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刑法易出考点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三

发布时间: 2008-11-09 09:35:24 作者: liuhuituzi

司法考试时,必须先熟悉法律条文,才能用其解决问题,本频道结合这两部分为您推出法律要点及其相应例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九章 刑法裁量
  
一、单选
1.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免除处罚的情节之一是()
A.未遂犯 B.防卫过当 C.犯有较轻之罪而自首的 D.预备犯
2.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 A.犯罪未被发觉 B.积极退赃 C.自动投案 D.立功
3.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A.3年 B.2年 C.4年 D.1年
4.判决宣告以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属于() A.先减后并 B.限制加重 C.先并后减 D.绝对相加
5.甲犯抢劫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刑罚执行2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前还犯有盗窃罪,应判10有期徒刑,则甲必须执行的最高刑期为() A.18年 B.20年 C.23年 D.25年
6.王某因抢劫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问中,王某又交代出曾犯强奸罪。王某的行为是()
A.自首 B.坦白 C.立功 D.揭发
7.甲先后犯有盗窃、强奸、抢劫三个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0年、15年,对甲数罪并罚,应处()
A.有期徒刑10年 B.有期徒刑30年 C.无期徒刑 D.有期徒刑20年
8.甲犯抢劫、盗窃二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6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年。执行2年后,又发现甲在判刑前还犯过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分别应处2年和3年有期徒刑。对甲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幅度是()
A.2年以上8年以下 B.12年以上17年以下 C.2年以上12年以下 D.8年以上19年以下
9.陈某在抢劫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法院以抢劫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万元,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5万元。经查,陈某个人财产只有8万元,对本判决的财产部分应当如何执行?
A狈=鸷团獬ゾ济损失以陈某现有财产按同等比例同时执行 B毕戎葱蟹=穑低蛟,剩余的3万元赔偿给被害人
C毕戎葱信獬ゾ济损失5万元,剩余的3万元作为罚金执行 D毕戎葱蟹=穑低蛟,经济赔偿不足部分待陈某刑满后继承履行赔偿义务
10.某检察机关在查处一贪污案时,找证人王某了解情况。谈话结束时,侦查人员顺便问:"你自己有无问题需要说清楚?"王某一时语塞,侦查人员见状便予以政策教育,王某遂交代了自己受贿5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本单位领导李某受贿的线索。经反贪污贿赂局侦查,侦破了李某受贿60余万元的特大案件。根据刑法规定,对王某受贿罪量刑时应()处理。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1.赵某因共同盗窃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法院量刑时考虑到赵某有积极退赃和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之后不久,司法机关查获赵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约5000余元的财物。对赵某应当如何处理?
A辈怀废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辈怀废原判原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背废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背废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12.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施某故意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根据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对施某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A.应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B.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C.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
D.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オ
13.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于1998年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7月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一只耳朵。对吴某应当如何处理?
A.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B.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C.以无期徒刑和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D.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
14.吕某因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后,吕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吕某应如何处理? A奔瓤梢约跣蹋也可以假释 B笨梢约跣蹋但不能假释 C笨梢约偈酮 D奔炔荒芗跣蹋也不能假释
15.陈某因故意伤害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服刑期间,由于有立功表现而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之日,几个朋友邀陈某到一饭店摆宴庆贺他获得新生,陈某喝酒较多。饭后,陈某驾车回家,途中撞倒一人,陈某下车一看人已死亡,酒顿时吓醒,驾车逃离现场,后被查获。对陈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卑凑战煌ㄕ厥伦铼 B卑凑绽鄯釜 C卑凑帐罪并罚中先减后并的原则 D卑凑展失杀人罪

二、多选
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有() A.犯罪动机 B.犯罪目的 C.自首 D.立功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有()
A.未遂犯 B.胁从犯 C.教唆未遂的教唆犯 D.中止犯
3.下列情节是法定从重情节的有()
A.主犯 B.累犯 C.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 D.劳教人员解教后又犯罪的
4.下列属于累犯的有()
A.甲1985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1991年被假释,1993年犯强奸罪,应处8年有期徒刑
B.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1992年刑满释放,1996年因交通肇事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
C.丙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0年7月刑满释放,又于1995年5月犯抢劫罪,并将被害人打成重伤
D.丁1980年因反革命罪被判刑,1997年又因犯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应判拘役
5.甲先后犯三罪,一罪被处拘役;一罪被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万元;一罪被处死刑,对其数罪并罚时()
A.应处死刑 B.应当判处死刑并处罚金 C.体现了吸收原则 D.体现了并科原则
6.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
A.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
C.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以内 D.前罪和后罪均触犯同一罪名
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有()
A.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
B.以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
C.出于数个故意,多次实施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
D.以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

三、案例分析
1.杨某于1998年至2000年间先后盗窃17次,盗窃得款物6000余元,并且于2000年3月6日晚拦路抢劫一女青年手表一块,2000年5月28日晚再次拦路抢劫时被发现,杨某潜逃。6月7日晚,杨某被其父亲找回,在其父母的劝说下前往公安机关自首,在途中恰遇2名熟悉本案情况的公安人员,当即上前将杨某抓住。杨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
2.被告人何某于1993年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1999年劳动改造中乘机逃脱。逃脱途中遇到一名妇女,何即将其拦住,并拖至路旁壕沟内将其按倒,正欲强奸,因女方大声呼救,强奸未遂,何被逮捕回监狱。人民法院对何犯以脱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强奸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5年。何某实际执行的刑期幅度是多少?
3.2000年4月28日,李某(17周岁)骑车去公园游玩,骑至某中学附近时,迎面驶来的一辆大货车的拖挂车厢,将李前方与其同向骑车上班的某公司业务员张某,张当即昏迷过去。挂在她自行车前把上的钱包甩落在地上,一捆人民币(计5000元)甩出包外。李便将这捆钞票拾起,并将张攥在手中的钱包(包内还有5000元)夺过来,一并装进自己的旅行袋内。此事被骑车跟上来的王某看见,当王某询问李为何把钱包放进自己袋内时,李谎称他与张是一道去银行取款回来,王某未再深究。李在现场呆了约5分钟,并帮助闻讯赶来的交警将张抬上汽车,然后离去。张因伤重抢救无效,当日下午死亡。李将1万元中的2000元用于买书和吃喝,余款存入银行。后因公安机关追查张万元巨款的下落,李闻讯后害怕受到处罚,便将8000存折送到某市交警队,并交待了事情经过,表示愿意退赔2000元,接受公安机关处理。
问: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在对其裁量刑罚时,应重点考虑哪些情节?
4.王某因犯数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0年,服刑13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6年,王某盗窃一辆汽车而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4年,王某因抢劫而被逮捕,交代 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问:
(1)对王某是否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 (2)对王某假释考验期限内的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
(3)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罪应如何处理? (4)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

第七章 刑罚概说答案
一、单选 1.A 2.B 3.D 二、多选 1.AC 4.BCD
        

第八章 刑罚种类答案
一、单选 1.C 2.D 3.B 4.C 5.C
二、多选 1.ABCD 2.AC 3.AB 4.ABD 5.A B C
   

第九章 刑罚裁量答案
一、单选
1.B 2.C 3.A 4.A 5.B 6.A 7.D 8.B 9.C10.B11.C12.D
13.C14.B15.C
二、多选 1.CD 2.AC 3.BC 4.CD 5.BCD 6.ABC 7.ABD
三、案例分析
1.答案:自首必须具备的的条件是自动投案,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本案杨某在父母劝说下前往司法机关投案自首,虽在途中被抓获,但仍符合自首的条件,主观上有自首的愿望,客观上有自首的实际行动,应视为自首。
2.答案:何某实际执行的刑期幅度为11年以上,16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71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本案被告人何某原先因强奸罪被判刑8年,在执行6年后,因犯脱逃罪被判刑3年,因犯强奸罪被判刑5年,与其残余刑实行并罚,其数刑中最高刑是5年,总和刑期是10年,处刑幅度应为5年以上10年以下,连同已执行的6年,实际执行的刑期幅度为11年以上,16年以下。
3.答案:被告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在对其量刑时,应重点考虑以下情节:被告人李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4.答案:(1)对王某需要撤销假释。根据《刑法》第86条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该撤销假释。”
(2)根据《刑法》第86条和第71条、第69条的规定,王某假释考验期限内的盗窃行为应该处理如下: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3)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假释期满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所以王某应按累犯从重处罚。
(4)对王某的刑罚应该:首先,对王某所犯的盗窃罪作出判决;其次,把盗窃罪所判处的刑罚和未服的7年刑期,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罚;第三,对王某的抢劫按累犯从重处罚;第四,把抢劫罪所判处的刑罚与前面判处的刑罚,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罚金仍需执行。


第十章 刑罚执行
 
一、单选
1.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如果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情形的,则()
A.原判刑罚不再在执行 B.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C.视为前罪刑罚的消失 D.原判决无效
2.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且未过追诉时效,对张某的处理应该是()
A.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C.对后罪处以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D.重新审判
3.不适用缓刑的是() A.累犯 B.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C.暴力犯罪 D.再犯
二、多选
1.缓刑适用的条件包括()
A.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有投案自首情节 C.不是累犯
D.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当撤销缓刑
A.再犯新罪 B.发现判决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C.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D.故意犯罪
3.以下情况,可适用假释的有()
A.甲被判处拘役,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B.乙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C.丙被判处无期徒刑,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D.丁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中身患重病,需住院治疗
4.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假释()
A.犯新罪
B.发现其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
C.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
D.有违反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
5.对()不得适用假释
A.累犯
B.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C.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
D.暴力性犯罪
6.我国刑法中的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同时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将其附条件地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 A.已执行1/2刑期之后 B.确有悔改表现 C.有立功表现 D.不致再危害社会

三、案例分析
1.被告人李某于1991年5月10日因贪污公款6000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到1993年5月10日缓刑考验期满,李在缓刑考验期内无任何违法犯罪行为。1994年3月20日上午,李因琐事与邻居张某发生争吵,李将张某打成重伤。
问:被告人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
2.王某因犯数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0年,服刑13年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6年,王某盗窃一辆汽车而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4年,王某因抢劫而被逮捕,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内盗窃汽车的行为。
问:(1)对王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 (2)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盗窃罪应如何处理?
(3)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罪应如何处理? (4)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

第十章刑罚执行
一、单选 1.A 2.B 3.A
二、多选 1.ACD 2.ABCD 3.BC 4.ABCD 5. ABC 6.ABD
三、案例分析
1.答案:被告人李某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是有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缓刑考验期满无任何违法犯罪行为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了,而不是刑罚执行完毕。而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所以被告人李某不符合成立累犯的条件。
2.答案:(1)对王某应当撤销假释。因为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内有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
(2)对王某的盗窃行为,应先对盗窃罪作出判决,然后把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和盗窃罪所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在对王某的盗窃罪进行判决时,应考虑其自首情节。(3)对王某的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罪应按累犯从重处罚。
(4)对王某最后宣告的刑罚,应当先将前罪没有执行完的刑罚和盗窃罪所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再将该刑罚与抢劫罪所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后,决定其最后的刑罚。


第十一章 刑罚消灭
一、单选 1.甲犯某罪,应处3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7年,对甲的追诉时效是()
A.5年 B.10年 C.15年 D.终身
2.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
A.在人民法院受理了齐某自诉汤某伤害案件以后,汤某离家杳无音信
B.郝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追诉期限内对钟某侮辱案提出控告
C.薛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薛某表述不清,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
D.秦某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逃离居住地藏匿
3.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之日起计算追诉时效
A.实施犯罪 B.准备犯罪 C.犯罪行为中止 D.犯罪行为终了
二、多选
1.属于时效延长的情形有()
A.逃避侦查和审判的 B.被害人提出控告,司法机关应立案而未立案的
C.犯罪行为处于继续状态的 D.犯罪人又犯新罪的
三、案例分析
周某在广州,套色印刷黄色书籍100本。1990年9月3日晚,周某在街头销售该书时被一恰好路过的公安人员抓获,带回公安机关审查。在看守羁押期间,康某脱逃,偷渡出境,到国外定居。1999年12月7日,因其父病故,周某悄悄从国外赶回家中探望,公安机关得知后将其抓获。人民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周某不服判决,以追诉时效已过为由提出上诉。请分析周某的行为是否超过追诉时效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十一章 刑罚消灭
一、单选 1.B 2.A 3.D
二、多选 1.AB
三、案例分析
答案:周某的行为未超过追诉时效。根据《刑法》第88条规定:“在公安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第十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一、单项选择题
1.甲投敌叛变后,参加了间谍组织,又被派回大陆刺探情报,对甲应()
A.以投敌叛变罪和间谍罪从一重罪处罚 B.以投敌叛变罪和间谍进行并罚
C.把间谍行为作为投敌叛变罪的加重情节 D.只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情报罪
2、下列何种行为不构成间谍罪?
A、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B、参加间谍组织 C、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D、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3.以下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特殊主体的有()
A.战时资敌罪 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提供国家秘密罪 C.叛逃罪 D.投敌叛变罪
二、多项选择题
1、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法定最高刑可以处死刑的是下述几种?
A、间谍罪 B、叛逃罪 C、资敌罪 D颠覆国家政权罪
2、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所资助的具体犯罪是以下几种:
A、背叛国家罪 B、投敌叛变罪 C、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D、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
3、下列有关叛逃罪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司考吧sikao8.com
A、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叛逃行为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
C、客观方面表现为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
D、如果行为人叛逃境外而又加入境外的敌方营垒的,可以考虑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以投敌叛变罪定罪处罚

第十三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一、单选 1.B 2.D 3.C
二、多选 1.AC 2.ACD 3.ABCD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net/exam/

读书人网 >综合辅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