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08注税税法二习题班讲义第二章个人所

发布时间: 2008-10-05 01:55:31 作者: 3come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

  近三年考试题型题量分析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计算题

综合分析题

合计

2005

10×1=10

8×2=16

6×2=12

38

2006

8×1=8

7×2=14

6×2=12

34

2007

10×1=10

6×2=12

6×2=12

34

  本章共九节,重点掌握
  第五节 计税依据的确定
  第六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九节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计算(掌握)
  本章新增内容:
  4.税率:新增“对储蓄存款利息,从2007年8月15日起减按5%的税率征收。”(p179)及例题(p196)。
  6.应纳税额计算:新增“对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费用,从2006年1月1日起扣除标准每月1600元,全年为19200元”(p188)。
  增加“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p206(十四)、(十五))

第一部分:重点内容精讲

第一节 概 述(了解)


  【例题多项选择题】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个税种,但各国的个人所得税规定有所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特点的有( )。
  a.实行的是综合所得税制
  b.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并用
  c.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
  d.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
  【答疑编号21020101】
  【答案】cd

第二节 征税对象(熟悉,共11项)


  一、工资、薪金所得
  【例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应当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
  a.公司职工取得的用于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
  b.独生子女补贴  
  c.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名义组织旅游活动
  d.超过规定标准的误餐费
  【答疑编号21020102】
  【答案】ad
  【例题单项选择题】张某还有22个月至法定退休年龄,2007年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从原任职单位取得了一次性收入18000元。张某原月工资为1660元,则张某应就其领取的一次性收入的当月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30     b.3225
  c.1781    d.3255
  【答疑编号21020103】
  【答案】c
  【解析】18000÷22+1660-1600=878(元),适用第二档税率,(18000+1660-1600)×10%-25=1781(元)。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例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应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的有( )。
  a.个人因从事彩票代销业务而取得的所得
  b.个人因专利权被侵害获得的经济赔偿所得
  c.私营企业(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本金为本人购买的汽车
  d.个人独资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购买的住房
  e.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所得
  【答疑编号21020104】
  【答案】ad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例题多项选择题】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包括( )。
  a.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b.投资的股息所得
  c.个人按月取得的工薪性质的所得
  d.储蓄存款的利息所得
  e.个人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答疑编号21020105】
  【答案】ace

  四、劳务报酬所得
  【例题单项选择题】下列项目中,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 )
  a.发表论文取得的报酬
  b.提供著作的版权而取得的报酬
  c.将国外的作品翻译出版取得的报酬
  d.高校教师受出版社委托进行审稿取得的报酬
  【答疑编号21020106】
  【答案】d

  五、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例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利息收入中,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参加企业集资取得的利息
  b.国债利息
  c.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d.个人按规定缴付住房公积金而存入银行账户取得的利息
  e.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企业量化资产参与企业分配获得的利息
  【答疑编号21020107】
  【答案】ae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其他所得

第三节 纳税人(熟悉)


  一、居民纳税人
  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
  (一)住所标准
  (二)居住时间标准 我国规定的时间是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住满365日,即以居住1年为时间标准。在居住期间内临时离境的,即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不扣减日数,连续计算。
  【例题单项选择题】某外国人2003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4年2月15日回国, 2004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4年11月15日至2004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4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2005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 )。
  a.2003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4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b.2004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5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c.2004年度和2005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d.2003年度和2004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答疑编号21020108】
  【答案】b 

  二、非居民纳税人
  (一)判定标准及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范围
  (二)对无住所的纳税人工资、薪金所得征税规定
结合上述规定对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征税规定可归纳为下表:

居住时间

纳税人性质

境内所得

境外所得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境内
支付

境外支付

90日(或183日)以内

非居民

免税

×

×

90日(183日)~1年

非居民

×

×

1~5年

居民

免税

5年以上

居民

  【例题单项选择题】a国公民罗伯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于2005年2月~11份在华工作,每月取得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工资2.4万元;11月取得回国探亲费2万元。2005年2月~11月份罗伯特在中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43750    b.38250
  c.36250    d.34750
  【答疑编号21020109】
  【答案】c
  【解析】在境内居住时间为90天以上1年以内,应就境内支付的工资纳税,回国探亲费可以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
  2005年2月~11月份罗伯特在中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4000-4000)×20%-375〕×10=36250(元)

  三、所得来源的确定

第四节 税 率(掌握)

税 率

应税项目

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2.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比例税率20%(8个税目)
特别掌握:其中有4个税目有加征或减征

1.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

2.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房屋减按10%税率

3.劳务报酬所得:有加成征收

4.储蓄存款利息:5%

  【例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b.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c.个人独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d.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答疑编号21020110】
  【答案】abcd

第五节 计税依据的确定(掌握)

扣除方法

应税项目

1.定额扣除

工资薪金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2.会计核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3.定额和定率扣除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4.无费用扣除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例题单项选择题】依据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计算财产转让所得时,下列各项准予扣除的是( )。
  a.定额800元   b.定额800元或定率20%
  c.财产净值   d.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
  【答疑编号21020111】
  【答案】d
  
  二、计税依据有特殊规定
  (一)个人的公益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二)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以下三项公益性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1.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共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
  2.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共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
  3.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共和国家机关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赠
  【例题多项选择题】依据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下列各项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准予税前全额扣除的有( )。
  a.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
  b.通过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
  c.通过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对新建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
  d.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捐赠
  e.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生产企业的捐赠
  【答疑编号21020112】
  【答案】abc
  【解析】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例题计算题】某演员2007年每月参加赴郊县乡村文艺演出一次,每一次收入3000元,每次均通过当地民政局捐给孤儿院2000元,则:
  【答疑编号21020113】
  捐赠扣除限额=(3000-800)×30%=660(元),实际捐赠超过限额,按限额扣除;
  全年演出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800-660)×20%×12=3696(元)。

第六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全面掌握)
——分项计税办法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一)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计征的办法。境内扣1600,境外扣4800。
  (二)减除费用的具体规定
  1.附加减除费用
  2.雇佣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例题单项选择题】吴某为某中方单位派往外资企业的雇员,外资企业每月应向吴某支付工资6000元,按照吴某与中方派遣单位签订的合同,外资企业将应付吴某工资的10%上交给派遣单位,并提供有效凭证:此外吴某还在另一私营企业兼职,该私营企业每月向吴某支付报酬2000元。吴某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835    b.745
  c.685    d.530
  【答疑编号21020114】
  【答案】c
  【解析】雇佣单位可以减除费用,并可以扣除上交派遣单位的部分;兼职取得的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吴某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00-6000×10%-1600)×15%-125+(2000-800)×20%=685(元)
  【例题单项选择题】中国公民郑某2007年l~12月份每月工资3200元,12月份除当月工资以外,还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0000元。郑某2007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疑编号21020115】
  月工资应纳税额合计=〔(3200-1600)×10%-25〕×12=1620(元)
10000÷12=833(元),适用税率为10%,全年一次奖金应纳税额=10000×10%-25=975(元),合计应纳税额=1620+975=2595(元)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一)应纳税所得额
  2.准予扣除的项目
  对个体工商户的业主的工资费用,从2006年1月1日起扣除标准费用每月1600元,全年为19200元。
  3.准予在所得税前列支的其他项目及列支标准(共14项)。
  4.不得在所得税前列支的项目(共10项)。
  【例题多项选择题】计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时,不得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项目有( )。
  a.各种赞助支出
  b.个体户业主的工资支出
  c.财产保险支出
  d.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e.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答疑编号21020116】
  【答案】abe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全年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每月1600元×12
  【例题单项选择题】张某2006年1月起承包某服装厂,依据承包协议,服装厂工商登记更改为个体工商业户。2006年张某经营的服装厂共取得收入50万元,发生成本、费用、税金等相关支出43万元(其中包括工商户业主工资每月1600元)。2006年张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17750     b.70250
  c.115750    d.168250
  【答疑编号21020117】
  【答案】a
  【解析】2006年张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00-430000+1600×12-1600×12)×35%-6750=17750(元)
  【教材例题】(p227,案例2)

  四、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
  劳务报酬所得因其一般具有不固定、不经常性,不便于按月计算,所以,规定凡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按次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据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五、稿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一)应税所得税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
  (二)每次收入的确定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即实际缴纳税额是应纳税额的70%。
  【例题多项选择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同一作品分次取得的稿酬应合并为一次纳税
  b.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稿酬,应按两次所得纳税
  c.同一作品出版后,添加印数取得的稿酬应按两次所得纳税
  d.同一作品在两处同时出版、发表取得的稿酬所得合并为一次纳税
  e.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取得的稿酬所得应合并为一次纳税
  【答疑编号21020118】
  【答案】ab
  【例题单项选择题】2007年某作家的长篇小说由出版社出版,按合同约定,出版社向作家预付稿酬5000元,作品出版后再付稿酬l5000元;当年该作家还授权某晚报连载该小说,历时2个月,每天支付稿酬180元,共获得稿酬10800元。该作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
  a.2240     b.3248
  c.3449.6    d.4928
  【答疑编号21020119】
  【答案】c
  【解析】出版和连载,分别作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5000)×(1-20%)×20%×(1-30%)+10800×(1-20%)×20%×(1-30%)=3449.6(元)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方法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计税方法
  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对证券投资基金从上市公司分配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扣缴义务人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减按5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银行存款所取得的利息,除特殊规定外,从2007年8月15日起按5%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八、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
  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应依次扣除以下费用: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3.税法规定的费用的扣除标准。
  【例题】在甲市居住的丁某每月取得出租居民住房租金收入5000元(按市场价出租,当期未发生修缮费用,考虑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
  【答疑编号21020120】
  【答案】月租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5000×3%×(1+7%+3%)-5000×4%〕×(1-20%)×10%=370.80(元)
  
  九、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
  应注意:债券、房屋、“打包”债权
  【例题】个人购买和处置债权取得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打包债权”。
  甲企业有三项债权打包拍卖(债务人a欠20万元,债务人b欠30万元,债务人c欠50万元),处置收入70万元。假设张某从拍卖会上购买该打包债权。经过催讨,将b债务人的所有欠款收回,收回价款24万元。计算张某应纳个人所得税。
  【答疑编号21020121】
  【解析】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4-70×30%=3(万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3×20%=0.6(万元)。
  
  十、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
  
  十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15项内容(前三项为重点掌握内容)
  (一)扣除捐赠款的计税方法
  【例题单项选择题】王某取得劳务报酬50000元,将其中6000元、l0000元通过国家机关分别捐赠给公益性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受灾地区。该项劳务报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4600     b.5200
  c.6400     d.7000
  【答疑编号21020122】
  【答案】b
  【解析】通过国家机关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中心可以全额扣除,通过国家机关向受灾地区的捐赠,应计算扣除限额。
  扣除限额=50000×(1-20%)×30%=12000(元),实际捐赠10000元,可以全额扣除。该项劳务报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0×(1-20%)-10000-6000〕×30%-2000=5200(元)
  (二)境外缴纳税额抵免的计税方法
  【例题单项选择题】2007年吴某由国内机构派往国外工作6个月,工资由境外工作机构支付,每月折合人民币40000元,外国机构每月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8000元;在境外工作期问,吴某取得该国劳务报酬折合人民币60000元,按该国税法缴纳了个人所得税8750元。吴某的境外所得在我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2950    b.2650
  c.400     d.200  
  【答疑编号21020123】
  【答案】d
  【解析】吴某的境外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40000-4800)×25%-1375〕×6+〔60000×(1-20%)×30%-2000〕=56950(元)
  已纳个人所得税=8000×6+8750=56750(元)
  应补缴个人所得税=56950-56750=200(元)
  (十)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十一)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行使股票认购权取得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办法
  (十四)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有关个税规定
  (十五)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第七节 减免税优惠(熟悉)


  【例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所得中,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
  a.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收入
  b.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的利息收入
  c.外籍个人以现金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
  d.外籍个人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伙食补贴
  【答疑编号21020124】
  【答案】c
  【例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所得有( )。
  a.军人的转业安置费  b.财产转租收入
  c.外籍人员的探亲费  d.职工加班补助费
  e.参加有奖销售获得的奖金
  【答疑编号21020125】
  【答案】ac

第八节 申报和缴纳(了解)


  一、源泉扣缴
  (二)应扣缴税款的所得项目(10项)
  (五)代扣代缴税款的手续费
  
  二、自行申报纳税
  (一)申报纳税的所得项目(5点)
  (三)申报纳税期限
  【例题单项选择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扣缴义务人追缴税款
  b.分笔取得的属于一次劳务报酬所得应自行申报纳税
  c.纳税人若采取邮寄方式申报纳税的,以寄出地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d.账册健全的个体工商户,其生产、经营所得应在取得收入次月7日内申报预缴,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答疑编号21020126】
  【答案】a

第九节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
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熟悉)


  三、查账征收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例题多项选择题】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缴纳所得税时,下列各项应作为生产经营所得的有( )。
  a.独资企业对外投资分回来的股息
  b.投资者个人从独资企业领取的工资
  c.独资企业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所得
  d.独资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
  【答疑编号21020127】
  【答案】bcd
  【解析】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
  【例题单项选择题】某个人独资企业2006年度发生直接成本85万元、其他费用20万元,收入总额不能准确核算。假定该个人独资企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为15%,该个人独资企业2006年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万元。
  a.4.84    b.5.63
  c.5.74    d.5.81
  【答疑编号21020128】
  【答案】d
  【解析】该个人独资企业采用核定征收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85+20)÷(1-15%)×15%=18.53(万元);应纳的个人所得税=18.53×35%-0.675=5.81(万元)。

第二部分:近三年部分考题回顾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2007年)王先生2007年2月退休,每月领取退休工资1300元,4月份被一家公司聘用,月工资3600元。2007年4月王先生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120    b.175
  c.275    d.370
  【答疑编号21020201】
  【答案】b
  【解析】退休人员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2007年4月王先生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600-1600)×10%-25=175(元)。
  2.(2007年)下列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
  a.公民购买福利彩票中奖8000元
  b.公民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30000元
  c.在校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的劳务报酬1500元
  d.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职工从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
  【答疑编号21020202】
  【答案】c
  3.(2007年)某公民2006年8月买进某公司债券20000份,每份买价8元,共支付手续费800元,11月份卖出10000份,每份卖价8.3元,共支付手续费415元,12月末债券到期,该公民取得债券利息收入2700元。该公民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977    b.940
  c.697    d.600
  【答疑编号21020203】
  【答案】a
  【解析】(1)一次卖出债券应扣除的买价及费用
  =(20000×8+800)÷20000×10000+415
  =80815(元)
  (2)转让债券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0000×8.3-80815)×20%=437(元)
  (3)债券利息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700×20%=540(元)
  (4)该公民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437+540=977(元)。


  4.(2007年)某作家2006年出版一部长篇小说,2月份收到预付稿酬10000元,4月份小说正式出版又取得稿酬20000元,10月份将小说手稿在某国公开拍卖,拍卖收入90000元,并按该国有关税法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0000元。该作家在中国境内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以上货币均为人民币)
  a.3360    b.4560
  c.6080    d.7760
  【答疑编号21020204】
  【答案】d
  【解析】(1)稿酬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0000+20000)×(1-20%)×20%×(1-30%)=3360(元);
  (2)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拍卖收入按照我国税法应纳的个人所得税=90000×(1-20%)×20%=14400(元),在国外已缴纳10000元,所以应补税=14400-10000=4400(元);
  (3)该作家在中国境内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360+4400=7760(元)。
  5.(2006年)王某为一家私营企业的董事兼投资者,2005年从该公司取得董事费收入8万元,将其中2万元通过民政部门捐赠给贫困地区;以投资者的名义向该私营企业借款3万元用于非生产经营,年末未偿还借款。上述事项王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11200       b.11400
  c.16190       d.17440
  【答疑编号21020205】
  【答案】d
  【解析】董事费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私营企业投资者从其投资的企业借款不归还,又不用于生产经营的,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限额=80000×(1-20%)×30%=19200(元),实际公益救济性捐赠额为20000元,捐赠扣除限额19200元,所以税前扣除捐赠额为19200元。王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0000×(1-20%)×(1-30%)×30%-2000+30000×20%=17440(元)。
  6.(2005年)杨某是自由撰稿人,2004年杨某的一篇小说在某国发表,取得稿酬折合人民币40000元,并按该国税法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4500元;当年,杨某将另一作品的手稿原件公开拍卖,取得拍卖收入50000元。2004年杨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a.8000      b.9900
  c.20000     d.21900
  【答疑编号21020206】
  【答案】a
  【解析】稿酬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按照我国税法计算的抵免限额为40000×(1-20%)×20%×(1-30%)=4480(元)小于境外实际缴纳的4500元,无需在我国补缴个人所得税;将手稿原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收入应该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0×(1-20%)×20%=8000(元)。
  7.(2005年)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有关规定的是( )。
  a.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不得扣除
  b.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c.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在其收入总额的5%以内据实扣除
  d.各种赞助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答疑编号21020207】
  【答案】c
  【解析】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在规定比例内可以据实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该部分的3‰。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2007年)下列收入中,应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个人取得特许权经济赔偿收入
  b.某作家的文字作品手稿复印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收入
  c.某电视剧编剧从任职的电视剧制作中心获得的剧本使用费收入
  d.某广告设计者转让广告制作使用权取得的转让费收入
  e.出版社专业作者翻译作品后,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收入
  【答疑编号21020208】
  【答案】abcd
  【解析】出版社专业作者翻译作品后,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收入按照“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2007)下列关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征税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个体工商户按规定缴纳的个体劳动者协会会费准予税前扣除
  b.个体工商户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所得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在收入5‰以内的部分可据实扣除
  c.账册不健全的个体工商户,其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款,可按核定的方法征收
  d.个体工商户资助给非关联科研机构的研究经费,准予税前直接扣除
  e.个体工商户开发新产品的测试仪器购置费,准予税前直接扣除
  【答疑编号21020209】
  【答案】abcd
  【解析】个体工商户购置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测试设备仪器单位价格在5万元以下的,可以直接扣除。
  3.(2007年)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外国驻华机构包括外国驻华使馆也可以是扣缴义务人
  b.个人扣缴义务人办理代缴手续取得的手续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c.扣缴义务人拒绝税务机关检查且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d.纳税人为持有完税凭证而向扣缴义务人索取代扣代缴税款凭证的,扣缴义务人不得拒绝
  e.扣缴义务人违反有关代扣代缴规定报送虚假纳税资料的,其未在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中反映的向个人支付的款项,在计算扣缴义务人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作为成本费用扣除
  【答疑编号21020210】
  【答案】bcde
  【解析】扣缴义务人中的驻华机构不包括外国驻华使领馆和联合国及其他依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国际组织驻华机构。
  4.(2006年)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而未满5年的外籍个人,其所得应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劳务报酬所得
  b.出租其在境外的住房取得的租金所得
  c.以现金形式取得的伙食补贴和搬迁费所得
  d.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工资所得
  e.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中国境外企业支付的工资所得
  【答疑编号21020211】
  【答案】acde
  5.(2005年)下列各项中,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正确的有( )。
  a.如果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分别按不同项目所得定额或定率减除费用后计算纳税
  b.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发表或再版同一作品取得的稿酬,应合并为一次征收所得税
  c.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得为一次征税;连载以后又出书的,应视同再版稿酬征税
  d.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计税时,允许扣除的必要费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
  【答疑编号21020212】
  【答案】ac
  【解析】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发表或再版同一作品取得的稿酬,可以分别各处取得的所得或者再版所得分次征税;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计税时,允许扣除的必要费用是指每月减除1600元(2006年1月1日以后),实际减除的是相当于个人的生计及其他费用。
  6.(2005年)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律师以个人名义再聘请其他人员为其工作而支付的报酬,应由该律师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负责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b.个人在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任职取得的所得,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计算个人所得税
  c.个人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企业的年度经营亏损可以跨企业弥补
  d.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若企业全部是个人独资企业性质的,应分别向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
  【答疑编号21020213】
  【答案】ad
  【解析】个人在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任职取得的所得,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个人所得税;个人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企业的年度经营亏损不能跨企业弥补。
  7.(2006)根据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计算股息、利息、红利的应税所得额时,不扣除生计费用,但可以扣除相关的交易费用
  b.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时,应以派发红利的股票市值为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c.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时,应以派发红利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d.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自2005年6月13日起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个人所得税
  e.证券投资基金从上市公司分配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扣缴义务人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按全额征税
  【答疑编号21020214】
  【答案】cd
  【解析】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没有任何扣除项目;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时,应以派发红利的股票票面金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证券投资基金从上市公司分配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扣缴义务人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减按5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三、综合分析题(共12题,每题2分。由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2007年)方先生为某公司雇员,每月工资3000元。2005年该公司开始实施雇员持股激励,实行股票期权计划。2005年6月28日,该公司授予方先生股票期权50000股,授予价2.5元/股;该期权无公开市场价格,并约定2005年12月28日起方先生可以行权,行权前不得转让。2005年12月28日方先生以授予价购买股票50000股,当日股票在上证交易所的公平价格6元/股;2006年3月份因拥有股票而分得股息5000元;2006年4月份,方先生转让所有股票,取得转让净收入45万元,同月转让其他境外上市公司股票,取得转让净所得30万元,在境外未缴税款;2006年12月底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30000元。此外,方先生还担任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6年从该公司取得董事费收入15万元,方先生将其中的5万元通过国家机关捐赠给红十字事业。
  根据以上资料和税法相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
  a.接受公司授予的股票期权
  b.股票期权的行权所得
  c.转让境外上市公司股票的净所得
  d.因拥有股权而获得的股息
  e.境内股票的转让所得
  【答疑编号21020215】
  【答案】bcd;
  【解析】选项a,不征税;选项e,免征个人所得税。

《税收相关法律》内容广泛,涉及的部门法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很多,考生在备考复习中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巧。考生要重点掌握教材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尤其是新修改、增加的内容。从近几年的试卷内容看,教材是复习应考的基础,考试内容基本上源于教材,从未超出教材范围。考生在复习时应先通读大纲,了解考试要求,明确复习重点,并对教材中新修改、增加的内容予以高度关注。在历年试卷中,这部分内容所占分值比重在增加。此外,还需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今年的考试教材变化较大,根据以往经验,复习时应以新教材为准。除教材外,考生还应关注相关法规的有关内容,对新增加的法规、司法解释的部分条款,考生应有所了解和掌握。其他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中具有实用性的条款考生也应掌握。通过对厉年试卷内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考试正在逐步增加一些相关法规的试题内容,只是所占分值比例相对较小而已。考生还应注重理论与实务的联系。税收相关法律科目落脚点是相关法律与税收的结合。这种结合不仅包括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的联系,而且也包括法律规定与税收征管行为的联系。分析历年试卷,我们可以看到试题内容有向此方面靠拢的迹象,纯理论性试题和教材语言式试题正在逐渐减少,实务性试题正在逐步增多。将知识点系统化是考生备考复习中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将知识系统化的前提是通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和要点。考生在复习时应把各章节重点内容纵向串联起来,并对各部门法中相近、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对特殊的、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理清各部门法的单行法条与司法解释法条的对应关系。考生还要注重做题。大多数考生复习时间和应试经验有限,需要选择数量适当且质量好、层次高的习题、模拟题辅助复习。考生做题不仅可以深化记忆,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也可达到检验复习效果的目的。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