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C和C++语言学习总结(二)

发布时间: 2008-12-16 14:31:03 作者: liuhuituzi

1、函数参数传递

  C++语言中,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的传递方式有三种:值传递、指针传递和引用传递.

  "值传递"的示例程序.由于Func1 函数体内的x 是外部变量n 的一份拷贝,

  改变x 的值不会影响n, 所以n 的值仍然是0.

  void Func1(int x)

  {

  x = x + 10;

  }

  …

  int n = 0;

  Func1(n);

  cout < < "n = " < < n < < endl; // n = 0

  "指针传递"的示例程序.由于Func2 函数体内的x 是指向外部变量n 的指

  针,改变该指针的内容将导致n 的值改变,所以n 的值成为10.

  void Func2(int *x)

  {

  (* x) = (* x) + 10;

  }

  …

  int n = 0;

  Func2(&n);

  cout < < "n = " < < n < < endl; // n = 10

  "引用传递"的示例程序.由于Func3 函数体内的x 是外部变量n 的引用,x

  和n 是同一个东西,改变x 等于改变n,所以n 的值成为10.

  void Func3(int &x)

  {

  x = x + 10;

  }

  …

  int n = 0;

  Func3(n);

  cout < < "n = " < < n < < endl; // n = 10

  内存分配方式

  分配方式 变量类型 分配特点

  静态存储区域分配 全局变量,static 变量 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

  栈分配 函数内局部变量 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堆分配(亦称动态内存分配) new ,malloc分配 用malloc 或new 申请任意多少的内存,程序员自己负责在何时用free 或delete 释放内存.

  内存错误

  内存分配未成功,却使用了它.

  内存分配虽然成功,但是尚未初始化就引用它.

  内存分配成功并且已经初始化,但操作越过了内存的边界. 例如在使用数组时经常发生下标"多1"或者"少1"的操作.特别是在for 循环语句中,循环次数很容易搞错,导致数组操作越界.

  忘记了释放内存,造成内存泄露.

  放了内存却继续使用它.

  函数的return 语句写错了,注意不要返回指向"栈内存"的"指针"或者"引用",因为该内存在函数体结束时被自动销毁.

  程序中的对象调用关系过于复杂,实在难以搞清楚某个对象究竟是否已经释放了内存,此时应该重新设计数据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对象管理的混乱局面.

  使用free 或delete 释放了内存后,没有将指针设置为NULL.导致产生"野指针".

  malloc与new区别

  malloc 与free 是C++/C 语言的标准库函数,new/delete 是C++的运算符.它们都可用于申请动态内存和释放内存.

  对于非内部数据类型的对象而言,光用maloc/free 无法满足动态对象的要求.对象在创建的同时要自动执行构造函数, 对象在消亡之前要自动执行析构函数.由于malloc/free 是库函数而不是运算符,不在编译器控制权限之内,不能够把执行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任务强加于malloc/free.因此C++语言需要一个能完成动态内存分配和初始化工作的运算符new,以及一个能完成清理与释放内存工作的运算符delete.注意new/delete 不是库函数. 3COME文档编辑

2、类重载、隐藏与覆盖区别

  成员函数被重载的特征:

  (1)相同的范围(在同一个类中);

  (2)函数名字相同;

  (3)参数不同;

  (4)virtual 关键字可有可无.

  覆盖是指派生类函数覆盖基类函数,特征是:

  (1)不同的范围(分别位于派生类与基类);

  (2)函数名字相同;

  (3)参数相同;

  (4)基类函数必须有virtual 关键字.

  #include

  class Base

  {

  public:

  void f(int x) { cout < < "Base::f(int) " < < x < < endl; }

  void f(float x) { cout < < "Base::f(float) " < < x < < endl; }

  virtual void g(void) { cout < < "Base::g(void)" < < endl;}

  void h(float x) { cout < < "Base::h(float) " < < x < < endl;}

  void k(float x) { cout < < "Base::k(float) " < < x < < endl;}

  };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g(void) { cout < < "Derived::g(void)" < < endl;}

  void h(int x) { cout < < "Derived::h(int) " < < x < < endl; }

  void k(float x) { cout < < "Derived::k(float) " < < x < < endl;}

  };

  void main(void)

  {

  Derived d;

  Base*pb = &d;

  Derived *pd = &d;

  pb->f(42); // Base::f(int) 42 //重载

  pb->f(3.14f); // Base::f(float) 3.14 //重载

  pb->g(); // Derived::g(void) //覆盖

  pd->g(); // Derived::g(void) //覆盖

  pb->h(3.14f) // Base::h(float) 3.14 //隐藏

  pd->h(3.14f) // Derived::h(int) 3 //隐藏

  pb->k(3.14f) // Base::k(float) 3.14 //隐藏

  pd->k(3.14f) // Derived::k(float) 3.14 //隐藏

  }



  extern问题

  如果C++程序要调用已经被编译后的C 函数,该怎么办?

  假设某个C 函数的声明如下:

  void foo(int x, int y);

  该函数被C 编译器编译后在库中的名字为_foo,而C++编译器则会产生像_foo_int_int之类的名字用来支持函数重载和类型安全连接.由于编译后的名字不同,C++程序不能直接调用C 函数.C++提供了一个C 连接交换指定符号extern"C"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

  extern "C"

  {

  void foo(int x, int y);

  … // 其它函数

  }

  或者写成

  extern "C"

  {

  #include "myheader.h"

  … // 其它C 头文件

  }

  这就告诉C++编译译器,函数foo 是个C 连接,应该到库中找名字_foo 而不是找_foo_int_int.C++编译器开发商已经对C 标准库的头文件作了extern"C"处理,所以我们可以用#include 直接引用这些头文件.

  函数参数的缺省值问题

  正确方法:

  void Foo(int x=0, int y=0); // 正确,缺省值出现在函数的声明中

  void Foo(int x,int y)

  {

  ...

  }

  错误方法:

  void Foo(int x=0, int y=0) // 错误,缺省值出现在函数的定义体中

  {

  ...

  }

  正确方法:

  void Foo(int x, int y=0, int z=0);

  错误方法:

  void Foo(int x=0, int y, int z=0);

  宏代码与内联函数区别

  语言支持关系:

  C 宏代码

  C++ 宏代码 内联函数

  宏代码本身不是函数,但使用起来象函数.预处理器用复制宏代码的方式代替函数调用,省去了参数压栈、生成汇编语言的CALL调用、返回参数、执行return 等过程,从而提高了速度.使用宏代码最大的缺点是容易出错,预处理器在复制宏代码时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边际效应.

  对于任何内联函数,编译器在符号表里放入函数的声明(包括名字、参数类型、返回值类型).如果编译器没有发现内联函数存在错误,那么该函数的代码也被放入符号表里.在调用一个内联函数时,编译器首先检查调用是否正确(进行类型安全检查,或者进行自动类型转换,当然对所有的函数都一样).如果正确,内联函数的代码就会直接替换函数调用,于是省去了函数调用的开销.这个过程与预处理有显著的不同,因为预处理器不能进行类型安全检查,或者进行自动类型转换.假如内联函数是成员函数,对象的地址(this)会被放在合适的地方,这也是预处理器办不到的.

  内联函数使用方法:

  关键字inline 必须与函数定义体放在一起才能使函数成为内联,仅将inline 放在函数声明前面不起任何作用.

  正确使用方法:

  void Foo(int x, int y);

  inline void Foo(int x, int y) // inline 与函数定义体放在一起

  {

  …

  }

  错误使用方法:

  inline void Foo(int x, int y); // inline 仅与函数声明放在一起

  void Foo(int x, int y)

  {

  …

  }

3、构造和析构的次序

  构造从类层次的最根处开始,在每一层中,首先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然后调用成员对象的构造函数.析构则严格按照与构造相反的次序执行,该次序是唯一的,否则编译器将无法自动执行析构过程.

  String函数定义

  class String

  {

  public:

  String(const char *str = NULL); // 普通构造函数

  String(const String &other); // 拷贝构造函数

  ~ String(void); // 析构函数

  String & operate =(const String &other); // 赋值函数

  private:

  char *m_data; // 用于保存字符串

  };

  // String 的析构函数

  String::~String(void)

  {

  delete [] m_data;// 由于m_data 是内部数据类型,也可以写成delete m_data;

  }

  // String 的普通构造函数

  String::String(const char *str)

  {

  if(str==NULL)

  {

  m_data = new char[1]; // 若能加NULL 判断则更好

  *m_data = '\0';

  }

  else

  {

  int length = strlen(str);

  m_data = new char[length+1]; // 若能加NULL 判断则更好

  strcpy(m_data, str);

  }

  }

  // 拷贝构造函数

  String::String(const String &other)

  {

  int length = strlen(other.m_data);

  m_data = new char[length+1]; // 若能加NULL 判断则更好

  strcpy(m_data, other.m_data);

  }

  // 赋值函数

  String & String::operate =(const String &other)

  {

  // (1) 检查自赋值

  if(this == &other)

  return *this;

  // (2) 释放原有的内存资源

  delete [] m_data;

  // (3)分配新的内存资源,并复制内容

  int length = strlen(other.m_data);

  m_data = new char[length+1]; // 若能加NULL 判断则更好

  strcpy(m_data, other.m_data);

  // (4)返回本对象的引用

  return *this;

  }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net/exam/

读书人网 >复习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