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预防及心理学试题A

发布时间: 2008-12-01 19:32:31 作者: zhang2004

  1.★★★环境的生态平衡是指

  A.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间的动态平衡

  B.人与环境间物质转换的平衡

  C.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D.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人类之间的动态平衡

  E.生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吸收与排泄之间动态平衡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食物链是由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连接起来,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另一种生物再以第三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饵为形式的链锁关系。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很复杂,各种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任何生态系统都通过食物链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三大营养素占热能比例为

  A.糖60%~65%,蛋白质10%~25%,脂肪12%~15%

  B.糖40%~60%,蛋白质20%~30%,脂肪10%~20%

  C.糖60%~65%,蛋白质10%~15%,脂肪15%~25%

  D.糖40%~50%,蛋白质10%~20%,脂肪20%~30%

  E.糖50%~60%,蛋白质20%~30%,脂肪10%~20%

  本题正确答案:C

  3.★★★反映标准化心理测验可靠性的技术指标是

  A.样本量

  B.常模

  C.标准差

  D.信度

  E.效度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水平(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所做出的客观鉴定。效度是指测验工具的测验结果要科学、真实、有效。信度是指测验工具要可靠、稳定、几次测量结果一致、可信。常模是从测验适用的集团中选定代表性的对象,对其实施正式测验所得的平均值。

  4.★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是针对7周岁以下儿童开展“四苗防六病”,其预防的传染病不包括

  A.脊髓灰质炎

  B.结核

  C.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D.甲型肝炎

  E.麻疹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在预防接种中要特别重视儿童的基础免疫,即“四苗防六病”对7岁及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白百破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

  5.★慢性汞中毒三大主要特征是

  A.易兴奋性、震颤、口腔炎

  B.易兴奋性、口腔炎、皮炎

  C.易兴奋性、震颤、血压不稳

  D.易兴奋性、口腔炎、肾炎

  E.易兴奋性、口腔炎、肠炎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慢性中毒,初期表现为神经衰弱,进一步发展为特异症状和体征,主要为易兴奋性,震颤(粗大的意向性震颤),口腔炎。

  6.★★★诊断矽肺的主要依据是

  A.临床症状、体症、职业史

  B.X线胸透、职业史

  C.X线胸片、职业史

  D.化验检查、X线胸片

  E.接触粉尘浓度、X线胸透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矽肺的临床表现: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随病程发展和并发症的出现,常见有气短、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可听到哮鸣音;合并感染时可听到湿音;可出现桶状胸等。X线影像是矽肺病理改变的重要表现,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小阴影或融合成块状大阴影。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结核。

  7.★★★主要的产热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纤维素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包括食物中的淀粉、单糖、双糖和膳食纤维。是热能的主要来源,也是构成机体组织成分的重要物质。对蛋白质有节约作用,且有护肝解毒作用。膳食纤维有促进肠蠕动,刺激消化腺分泌,防便秘和肠癌作用。供给量及来源应占总热能的60%~70%.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糖类和根茎类供给,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8.★★★饮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A.预防化学性中毒

  B.预防食物中毒

  C.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D.预防“三致”作用的发生

  E.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消毒的目的主要是杀灭水中的病原体,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流行。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是氯化消毒法。

  9.★人格核心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需要

  E.动机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性格是指每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模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能够反映出每个人的本质属性。性格包括以下特征:对现实的态度、情绪、意志和理智。

  10.★★★男性,45岁,某省厅干部,平时不嗜烟酒,生活规律;但性情急躁,易激动,工作认真,争强好胜,雄心勃勃。一年前单位减员时调入某厂工作,常因小事上火,发脾气。 三日前因心绞痛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病前病人行为特征是

  A.A 型

  B.B 型

  C.C 型

  D.混合型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福利德曼(Friedman)首先提出A型行为,其特征是:①时间紧迫感、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脾气暴躁、容易激动;②竞争意识强、争强好胜; ③对人怀有敌意等。具有A型行为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巴楚斯克(Baltrusch)提出C型行为,其特征是:①童年遭受挫折,成长中经历坎坷;②性格克制、忍耐、好压抑各种情绪(特别是压抑愤怒);③焦虑、抑郁、过度谦虚和谨慎等。具有C型行为的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各种肿瘤。

  1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变异度,宜选择

  A.全距(R)

  B.中位数(M)

  C.标准差(S)

  D.变异系数(CV)

  E.四分位数间距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标准差、全距、变异系数都是描述计量资料离散趋势或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其中:标准差应用于正态分布资料,全距主要应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变异系数主要是应用于所比较各组资料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情况。

  12.★★★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是

  A.新陈代谢

  B.信息传递

  C.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

  E.食物链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连续流动的系统: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无生命物质(阳光、水、大气等)和分解者(微生物)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1.进行物质循环主要有水、碳、氧三大循环。2.进行能量的流动 全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经食物链逐级转移能量;同时,动植物死亡后,使有机物中的能量放散到环境中去。这就是能量在环境中的流动。3.进行信息传递。

  13.★★★人最低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最低层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安全的需要;第三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4.★★★在驾驶员、接线员、银行出纳员等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增加,此病属于

  A.工伤

  B.职业病

  C.职业特征

  D.工作有关疾病

  E.非职业性疾病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工作有关疾病: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是一组与职业有关的非特异性疾病,统称工作有关疾病。其特点是:①与职业有害因素有关,但不存直接因果关系。②职业有害因素存在的作用在于促使潜伏疾病暴露或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③调离该职业,可使疾病缓解或停止发展。

  15.★★★一位外科手术前的病人,坐卧不安,眉头紧锁,小动作多,这一现象是

  A.应激的行为反应

  B.应激的情绪反应

  C.应激的生理反

  D.应激的防御反应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心理应激是指人对外界有害物、外界的威胁、挑战等经过认知评价后,认为它将危害人的生存和所处地位时产生的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人体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但是,过强的、持久的心理应激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降低工作效率并导致心身疾病、精神病和神经症。

  16.★★★下列含锌最丰富的食物是

  A.海贝类

  B.海带

  C.木耳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D.绿色蔬菜

  E.牛乳及乳制品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锌是一种多功能必需微量元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组织再生;促进性器官和性功能的正常发育;促进维生素A代谢,保护皮肤健康并参与免疫过程等。缺锌时蛋白质利用率降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迟滞,性发育迟缓,味觉异常,有时还会出现“异食癖”,甚至侏儒症。动物性食物含锌多,且吸收率高,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牡蛎、鱼贝类等海产品。

  17.★★★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小白鼠,第一种剂量照射25只,在照射后14天内死亡4只;第二种剂量照射18只,同时期内死亡5只。问这两种剂量对小白鼠致死作用是否相同?可选用的适当方法是

  A.χ2 检验

  B.校正χ2 检验

  C.u检验

  D.直接计算概率法

  E.两种剂量死亡率分别为56%和27.8%,可认为作用不同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χ2检验常用于计数资料的分析,多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或构成的比较。

  18.★★★下列资料何为计数资料

  A.体重(Kg)

  B.血型(A、B、O、AB)

  C.身高(cm)

  D.每日吸烟量(0、1~5支、6~10支、10支以上)

  E.白细胞数(个/L)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计量资料:用定量方法对某一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进行测量而得到的数值组成的资料。一般有度量衡单位。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性质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观察单位个数所得的资料。

  19.★★★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件是

  A.有明确的职业史

  B.生产环境调查

  C.特有的临床表现

  D.特异性生化检验

  E.同工种工人患病情况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劳动者的特定疾病称为职业病,目前我国职业病群含9类99项102种。职业病的共同特点是:①病因明确。②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③多为群发性。④大多数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早期发现,预后良好。职业病的诊断:职业接触史是确定职业病的先决条件。临床检查资料。现场调查了解生产环境中职业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强度。

读书人网 >复习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