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09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冲刺预测试题

发布时间: 2008-11-09 11:26:29 作者: dw1209

09考研进入最为关键的冲刺阶段,在这一阶段,考生关注的热点之一就是考研政治的形势与政策。 虽然只有10分,但是考虑到考研政治近年来的命题越来越强调与时政热点的结合,综合考察至少涉及30分左右。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迎考,考研高端辅导中心专家,特别为考生整理时政部分内容如下。建议考生去书店买2本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形势与政策》书籍,并对照阅读,可以取得好的复习效果。

  最后,恩波教育祝各位考生2009年考研横刀立马,永夺高分!

  09考研政治冲刺---形势与政策(单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08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位是( B )

  A.控制通货紧缩 B.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C.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D.减轻农民负担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3.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 )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解放思想

  解析: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

  4. 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之策是( D )

  A.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B.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C.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

  D.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解析; 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关键之举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是( A )

  A.《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知识链接:2008年10月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该文件中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文件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6.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发展( A ),激发党的创新活力,无疑成为党自身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关系到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A.党内民主 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C.基层民主建设 D.统一战线工作

  7.2008年8月。被誉为“经济宪法”的( A )开始实施。

  A.《反垄断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

  C.《民法通则》 D.《物权法》

  解析:反垄断法通常包括三大制度,即: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经营者集中。

  8.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正确的舆论导向 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解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9.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 )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可持续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本题重要)

  1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B )

  A.为人民服务(核心) B.集体主义(原则)

  C.诚实守信(重点) D.爱国守法

1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B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尽快实现两岸直航

  1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是( C )

  A.独立自主,不结盟 (根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准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宗旨和目标)

  D.加强和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立足点)

  13.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D )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与时俱进 D.改革创新

  1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核心是( A )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核心)

  B.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关键)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重点)

  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基础)

  1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解析: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容。这样,我国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包括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主的实现形式由此进一步丰富,把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自治民主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1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 A )

  A.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B.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C.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7.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其根本是( C )

  A.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

  B.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解析: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8.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的是( C )

  A.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D.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19.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B )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 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大力扩大内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20.中国共产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是( D )

  A.加强党的建设 B.与时俱进

  C.坚决惩治腐败 D.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是( A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B.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和谐社会

  C.大力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观念

  D.努力打造节约型社会

  22.胡锦涛指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 D )

  A.恪守和平与发展的宗旨,各成员国致力于以合作求安全

  B.遵循充分民主的原则,各成员国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决定所有问题

  C.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同本地区以外的国家和组织开展交流合作

  D.倡导和实践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23.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C.改革开放 D.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24.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B )

  A.法律 B.制度 C.体制 D.党的领导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 B )

  A.理论创新 B.体制创新 C.知识创新 D.科技创新

  26.2008年2月,科索沃议会表决通过了科索沃从( B )独立的议案

  A.南斯拉夫 B.塞尔维亚 C.黑山 D.格鲁吉亚

  27.2008年3月,( A )王国告别君主制,成为世界上最新的议会民主制国家

  A.尼泊尔 B.不丹 C.泰国 D.文莱

  28.应日本邀请,胡锦涛于2008年对日本国进行国事访问,访日期间,双方签署了( B )

  A.中日联合声明

  B.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C.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D.中日联合宣言

  29.胡锦涛5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同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顺应两国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要求,将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 A )

  A.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B.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C.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 D.互惠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30.2008年6月,爱尔兰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旨在取代《欧盟宪法条约》的( C ),欧盟委员会以及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随后表示遗憾,一些国家表示将继续全力推进条约批准进程。

  A.罗马条约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C.里斯本条约 D.欧洲一体化条约

09考研政治冲刺---形势与政策(多选题)

  1.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宣布了俄方外交政策的原则。其内容主要包括( ABCD )

  A.尊重确定文明社会之间关系的国际法基本准则

  B.俄罗斯认为世界应多极化,单极世界不可接受

  C.俄罗斯不希望和任何国家对抗,俄罗斯外交政策优先方向是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和尊严

  D.关注自身在友好地区的利益

  2.2008年8月胡锦涛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将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作为本组织一项长期任务来共同落实。为实现上述目标而提出的建议为( ABCD )

  A.加强战略磋商,巩固政治互信

  B.密切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平

  C.深化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D.推进人文合作,搭建友谊桥梁

  3.中国政府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 ABC )

  A.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B.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解决分歧

  C.保持朝鲜半岛无核化

  D.美国应首先放弃对朝鲜的敌对政策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BCD )

  A.由主要依靠第一、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带动转变

  B.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D.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5.坚持“一个中国”的内涵是( A B C )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

  6.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是( ABCD )

  A.扩大就业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理顺分配关系 D.发展社会事业

  7.中国政府倡导的新能源安全观是( ABC )

  A.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互利合作

  B.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

  C.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的良好政治环境

  D.逐渐减少油气资源开发,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替代能源

  8.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ABCD )

  A.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B.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C.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D.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 BCD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社会公平是( ABCD )

  A.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 B.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D.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

11.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构建“两头小,中间大”的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其前提条件是( ABCD )

  A.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B.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C.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2.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是( ABCD )

  A.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B.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即期消费

  C.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D.完善消费环境和政策

  13.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是( ABCD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4.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晰了改革开放的目的所包含的含义是( ABC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D.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5.以下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的理解是( BCD )

  A.国民经济发展必须把速度放在首要的位置

  B.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C.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D.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16.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 ABCD )

  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C.着力提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D.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解析:本题重要,容易以分析题形式考核。

  17.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艰难通过“巴厘岛路线图”草案,它将为人类下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指引前进方向。草案的具体议题包括( ABCD )

  A.适应气候变化消极后果的行动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

  C.广泛使用气候友好型技术的方法

  D.对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进行资助

  18.2008年1月,正式加入欧元区的国家是( A B )

  A.塞浦路斯 B.马耳他 C.英国 D.瑞典

  19.2008年3月北约正式邀请( A B )加入北约

  A.克罗地亚 B.阿尔巴尼亚 C.乌克兰 D.格鲁吉亚

  20.胡锦涛在出席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时指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的排放问题应注意三大因素( ABC )

  A.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

  B.中国人均排放较低,人均累积排放更低

  C.由于国际分工变化和制造业转移,中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国际转移排放压力

  D.略

  21.社会公平是( ABCD )

  A.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 B.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D.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

特别说明:本文由3COME考试频道(www.reader8.net)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读书人网 >考研政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