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09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名师课堂》马哲

发布时间: 2008-11-11 17:39:34 作者: dw1209

09年的《马哲》会考些什么呢?我们将名师的预测帮你做了整理,希望能帮到你。
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考点1 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1)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

  (2) 马克思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两类关系:一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构成经济基础;另一类是思想的社会关系和通过它而建立的政治关系,构成上层建筑。

  (3) 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形态范畴,要注意两点:第一,社会形态不同于社会。社会是一个更抽象的概念,它与自然界相区别,而社会形态则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第二,社会形态也不同于各个现实的社会共同体。社会形态比一般的社会要具体,但比各个现实的社会共同体要概括,它是对同类型的不同社会共同体本质的概括。如当今美国、日本、德国等社会各有其特点,可称为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但它们属于同一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4)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范畴,要求我们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分析社会。

  ①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的和思想的表现形态。这样才能为我们区分不同社会形态提供可靠的科学方法。这就同那些单纯用科技特征作为划分历史阶段标准的做法有所不同。社会的科技特征,对认识社会的发展程度,尤其是发现生产力的发展动向具有“指示器”的作用,但不能以此取代社会形态作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准。

  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同一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表现出不同特点;每一社会形态内部既有自身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有旧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③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对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区分,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又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这样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与自然界相似的历史过程,即自然历史过程,这样就为我们科学地把握社会历史进程提供了一把钥匙。

考点2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即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

(3)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并不否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这是因为: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其他既定条件所决定的。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进程。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

(4) 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原因:第一,取决于民族利益。民族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二,取决于交往。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实现社会跨越的必要条件。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启示下,跨越典型的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这是既合乎世界历史一般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伟大抉择。第三,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正确把握直接相关,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考点3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是指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要受总体历史进程的制约。

②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特点。一般来说,不同民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本民族的特点、历史传统以及国际环境,来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社会存在形式。

(2) 中国越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直接走向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新的自觉选择。

考点4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选择性、多样性又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2)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趋势,这是因为:第一,社会进步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第二,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第三,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3)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我们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现象。

考点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

(2)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①它深化了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社会发展,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②它深化了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改革开放是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为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③它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组成的有机体,正是这三大结构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考点6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 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社会属性,因此,可以把人性归结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如吃喝需要、防卫本能、情欲本能等。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如劳动、交往和意识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等。

(3)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恩格斯认为,人来源于动物界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问题只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第二,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使人的自然属性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马克思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惟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总之,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考点7 人的本质

(1) 人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与动物的区别;另一方面是指人与人的区别。

①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来看,人的本质是社会劳动,它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②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来看,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它既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又把不同时代的人区别开来的。从人与动物区别的层次深入到人与人区别的层次,这是马克思理解人的本质问题的伟大贡献。

(2)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包含的丰富内涵是:第一,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第二,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关系起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在探讨现实的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第三,社会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考点8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 人的价值即人对自身的意义,也就是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人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荀子说,人“最为天下贵”。毛泽东也说,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之贵就在于能够创造价值。

(2) 人的价值具有目的和工具这二重性。人的价值作为主体的自我实现,其意义在于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占有价值。从这点上说,人本身就是目的。人的需要的满足又必须靠自己去创造。从这点上说,人是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由于人的价值具有目的和工具的二重属性,这就使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3) 人的价值有潜在和现实两种形态。人的价值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要有正确的价值选择和设计;从客观方面说,要有适合人的价值实现的社会环境。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根本途径。

(4) 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方面。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的满足,也就是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因为个人的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考点9 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

(1) 唯物史观认为,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

(2)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包括丰富的内涵:第一,作为历史观,它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第二,作为价值观,它强调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第三,作为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运用人的尺度,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

(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它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宗旨,表达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三、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考点10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1) 自由是一个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人的活动涉及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三个领域。因此,最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就是从自然力的奴役下、从社会关系的压迫下和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 研究人的自由必须考察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其含义有三:第一,自由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之上,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第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第三,自由是对世界的改造,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两个方面,这是人的行动自由。

(3) 自由是一个历史过程,受社会关系的制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彻底解放。共产主义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形态。

考点11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1) 人的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人的发展可从三方面来衡量:第一,全面发展是就广泛性而言,指人的各方面才能的协调发展;第二,自由发展是就自主性而言,指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第三,充分发展是就程度性而言,指人向着更高的程度即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相统一的程度发展自己的才能。

(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互为基础,一方面,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的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总之,社会发展的水平和人的发展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3)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一,尽快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第二,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条件;第三,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第四,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考点12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 根据社会发展

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与自然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这个阶段,个人只能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与商品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这一阶段,人的发展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第三个历史阶段,是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阶段,人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在这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 走向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所向往的伟大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朝着这一伟大目标的迈进。

特别说明:本文由3COME考试频道(www.reader8.net)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读书人网 >考研政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