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会议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政府间论坛。1994年7月,欧盟制定了《走向亚洲新战略》,主张与亚洲进行更广泛的对话,建立一种建设性、稳定和平等的伙伴关系。1994年11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提出召开亚欧会议的倡议,得到各方广泛积极响应。1996年3月1日至2日,首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标志亚欧会议正式成立。
二、宗旨
亚欧会议的宗旨是通过对话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建立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
三、成员
亚欧会议成立时成员包括东盟7个成员国、中国、日本、韩国、欧盟15个成员国及欧盟委员会。2004年,亚欧会议实现首轮扩大,东盟3个新成员及欧盟7个新成员加入。2006年,第六届亚欧首脑会议同意接纳蒙古、印度、巴基斯坦、东盟秘书处、保加利亚及罗马尼亚6个新成员,亚欧会议实现第二轮扩大。至此,亚欧会议成员增至45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东盟秘书处、印度、巴基斯坦、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国、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塞浦路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及欧盟委员会。
四、亚欧会议进程遵循的原则
亚欧会议各成员一致同意,亚欧会议进程应遵循以下原则:相互尊重、平等、促进基本权利、遵守国际法规定的义务、不干涉他国的内部事务;合作进程开放和循序渐进;后续行动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开展;由亚欧会议各成员领导人协商一致决定增加新成员。
五、涉及领域
亚欧会议主要包括政治对话、经贸合作、社会文化及其他领域交流三大支柱领域。
六、活动机制
首脑会议为最高级别会议,负责确定亚欧会议的指导原则和发展方向。隔年在亚洲和欧洲轮流举行。
外长会议和高官会负责对亚欧会议活动进行政策规划和整体协调,并筹备首脑会议。此外,还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经济、财政、文化、科技、环境、海关、检察、劳动就业、中小企业等专业领域的部长级会议,负责在各自领域落实首脑会议的决定,制定合作规划和开展相关活动。亚欧双方各两个成员轮流担任协调员,负责协调本地区成员立场。
亚欧基金是亚欧会议框架下负责开展亚欧学术、文化和人员交流活动的常设机构,秘书处设在新加坡。
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于2008年10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亚欧会议实现第二轮扩大后45个成员领导人的首次聚会。
首脑会议的主题为“对话合作、互利共赢”。与会领导人将围绕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三个领域进行深入讨论,包括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会议将致力于扩大和深化亚欧的平等对话与互利合作,创造共赢局面,造福两大洲人民。
议程
首脑会议议程涵盖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三个领域,包括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
本届亚欧首脑会议将凸显历史性意义
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于10月24日至25日在京举行。南开大学亚太经合组织(APEC)研究中心主任宫占奎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举办亚欧首脑会议正是世界经济处在危难的时刻,此次会议也将成为该会议历史上一次共度危机的历史标志性会议。
亚欧成员广泛交流的平台
本届亚欧首脑会议主题为“对话合作,互利共赢”,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并且也是亚欧会议实现第二轮扩大后,成员领导人或代表的首次聚会,目前44个外方成员中,绝大多数领导人已经确认与会。
宫占奎认为,亚欧首脑会议作为亚欧会议的最高级别会议,对其他部长级会议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非常突出。“从宏观角度讲,就是加强欧洲与亚洲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亚欧关系,促进全球平衡发展;微观上讲,就现实世界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问题交换意见。”
谈及本次会议将会涉及的各方诉求,宫占奎说,亚欧会议坚持自主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而不是“少数服从多数”,并且坚持非歧视性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原则。在政治诉求方面,由于亚欧各方情况差异,所以将以阐明观点为主;经济方面以加强合作为主;文化方面则以交流为主。“亚欧会议对工商界之间的合作和促进工商界发展十分重视。”他强调。
经济危机是最受关注的议题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宫占奎表示,“此次从美国开始并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肯定是亚欧首脑会议关注的最重要的课题,本届会议也将成为一次亚欧会议成员着手共度危机的历史标志性会议。”
“减少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避免经济发展滑坡是亚欧会议成员的共同愿望,因此在本届首脑会议上将交流各自的观点和具体做法,提出一些有效的政策措施。”
此次会议将在原先六届会议的基础上,针对实际问题交流意见,尤其是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问题。“如果在会议将出台的首脑会议声明中,阐明对危机共识的认识以及各成员将采取的一致性救市和防止金融危机蔓延的政策,起到恢复人民对经济发展的信心的作用,将是此次会议的亮点和巨大成果。”
同时他也指出,鉴于亚欧首脑会议的论坛性质,加上各成员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程度的不同,会议“不会形成针对当前经济危机机制化的联手行动”。但即便如此,在目前全球普遍消费不景气、矿产资源价格开始走低、石油价格变化幅度较大给世界经济蒙上阴影的背景下,“(本次)亚欧首脑会议还应讨论国际市场价格稳定问题,这关系到亚欧会议国家的切实利益。”
中国可借此开发欧洲市场
目前,中国产品出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国内生产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主要原因是中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比较强”,宫占奎认为,“此次亚欧首脑会议恰恰为中国努力开发欧洲市场提供了机会。”
“鉴于目前亚欧国家市场普遍疲软,中国对欧盟出口产生明显的效果还将有一段时间。”但他预测,加强亚欧国家的经贸往来将成为此次会议的共识,这种共识将“对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亚欧合作:当代国际关系的积极因素
亚欧合作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符合有关国家和人民的意愿,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因此它具有生命力,并能在今后的发展中更上一层楼。
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一大特点,而亚欧合作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亚欧合作体现了全球化时代合作的超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在今天,不仅需要地区性合作,还需要跨地区合作以弥补地区合作的不足。因此,亚欧合作充实和丰富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合作领域。冷战结束以后,欧洲的地区合作以欧盟的成立为标志踏上了新的台阶,亚洲的次区域合作也有长足的进步,而且开始增强泛亚洲意识。亚欧地区经济合作深入进行,政治对话呈机制化趋势,人文交流和文明对话逐步展开。亚欧合作具有超越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的时代特点,为新世纪国际关系增添了新的积极因素。
对话而不是对抗
亚欧两洲拥有影响全球的传统和新兴大国,它们之间通过亚欧会议、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20国集团”等对话机制协调和配置相互权势和利益。亚欧关系又是典型的发展中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南北关系,双方通过谈判对话和规则建设应对分歧和规范行为。在亚欧合作的大背景下,两大地区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政治冲突或经济对抗,而且还有利于它们各自或共同开展对第三地区的合作,如美、欧、亚的合作和环太平洋地区的合作等。
国际体系转型和构建
冷战结束已近20年,但其和平过渡的性质决定了国际体系转型的复杂性、梯次性和长期性。在全球性国际体系一时难以完全到位的背景下,诸如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东亚和拉美对话、地中海合作、非洲和一些亚洲国家的合作论坛等成为过渡期的重要支点。亚欧合作所创造和运用的组织机制具有多重性和多层性,为国际组织和机制提供了更多的模式和选择。例如,亚欧会议的软机制模式在促进政治对话、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方面就很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原有国际体系中的合理和合时部分依然运作,新的体系按照领域性和地区性次体系的构造逐步推进,从而使国际社会在无法根本改变国际关系“无政府状态”的进程中还能维持“无序中的有序”。
国家行为体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依然是主要和基本行为体,但是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正在不断提升。在亚欧合作中,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都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亚欧两地公民社会的发展和相互关系的深化,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提高。
前瞻性共识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亚欧国家在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并通过亚欧合作、文明对话、热点谈判等多种途径促进了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亚欧合作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共识,逐步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和非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价值观中的地位和影响。亚欧合作所体现出的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精神、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谐地区的理念等都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主流价值观,从而为当代国际关系提供了共同产品。
就当代国际关系而言,亚欧合作还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首先是亚欧两洲各自还面临严重的内部问题,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形势尚不稳定,甚至还时有动乱和战争。其次亚欧合作还面临一些外部挑战,从恐怖主义到金融风暴都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才能应对。此外,亚欧两地对相互合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相互合作机制还有待于继续完善,相互合作需要更加具体化等。但总的来说,亚欧合作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符合有关国家和人民的意愿,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因此它具有生命力,并能在今后的发展中更上一层楼。
特别说明:本文由3COME考试频道(www.reader8.net/exam)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