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高级会计师考试考试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 2008-10-05 02:03:19 作者: 3come

 案例(一)
  1.红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该公司2003年度发生如下销售业务,销售价款均不含应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1)红星公司与a公司签订一项购销合同,合同规定,红星公司为a企业建造安装两台电梯,合同价款为800万元。按合同规定,a企业在红星公司交付商品前预付价款的20%,其余价款将在红星公司将商品运抵a公司并安装检验合格后才予以支付。红星公司于本年度12月25日将完成的商品运抵a企业,预计于次年1月 31日全部安装完成。该电梯的实际成本为580万元,预计安装费用为10万元。

  (2)红星公司本年度销售给c企业一台机床,销售价款50万元,红星公司已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将提货单交与c企业,c企业已开出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汇票期限为三个月,到期日为次年2月3日。由于c企业车间内旋转该项新设备的场地尚未确定,经红星公司同意,机床待次年1月20日再予提货。该机床的实际成本为35万元。

  (3)红星公司本年度1月5日销售给d企业一台大型设备。销售价款200万元。按合同规定,d企业于1月5日先支付货款的20%,其余价款分四次平均支付,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设备已发出,d企业已验收合格。该设备实际成本为120万元。

  (4)红星公司本年度委托×商店代销一批零配件,代销价款40万元;本年度收到×商店交来的代销清单,代销清单列明已销售代销零配件的80%,×商店按代销价款的5%收取手续费。该批零配件的实际成本为25万元。

  (5)红星公司本年度销售给×企业一台机床,销售价款为35万元,对企业已支付全部价款。该机床本年12月31日尚未完工,已发生的实际成本为15万元。

  (6)红星公司于4月20日以托收承付方式向b企业销售一批商品,成本为6万元,增值税发票上注明:售价10万元,增值税17000元。该批商品已经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此时得知b企业在另一项交易中发生巨额损失,资金周转十分困难,已经拖欠另一公司的货款。

  (7)红星公司本年度12月1日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的售价8万元,增值税额13600元,销售成本为6万元,货到后买方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电话告知红星公司,提出只要红星公司在价格上给予5%的折让,3天内保证付款,红星公司应允并已通知买方。

  (8)红星公司上年度12月18日销售a商品一批,售价5万元,增值税额8500元,成本2.6万元。合同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l/20;n/30.买方于上年度12月27日付款,享受现金折扣1000元。红星公司现金折扣处理采用总价法处理。本年度5月20日该批产品因质量严重不合格被退回。

  要求:根据上述所给资料,计算红星公司2003年度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要求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

  营业收入=50+200×60%+40×80% 7.6-5=204.6(万元)

  营业成本=35+120×60%+25×80% 6-2.6=130.4(万元)

  「分析」会计制度规定,如果销售方对出售的商品还留有所有权的重要风险,如销售方对出售的商品负责安装、检验等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交易通常不确认收入。因此:

  (1)中的购销业务不能在2003年确认收入,因为安装服务为合同中的重要条款。

  (2)中商品所有权已经转移,相关的收入已经收到或取得了收款的证据,因此应当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营业收入为50万元、营业成本为35万元。

  (3)为分期收款销售,在这种方式下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营业收人。根据合同d企业在1月5日、6月 30日、12月 31日分别支付了60%的价款,因而2003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00×60%万元,营业成本120×60%万元。

  (4)中的委托代销商品在收到受托方的代销清单时再确认营业收入。因而按代销清单所列本年营业收入为40×80%万元,营业成本为25×80%万元。

  (5)属于订货销售业务。按照订货销售业务确认收入的原则,订货销售业务应在将商品交付购买方时确认收入,并结转相关的成本。因此,该项业务不应确认收入,也不可结转相关成本。

  (6)此项收入目前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应暂不确认收入。

  (7)该项业务属于销售折让,也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确认的营业收入为76000元(80000-4000),同时结转营业成本6万元。

  (8)此项销售退回应冲减退回月份的收入及成本。由于此项业务涉及现金折扣问题,但总价法核算,原收入的确认是不考虑现金折扣,其折扣是作为财务费用处理的。所以冲减的收入为5万元,成本2.6万元,还应冲减财务费用、所得税等。

  案例(二)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的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额;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2002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如下:

  (1) 2002年1月1日,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受托经营协议,受托经营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b公司,受托期限2年。协议约定:甲公司每年按b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或净亏损)的70%获得托管收益(或承担亏损)。a公司系c公司的子公司;c公司董事会9名成员中有7名由甲公司委派。

  2002年度,甲公司根据受托经营协议经营管理b公司。2002年1月1日, b公司的净资产为 12000万元。2002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至200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从a公司收到托管收益。

  (2) 2002年2月10日,甲公司与d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向d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0万元。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75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产品已发出,款项已收存银行。甲公司系d公司的母公司,其生产的该产品96%以上均销往d公司,且市场上无同类产品。

  (3)2002年4月11日,甲公司与 e公司签订协议销售产品一批。协议规定:该批产品的销售价格为21000万元;甲公司应按e公司提出的技术要求专门设计制造该批产品,自协议签订日起2个月内交货。至2002年6月7日,甲公司已完成该批产品的设计制造,并运抵e公司由其验收入库;货款已收取。甲公司所售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 14000万元。

  上述协议签订时,甲公司特有e公司30%有表决权股份,对e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9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002年5月8日,甲公司将所持有e公司的股权全部转让给g公司,该股权的市场价格为10000万元,实际转让价款为15000万元;相关股权划转手续已办理完毕,款项已收取。g公司系甲公司的合营企业。

  (4)2002年4月12日,甲公司向h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共计 2000件,每件产品销售价格为10万元,每件产品实际成本为6.5万元;未对该批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批产品在市场上的单位售价为7.8万元。货已发出,款项于4月20日收到。除向h公司销售该类产品外,甲公司2002年度没有对其他公司销售该类产品。甲公司董事长的儿子是h公司的总经理。

  (5) 2002年5月1日,甲公司以20000万元的价格将一组资产和负债转让给m公司。该组资产和负债的构成情况如下:①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0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2000万元;②固定资产(房屋):账面原价8000万元,已提折旧30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00万元;③其他应付款:账面价值 800万元。5月28日,甲公司办妥了相关资产和负债的转让手续,并将从m公司收到的款项收存银行。市场上无同类资产、负债的转让价格。m公司系n公司的合营企业,n公司系甲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6)2002年12月5日,甲公司与w公司签订合同,向w公司提供硬件设备及其配套的系统软件,合同价款总额为450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其中系统软件的价值为1500万元。合同规定:合同价款在硬件设备及其配套的系统软件试运转正常2个月后,由 w公司一次性支付给甲公司;如果试运转不能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则w公司可拒绝付款。至2002年12月31日,合同的系统软件部分已执行。该系统软件系甲公司委托其合营企业y公司开发完成,甲公司为此已支付开发费900万元。上述硬件设备由甲公司自行设计制造,并于2002年12月31日完成设计制造工作,实际发生费用2560万元

  要求:

  分别计算2002年甲公司与a公司、d公司、e公司、h公司、m公司及w公司发生的交易对甲公司2002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甲公司与a公司

  此项属于受托经营企业。因为c公司董事会9名成员中有7名有甲公司委派,a公司系c公司的子公司,所以甲公司与a公司是关联方。甲公司应按以下三者孰低的金额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①受托经营协议确定的收益,②受托经营企业实现净利润,③受托经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的,按净资产的10%计算的金额。

  受托经营协议收益=1000×70%=700(万元)

  受托经营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1000÷(12000+1000)<10%

  所以,2002年甲公司与a公司发生的交易对甲公司2002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1000×70%=700(万元)(甲公司应将700万元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2)甲公司与d公司

  此项属于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正常的商品销售业务。因为甲公司系d公司的母公司,所以甲公司与d公司是关联方。此项甲公司与非关联方之间的商品销售未达到商品总销售量的20%,且实际交易价格(1000万元)超过所销售商品账面价值的120%(750×120%=900万元),甲公司应将商品账面价值的 120%确认为收入。2002年甲公司与d公司发生的交易对甲公司2002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750×120%-750=150(万元)

  (3)甲公司与e公司

  此项属于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正常的商品销售业务。虽然甲公司将持有e公司的股份转让给了g公司,但在交易发生时,甲公司与e公司之间具有关联方关系。甲公司与e公司发生的交易对甲公司2002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16800(应确认的收入)-14000(应确认的费用)=2800(万元)。

  (4)甲公司与h公司

  此项属于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正常的商品销售业务。因为甲公司董事长的儿子是h公司的总经理,所以甲公司与h公司具有关联方关系。甲公司与h公司发生的交易对甲公司2002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15600(7.8×2000应确认的收入)-13000(6.5×2000应确认的费用)=2600(万元);

  (5)甲公司与m公司

  此项属于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的的其他销售。因为m公司系n公司的合营企业,n公司系甲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所以甲公司与m公司具有关联方关系。上市公司向关联方出售净资产,实际交易价格超过相关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不确认为收入。此项实际交易价格超过相关资产、负债账面价值=20000-[(10000-2000)+(8000-3000-1000)-800]=8800(万元),应确认资本公积。甲公司与m公司发生的交易对甲公司2002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为0.

  (6)甲公司与w公司

  此项甲公司与w公司不具有关联方关系。甲公司的收入不应确认,根据配比原则,相关的成本也不应确认,要到试运转2个月后w公司付款时才能确认相关收入。2002年甲公司与w公司发生的交易对甲公司2002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0(万元)

  案例(三)

  某建筑公司与a公司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900万元的建造合同,承建一座发电站。合同规定发电机由a公司负责采购,并于2001年1月交给建筑公司。工程于 1997年8月开工,预计2002年6月完工。最初预计合同总成本为800万元,1998年底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使得预计合同总成本变为960万元,2000年a公司要求改变部分设计,并同意增加变更收入50万元,并且2000年底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使得预计合同总成本变为900万元。 2001年4月a公司才将发电机交付给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因客户延期交货而要求客户支付延误工期款l00万元,客户同意这项索赔,但只同意支付延误工期款 50万元。2002年5月,建筑公司提前1个月完成了合同,工程质量优良,客户同意支付奖励款30万元。完工后建筑公司将残余物资变卖后获得收益5万元。有关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年度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已发生的成本 100 240 480 630 810 890

  尚需发生的成本 700 720 480 270 90

  已结算价款 50 150 200 220 310 100

  实际收到价款 45 130 190 230 290 145

  要求:计算确定每年的合同收入、合同毛利、合同费用。

  「参考答案」

  1、1997年:

  完工进度=100÷(100 700)=12.5%

  确认的合同收入=900×12.5%=112.5万元

  1997年确认的毛利=(900-800)×12.5%=12.5万元

  确认的合同费用=112.5-12.5=100万元

  2、1998年:

  完工进度=240÷(240 720)=25%

  确认的合同收入=900×25%-112.5=112.5万元

  1998年确认的毛利=(900-960)×25%-12.5=-27.5万元

  确认的合同费用=112.5-(-27.5)=140万元

  合同预计损失=(960-900)×(l-25%)=45万元

  3、1999年:

  完工进度=480÷(480 480)=50%

  确认的合同收入=900×50%-(112.5 112.5)=225万元

  1999年确认的毛利=(900-960)×50%-(12.5-27.5)=-15万元

  确认的合同费用=225-(-15)-45=195万元

  合同预计损失=(960-900)×(l-50%)=30万元

  4、2000年:

  完工进度=630÷(630 270)=70%

  确认的合同收入=900×70%-(112.5 112.5 225)=215万元

  2000年确认的毛利=(900 50-960)×70%-(12.5-27.5-15)=65万元

  确认的合同费用=215-65-30=120万元

  5、2001年:

  完工进度=810÷(810 90)=90%

  确认的合同收入=900×90%-(112.5 112.5 225 215)=235万元

  2001年确认的毛利=(900 50-960)×90%-(12.5-27.5-15 65)=55万元

  确认的合同费用=235-55=180万元

  6、2002年:

  确认的合同收入=(1000 30)-(112.5 112.5 225 215 235)=130万元

  2002年确认的毛利=[(1000 30)-(890-5)]-(12.5-27.5-15 65)=55万元

  确认的合同费用=130-55=75万元

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2

  [案例1]

  资料:某国有企业集团总会计师李军参加了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职业道德培训班后,认识到会计诚信教育事关重大,随即组织了本集团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培训结束时进行了考试,试题中有一案例,要求学员进行分析,案例如下:

  晓东电子公司会计赵丽因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会计工作者。赵丽的丈夫在一家私有电子企业任总经理,在其丈夫的多次请求下,赵丽将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公司新产品研发计划及相关会计资料复印件提供给其丈夫,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公司认为赵丽不宜继续担任会计工作。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赵丽违反了哪些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2)哪些单位或部门可以对赵丽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处理?并说明理由。

  对问题(1)[赵丽违反了哪些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种答案:

  答案一:赵丽违反了“爱岗敬业”、“参与管理”、“坚持准则”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答案二:赵丽违反了“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答案三:赵丽违反了“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强化服务”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对问题(2)[哪些单位或部门可以对赵丽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处理?并说明理由。]主要有以下四种答案:

  答案一:任何单位均不能对赵丽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处理。主要理由:会计职业道德不是会计法律规范,而是一种软约束,需要依靠会计人员自律、自愿遵守,如果不遵守只能受到道义上的谴责。

  答案二:只能由会计职业组织对赵丽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处理。主要理由: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应由会计职业组织对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会员)进行惩戒,其他部门和单位均不宜处理。

  答案三:只能由财政部门对赵丽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处理。主要理由:财政部门负责管理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开展会计人员评优表彰活动等工作,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应由财政部门进行处理。

  答案四:财政部门、会计职业组织、本单位均可以对赵丽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处理。主要理由:财政部门、会计职业组织、所在单位根据法律、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处理。

  要求:

  从会计职业道德角度,分析判断每个问题中的答案,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并分别说明理由。

  [分析与提示]

  1.问题(1)中的答案二(赵丽违反了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是正确的。

  诚实守信是指会计人员应当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廉洁自律是指会计人员应当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尽职尽责。赵丽把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公司新产品研发计划及相关会计资料复印件,提供给在一家私有电子企业任总经理的丈夫,这是因情感和利益诱惑等因素,违背了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泄露了公司商业秘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

  2.问题(2)中的答案四(财政部门、会计职业团体、本单位对赵丽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均可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进行处理)是正确的。

  《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等均把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参加会计资格考试的前提条件。所以,财政部门可以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可以在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进行记载,情节严重的,将依法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其次,如果会计职业组织会员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职业组织可以根据行业自律性监管的有关规定,对其会员采取公开谴责,直至取消其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此外,根据《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有责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检查和考核本单位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遵守情况,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可以按照单位内部有关制度进行直至除名的处理。

  [案例2]

  资料:2003年11月,东茂公司因产品销售不畅,新产品研发受阻。公司财会部预测公司本年度将发生800万元亏损。刚刚上任的公司总经理责成总会计师王某千方百计实现当年盈利目标,并说:“实在不行,可以对会计报表做一些会计技术处理。”总会计师很清楚公司本年度亏损已成定局,要落实总经理的盈利目标,只能在财务会计报告上做手脚。总会计师感到左右为难:如果不按总经理的意见去办,自己以后在公司不好呆下去;如果按照总经理意见办,对自己也有风险。为此,总会计师思想负担很重,不知如何是好。

  要求:

  根据《会计法》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分析总会计师王某应如何处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提示]

  总会计师王某应当拒绝总经理的要求。因为总经理的要求不仅违反了《会计法》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五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也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中的会计人员应当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要求。

  [案例3]

  2002年,a公司由于经营管理和市场方面的原因,经营业绩滑坡。为了获得配股资格,a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张三便要求公司财务总监李四对该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以保证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符合配股条件。李四组织公司会计人员王五以虚做营业额、隐瞒费用和成本开支等方法调整了公司财务数据。a公司根据调整后的财务资料,于2003年10月申请配股并获批准发行。

  根据上述资料,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哪些当事人存在何种违法行为?哪些当事人违反了哪些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2)哪些单位或部门可以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何种处理?并说明理由。

  [分析与提示]

  a公司张三、李四、王五均存在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张三是单位负责人,存在授意、指使他人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其构成犯罪的,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李四、王五作为会计人员,应当拒绝总经理的要求,其行为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中的会计人员应当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要求。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如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李四、王五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李四、王五为会计人员,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3


  [案例1]

  资料:万民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2002 年12月,公司总经理针对公司效益下滑、面临亏损的情况,电话请示正在外地出差的董事长。董事长指示把财务会计报告做得漂亮一些,总经理把这项工作交给公司总会计师,要求按董事长意见办。总会计师按公司领导意图,对当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了技术处理,虚拟了若干笔无交易的销售收入,从而使公司报表由亏变盈。经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出。

  2003年4月,在《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中,当地财政部门发现该公司存在重大会计作假行为,依据《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拟对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等相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并分别下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万民公司相关人员接到行政处罚告知书后,均要求举行听证会。

  在听证会上,有关当事人作了如下陈述:

  公司董事长称:“我前一段时间出差在外,对公司情况不太了解,虽然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但只是履行会计手续,我不能负任何责任。具体情况可由公司总经理予以说明。”

  公司总经理称:“我是搞技术出身的,主要抓公司的生产经营,对会计我是门外汉,我虽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那也只是履行程序而已。以前也是这样做的,我不应承担责任。有关财务会计报告情况应由公司总会计师解释。”

  公司总会计师称:“公司对外报出的财务会计报告是经过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他们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应对本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责任。”

  要求:

  根据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分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在听证会上的陈述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

  分析与提示:

  1.在分析董事长的陈述是否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时,应紧扣《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的规定,并强调指出,这一规定不因单位负责人当时是否在场而改变,更何况该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实际上是由董事长授意指使的。

  2.在分析总经理的陈述是否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时,应指出总经理和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一样,都是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能以不懂会计专业相推脱。事实上,该公司总经理也参与了会计造假。

  3.在分析总会计师的陈述是否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时,应重点分析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系,强调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是公司应承担的会计责任;同时也应指出,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

  [案例2]

  资料:a公司为生产电冰箱的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发生以下情况:

  (1) a公司向某商场销售了200台电冰箱;为了保证及时供货,双方商定由a公司使用自有的车辆运送电冰箱至商场,a公司除收取电冰箱款30万元以外,另收取了运输费9万元。a公司会计部在纳税申报时,将电冰箱销售额作为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将收取的运输费作为计算营业税的营业额,分别计算报税。

  (2)a公司决定向边远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捐款,在讨论捐款方式时,有人认为应当将捐款直接送到农柑中小学学生手中,有人认为还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捐赠比较合适。鉴于分歧较大,a公司决定由会计部拟订有利于公司的捐赠方案。

  要求:

  1.分析、判断a公司将电冰箱销售款和运输费分别申报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做法,是否符合税法有关规定,并简要说明理由。

  2.从企业所得税有关规定的角度分析、判断哪一种意见更有利于企业,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与提示:

  1.对问题(1),应当考虑这项经济业务属于混合销售行为。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属于混合销售行为。由于运输费属于直接为销售货物提供的,视同销售货物,应当合并征收增值税。

  2.对问题(2),应当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有关规定予以分析。根据税法规定,企业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而企业直接向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捐赠,不得扣除。显然,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实施捐赠对,企业比较有利。

  [案例3]

  王学民是一家公司的承包经营负责人,在承包经营2年期结束之后,他请了当地一家会计师事务会对其经营期内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该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审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即认为该公司在承包经营期内的财务报表已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不久,检察机关接到举报,有人反映王学民在承包经营期内,勾结财务经理与出纳,暗自收受回扣,侵吞国家财产。为此,检察机关传询了王学民。王学民到了检察机关后,手持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振振有词地说:“会计师事务所已出具了审计报告,证明我没有经济问题。如果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注册会计师。”

  请问:

  a.王学民的话是否有道理,如果有错,错在哪里?

  b.如果你是那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你将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分析与提示:

  王学民的话没有道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王学民没有认识到注册会计师审计只是一种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尽管可以提高其可信性,但这种提高只是一种合理的提高,对于那些精心伪造的虚假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在遵循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之后,仍然可能无法查出这些虚假会计信息。

  其次,王学民的话没有分清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编制与出具财务报表是企业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只要这些报表中有错误或舞弊。不论审计与否;企业管理当局均要承担法律责任。而注册会计师则主要承担审计责任。不管财务报表是否有问题,注册会计师均按照公认审计准则来进行审计工作。如果遵循了公认审计准则,即使还存在虚假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也不必承担责任。如果财务报表没有问题,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来进行工作,则也可能要承担责任。

  第三,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只是在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如果被审计单位所的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而注册会计师依据其应有的职业谨慎亦不能判断这种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则注册会计师没有过错。

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4

  资料:

  2002年10月,东方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某同公司的其他董事们召开了一个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三项可为东方酒店筹集人民币46 800万元的融资计划。

  东方酒店的筹划著名实业家胡某在东部沿线城市桃花市投资旅游业。胡某之所以选择这个位置是因为春夏两季这里是“旅游热线”。1995年他在此创立了神龙度假村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酒店,可以提供完备的住宿及娱乐服务,投资非常成功。

  随后几年,由于此地便利的铁路交通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本地区很快便被称为“黄金地段”-吸引来许多商务人员。2002年夏,胡某产生了在毗邻之地仙台市立即再建一座现 代化高级宾馆店的设想。

  接下来,胡某开始考虑这座令人羡慕的酒店的类型和规模,并尽力估算了完成这样一项工程的成本。根据分析,建造酒店估算成本为39 000万元,装修酒店的成本估为21 600万元。另外,他估计新酒店盈利的潜能会吸引投资进入这个不断发展的行业,因此,该项目最低资本投资额度可能会提高。

  胡某然后试着估计了这一工程的利润。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他认为在入住率为100%的情况下,估计酒店每月的营业收入可达3 840万元,年度运营成本为20 79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12 180万元,变动成本为8 610万元)。

  胡某认为在估算利润时,年均75%的入住率是现实可行的,而50%的入住率是最坏的可能。所得税率估计为33%.

  于是,胡某联系其他的几个主要股东,共同讨论新公司的设立。考虑到这一类新投资的风险程度和旅店业在未来扩张的可能性,他们认为新公司应当是一家与神龙度假村有限公司没有任何财务联系的独立的公司实体,遂将新成立的公司命名。

  东方酒店的融资计划胡某预见到尽快开工以便冬季进行室内施工的好处。为使新建筑可赶在2003年旅游旺季来临前完工,又由于筹集必要的资金需相当的时间,胡某决定从其私人资本中提取资金以尽快开工,这笔资金公司将在以后给子补偿。

  在8月份,规划操作阶段已取得相当的进展,胡某感到注意力必须转移到提供长期资本上,该项资本原来估算为了5 000万元,其中营运资金1 500万元,地价12 000万元,建筑费39 000万元,装修费21 600万元和组织成本900万元。

  作为融资计划的第一步,东方酒店将斥资12 000万元(折合成2 400万股普通股)购买修建酒店所需的地皮。融资计划的第二步是融资资助装修工程。东方酒店同贷款者商讨了筹借利率暂定为10%的16 200万元的五年期贷款一事。从公司第一个会计年度末开始,每年本息合计偿付3 643.5万元。

  由于尚缺46 800万元,胡某便与几名主要股东初步讨论筹措资本的最可行方案。胡某有意通过公司的第一桩地产抵押贷款来解决,此贷款额为46 800万元,十年期,年利率12%.每年的本息支出为8 280万元,年末付款。但胡某担心采用固定利率是一个巨大风险,况且公司未来收入前景未卜。

  相应地,胡某的股东提出了第二个方案,发行普通股11 400万股,每股5元的价格出售;支付发行费用预计需10 200万元。胡某反对这项建议,因为这样他的利润份额就会大大降 低。

  第三种方案也提出来了,发行面值为100元、利率为8%的可转换公司债券540万张,转股价格为8元。发行费用预计为7 200万元。

  要求:对上述三种融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指出该公司适合采用何种方案。

  分析与提示:各种筹资方案均有其优缺点,我们须根据项目本身的情况与主要投资人的偏好,并充分分析其得失后做出决定。

  (1)若采用第一个方案(即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则其资金成本较高 (目前的利率为12%)、利息支出等固定负担重,且该投资又存在一定风险。

  (2)若采用第二个方案(即发行普通股股票融资),则可大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但项目的利润就要被新投资者分享, 因而将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

  (3)若采用第三种方案(即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在债券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前,其固定负担较轻、资金成本较低;在持有人将其转换为普通股以后,公司的利润将被投资者分享,其资金成本将随之升高。可见,该方案的资金成本和风险介于上述两种方案之间。

  根据所提供的资料,该公司采用第三种方案较佳。

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5

  「案例1」

  资料:华兴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子设备的生产、设计和安装业务。该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注册会计师在对该公司2002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事实:

  (1)2002年9月20日,该公司与甲企业签订产品委托代销合同。合同规定,采用视同买断方式进行代销,甲企业代销a电子设备10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价格,以下同)50万元。

  至12月31日,该公司向甲企业发出80台a电子设备,收到甲企业寄来的代销清单上注明已销售40台a电子设备。

  该公司在2002年度确认销售80台a电子设备的销售收入,并结转了相应的成本。

  (2)2002年10月10日,该公司向其全资子公司乙企业销售b电子设备6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400万元。b电子设备每台的销售成本为250万元。该公司已将60台发送乙企业。乙企业在对该b电子设备进行验收后已如数将货款通过银行汇至该公司。

  该公司在2002年度以每台400万元的价格确认销售收入,并相应结转销售成本。b电子设备全部通过乙企业对外销售,不向其他公司销售。

  (3) 2002年10月15日,该公司与丙企业签订销售安装c设备1台的合同,合同总价款为800万元。合同规定,该公司向丙企业销售c设备1台并承担安装调试任务;丙企业在合同签订的次日预付价款700万元;c设备安装调试并试运行正常,且经丙企业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余款100万元。

  至12月31日,该公司已将c设备运抵丙企业,安装工作尚未开始。c设备的销售成本为每台500万元。

  该公司在2002年度按800万元确认销售c设备的销售收入,并按500万元结转销售成本。

  (4) 2002年10月18日,该公司与丁企业签订一项电子设备的设计合同,合同总价款为240万元。该公司自11月1日起开始该电子设备的设计工作,至12月 31日已完成设计工作量的30%,发生设计费用60万元;按当时的进度估计,2003年3月30田将全部完工,预计将再发生费用40万元。丁企业按合同已于12月1日一次性支付全部设计费用240万元。

  该公司在2002年将收到的240万元全部确认为收入,并将已发生的设计费用结转为成本。

  (5)12月20日,该公司与w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该公司向w企业销售d电子设备5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400万元。

  12月22日,该公司又与w企业就该d电子设备签订补充合同。该补充合同规定,该公司应在2003年3月20日前以每台408万元的价格将d电子设备全部购回。

  该公司已于12月25日收到d电子设备的销售价款;在2002年度已按每台400万元的销售价格确认相应的销售收入,并相应结转成本。

  要求:

  分析判断华兴公司上述有关收入的确认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J%

读书人网 >复习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