司计提投资收益20万元(=800×5%×6/12);

  ④出售时的投资收益=900-847=53(万元);

  ⑤累计投资收益=-3+20+20+53=90(万元)。

  12.【答案】b

  【解析】

  ①甲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30×8-30×0.7+5=224(万元);

  ②6月30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贬损额20万元(=224-6.8×30列入“资本公积”的借方;

  ③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事实贬损时,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134(=224-30×3)

  贷:资本公积2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4(=204-90)

  13.【答案】b

  【解析】

  ①重分类当日,因投资增值贷记“资本公积”15万元;

  ②年末公允价值贬损时应借记“资本公积”50万元(=800+800×5%-790);

  ③出售当日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810

    投资收益6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840(=800+800×5%)

    资本公积35(=50-15)

  14.【答案】d

  【解析】

  ①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为98万元(=93+5);

  ②2008年的投资收益为6.35万元(=98×6.48%),与收到的票面利息6万元相比,有0.35万元的价值追加投资本金,使得2008年末的摊余成本达到98.35万元;

  ③2009年的投资收益为6.37万元(=98.35×6.48%)

  15.【答案】?c

  【解析】

年份 ①年初摊余成本 ②利息收益=①×6.48% ③现金流量 ④年末摊余成本=① ②-③ 2008 98.00 6.35 6 98.35 2009 98.35 6.37 6 98.72 2010 98.72 6.40 6 99.12 2011 99.12 6.42 6 99.54 2012 99.54 6.46 106 0.00


   16.【答案】d

  【解析】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处置收入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至投资收益。甲公司出售该项金融资产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收入450000-账面余额400000) [公允价值400000-初始入账金额60000×(7-1)]=90000(元)。

  17.【答案】d

  【解析】①2007年6月30日

  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52000×4%÷2=1040(万元);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50000×6%÷2=1500(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00-1040=460(万元)。

  ②2007年12月31日

  实际利息收入=(52000-460)×2%=51540×2%=1030.8(万元);

  应收利息=50000×6%÷2=1500(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00-1030.8=469.2(万元)。

  ③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余额=2000-460-469.2=1070.8(万元)

读书人网 >注会考试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