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司法考试天天练,让您每天轻松复习,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经济法
多项选择题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严重违反国际法,海湾战争结束后安理会作出决议,其重要内容之一是销毁和限制伊拉克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这不属于下列哪些国际法律责任形式
A.限制主权
B.恢复原状
C.保证不再重犯
D.赔偿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在国际实践中,行为国承担的国家责任依其不当行为的程度和其他具体情况,一般有:
(一)终止不当行为。如终止非法占领、释放扣留人质等。终止不当行为不影响被终止的行为已经引起的国际责任,只是可能减轻该责任。
(二)恢复原状。是要求把被侵害的事物恢复到不当行为发生前存在的状态。这种形式多适用于被侵害的物尚存、或受损但可以修复、或可以制作代替品的情况。
(三)赔偿。通常是以货币表现的赔偿,即指责任国对其不当行为的受害国给予相应的货币或实物,以承担国家责任。考试中国
(四)道歉。是责任国对受害国造成的非物质性损害给予精神上补偿的法律责任形式。道歉包括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致歉、向受害国国旗或标志敬礼等。此外,当有关的损害是由责任国官员的失职或违法造成时,对有关责任人的惩处有时也被作为一种道歉的表示。
(五)保证不再重犯。对有可能重演的不当行为,责任国作出担保或保证不再重犯。
(六)限制主权。是指限制责任国主权或主权某些方面的行使。这是国家责任中最严重的形式。这种责任形式仅适用于对他国进行武装侵略、危害全人类利益并构成国际罪行的某些特定行为。
二、法理学
多项选择题
张某是某大学学生,在校强奸某一女生后潜逃回家,其父得知情况后,对其错误进行训斥,并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责其到公安机关自首。张某自首后,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6年。此事反映了法的哪些规范作用?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法的指引作用是对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评价作用是指为评判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提供一个普遍的标准;教育作用是指一般人所具有的重要的警醒和示范作用;强制作用是指当行为人存在违法行为时,法可通过制裁来强制行为人来遵守法律。因而不选C。
三、法理学
单项选择题
甲国某船运公司的一艘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突然发生核泄漏,使乙国港口被污染,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甲乙两国都是《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的公约》的缔约国,根据上述公约及有关规则确定,乙国此时应得到7800万美元的赔偿,但船运公司实际赔偿能力最多只能够负担5000万美元。对此事件,根据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制度,甲国国家对乙国承担的义务是什么?
A.甲国国家应承担全部7800万美元的赔付
B.甲国有义务在保证船运公司赔付乙国5000万美元的同时,船运公司无力赔付的其余2800万美元,由甲国政府先行代为赔付
C.甲国有义务保证督促船运公司进行赔偿,但以船运公司能够负担的实际赔偿能力为限,即只能赔付5000万美元,其余2800万美元可以不予赔付
D.由于该行为不是甲国国家所从事,故甲国国家不需就此事件承担任何义务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赔偿制度的知识。一般地,国家责任是国家违背其国际义务的行为引起的。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从事如核能利用、跨界河流开发等开发或试验性活动具有巨大的潜在危险,其危害具有跨国性。由此国际社会在一些领域通过有关条约建立起某些国际责任制度。从赔偿责任主体看,现行制度包括国家责任制度、双重责任制度和营运人责任制度。本题考查的即是双重责任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在《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和《核动力船舶经营的公约》中。/考试中国,双重责任制度即国家与营运人共同承担对外国损害的赔偿责任,依据上述两公约规定,国家保证营运人的赔偿责任,并在营运人不足赔偿的情况下,对规定的限额进行赔偿,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选项B。赔偿制度。从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来看,现行的赔偿制度有三类:
(1)国家责任制度。如《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采用。考试中国
(2)双重责任制度,由国家与营运人共同承担对外国损害的赔偿责任。如《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和《核动力船舶经营人公约》规定,国家保证营运人的赔偿责任,并作营运人不足赔偿的情况下,对规定的限额进行赔偿。
(3)营运人赔偿。实践中依据哪一种制度赔偿,根据具体公约的规定予以确定。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net/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