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司法考试天天练,让您每天轻松复习,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李某是某国有企业的总经理。他先指使手下为该企业的厂房办理了保险手续,然后又指使亲信将该企业的厂房烧毁,以伪造失火事故,骗取保险金,且数额巨大。李某的行为:
A.构成放火罪
B.构成保险诈骗罪
C.构成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D.构成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解析:根据《刑法》第19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故意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本题中的李某为骗取保险金而放火烧毁投保的厂房,危害公共安全,又构成放火罪,以保险诈骗罪和放火罪数罪并罚。
答案:C
二、请问下列情况下甲乙是否构成共犯?
A. 甲偷盗一幼儿后,向幼儿的父母打电话,索要20万。而后,甲找到乙(女)帮助他照顾幼儿并据实相告。三天后,甲得20万与乙平分。
B. 甲偷盗一幼儿后,找到乙(女)帮助他照顾幼儿,并据实相告,然后向幼儿的父母打电话,索要20万。三天后,甲得20万与乙平分。
C. 医生甲故意给(仇人)丙开错药,护士乙因疏忽大意把原来应10小时服一次的药给丙小时服一次,结果丙中毒死亡。
D. 医生甲故意给(仇人)丙开错药,护士乙发现问题后请医生甲改正,医生甲说“丙太坏啦,他死了我负责。”护士乙没吭声,便按甲的处方给丙用药,结果丙中毒死亡。
答案:ABD
考察知识点:共犯的构成
解析:AB选项的区别在于:甲向打勒索电话的时间顺序不同。但按照绑架罪的既遂通说标准,只要甲以向幼儿的父母勒索为目的并已经实际取得对幼儿的完全控制,就是绑架罪的既遂。AB没有差别,C选项的关键在于共同过失不构成共犯(交通肇事是例外)。但D选项:一个间接故意一个直接故意构成共犯。 3COME文档编辑
三、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对累犯以及实施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缓刑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个月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有关缓刑的规定,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答案:ABCD
考点:主要考查缓刑制度
解析:A选项的判断过于绝对,因为缓刑使用的对象条件一是原判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二是不能是累犯,而“实施杀人等暴力性犯罪”不仅包括了故意杀人,还包括社会危害程度交情的其他暴力性犯罪如故意伤害等,有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B选项的错误其实很清楚,因为根据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依你那一下,但最低不能少于二个月。C选项的错误在于根据刑法第77条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满而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条件应当有三个,即一是没有犯新罪,二是没有发现有漏罪,三是没有违反国家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虽然有违反但情节尚未达到严重的,D选项的错误在于新罪与原罪的并罚方法并不存在先减后并的问题,因此在考验期内不论是犯新罪还是发现漏罪,都是直接依照刑法第69条之规定的方法进行并罚。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net/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