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吉林公考行测复习宝典(1)

发布时间: 2009-05-09 19:03:42 作者: liuhuituzi

一、复杂问题理清思路

  行测考试中,数学运算部分是很多考生最担心的部分,这种担心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数学运算的题目往往都比较难,拿到题目之后不知道怎么下手,或者看到题目之后完全不知道题目在说什么,或者题目中的各种关系太复杂,根本不会做。二、有些数学运算的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看到题目之后我们可以快速找到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列方程之后,要进行大量的复杂的计算,有些计算能力不过关的考生,经常算错,即使计算正确,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数学运算部分成了很多考生的软肋。但是经过多年的解题,总结研究,我发现其实数学运算并不像很多考生想象的那样困难。只要理清思路,其实可以快速解答的。我们一起来看几道复杂的例题:

  16阶楼梯,上楼可一步上二阶或三阶。问有多少种走法?

  这道题乍一看很麻烦,而且没有什么思路,看起来像计算量很大的类型,所以很多考生都放弃了,但是我们如果从步数方面考虑,就会发现独特的思路。

  走16阶 16÷2=8 16÷3=5…..1 所以总共要走6-8步。

  走8步 只有一种走法 每步迈2阶。

  

  所以总共有1+21+15=37种走法。

  从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看似复杂的问题,只要我们理清思路,其实分析起来还是很容易的。行测考试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出现大量计算的题目,如果这样的话,肯定做不完。所以每道题都有一些简便的方法可以算出答案。训练一下解题思路,我们再做一道题目:

  学校准备用1152块正方形砖,用它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

  

  长方形就是长和宽,我们选出了长,剩下的自然是宽。

  下面我们看长可能有几种情况

  不选2 ,选一个2 , 选两个2.,可以有8种选择。

  不选3,选一个3,选两个3.,可以有3种选择。

  所以长有8×3种方法。

  长和宽是对应的,所以上面的方法造成了重复,刚好重复了一次。

  所以方法总数为24÷2=12种。

  所以,不论题目简单还是复杂,理清思路是最关键的,这样我们才能快速做出题目。平时的备考当中,我们要多练习,多积累,这样在考试当中才能运用的很好。

二、演绎推理解题方法指导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的判断推理部分的难点和重点在演绎推理。虽只有10题,但考察的知识点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特别是近年来加入了形似言语理解的推理题目,给广大考生朋友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应对此类题目,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抓住题干的主旨。解题的时间是有限的,同时有的试题的题干又比较长,这就需要应试者抓住题干的主旨即主题。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把握题意,可以为选择答案留下较为宽裕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提高答案的正确率。

  其二、注意提问方式。每一种提问方式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答题思路,这里尤其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一定要仔细审题,避免由于疏忽大意而选错答案。例如问的是“最能加强”还是“最不能加强”,或者问的是支持题干结论还是反驳题干结论等,一定要看清楚。

  其三、不“钻牛角尖”。每道题的题干陈述都是一段短文,应试者要认为题干陈述的内容是正确的,不要持“怀疑”态度,一味钻“牛角尖”,那就没法做题了。

  其四、将该排除的选项都排除掉。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考题,一定要将该排除的三个选项都排除,即便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但与题干陈述无关,也应排除。有些间接找出答案的考题,应将无关的三个选项都排除,剩下的一个方是正确答案。

  下面是一些有关逻辑推理的题,仅供大家参考:

  对当代学生来说,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学校的课程设计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那么,即使用高薪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也不能使学生在面临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挑战的21世纪脱颖而出。

  以下关于当代学生的断定都符合上述断定的原意,除了

  A、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才能使当代学生取得成就。

  B、当代学生在21世纪脱颖而出,那一定是对他们注重了完美的人格的教育。

  C、设想学生在面临道德伦理、价值观念挑战的21世纪脱颖而出,而他的人格却不完善。

  D、非注重完美的人格培养,否则21世纪的学生难以脱颖而出。

  E、即使不能用高薪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学校的课程设计只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当代的学生就能在21世纪脱颖而出。

  解析:否则……难以……双重否定,D可看成: 不注重完美的人格培养,21世纪的学生脱颖而出。明显和题意相反。



  (2008年吉林乙类真题第62题)

  关于小王、小李和小张,我们知道他们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教师,并且我们还知道:小张比教师的年龄大;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李年龄小。

  由此可知:

  A.小王是律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教师

  B.小王是医生,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律师

  C.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律师,小张是医生

  D.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律师

  【答案】C。解析:本题可以用假设法。根据题干“小张比教师的年龄大;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李年龄小”可知小张不是教师,小王和小李都不是医生,那么小张一定是医生,根据“小张比教师的年龄大”和“医生比小李年龄小”可推出小王一定是教师,那么答案就是C。

  (2007年吉林省甲类真题第86题)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中工伤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建筑业安全生产实施细则》。但是在《细则》颁布实施两年间,覆盖全国的统计显示,在建筑施工中伤亡职工的数量每年仍有增加,这说明,《细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施工中的建筑项目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B.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在建筑业施工的职工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C.一统计结果中,在事故中死亡职工的数量较《细则》颁布前有所下降。

  D.《细则》实施后,对工伤职工补偿金和抚恤金的标准较前有所提高。

  【答案】B。解析:削弱型题目,要削弱题干结论,可从导致伤亡职工的数量每年仍有增加的其他原因入手,B选项提出了其他原因即职工数量有很大的增长,伤亡职工的数量虽增加了,但所占比例是没有增加的;其他选项都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在确定某排球的上场队员时,甲,乙,丙三个教练对小王、小李是否上场表态如下,甲:“只有小王上场,小李才上场。”乙:“如果小王上场,则小李上场。”丙:“或者小王上场,或者小李上场。”则下列的判断不可能推出的是

  A、三位人的话都是真的 B、三位人的话都是假的

  C、三位人的话两假一真 D、三位人的话两真一假

  解析:甲说的话意思是“小李在场上,那么小王肯定在场上”。

  乙说的话意思是“小王在场上,那么小李肯定在场上”。

  甲、乙2人的话说了“小李和小王要同时在场上,或者同时在场下”。

  这2人说话的假命题是“一人在场上,一人在场下”。这是丙所表达的意思。

  也就是说如果丙的话为真,那么甲,乙的话为假;如果甲,乙的话为真,那么丙的话为假。不可能三人的话都为假。

  甲的话还表达了一个意思“小王上,小李可能不上”。

  乙的话还表达了一个意思“小李上,小王可能不上”。

  所以三人的话可以同时为真,但不可以同时为假。

  (2007年吉林省乙类真题第82题)

  去年春节我们只用了2天时间就销售福利彩票400万元。今年春天我们准备用10天的时间来销售彩票,估计销售2000万元是不成问题的。

  以下哪项最能支持上述推理?

  A.在前年举办的春季体育彩票的销售活动中,5天的时间就销售彩票1000万元。

  B.体育彩票由于奖品采取奖金的方式发放,一直很受摸彩人的青睐。

  C.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很快,这是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我们买体育彩票也是对体育事业的支持。

  D.在每年卖体育彩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天的销售量是差不多的。

  【答案】D。解析:通过数字比较可以看出题干推理是以彩票今年平均日销售量(200万元)为前提的,若要支持题干的推理,必须支持推理依据平均日销售量200万元的数据可靠。B和C与日销量无关,排除B和C。比较A、D,A选项只是说明前年某5天体育彩票的日销售量达到200万元,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数据,而D选项说明体育彩票的日销售量基本稳定,尽管没有直接说明福利彩票的日销售情况是否也一样稳定,但至少为推理提供了一个证据,使推理更具说服力,相对于A选项,更能支持推理。

  某经济学家得出结论,认为克瑞格公司在为其新工厂招工时故意歧视那些参加过工会联盟的人。该经济学家的证据是,新工厂雇佣的员工均没有参加过工会联盟。

  该经济学家的论证建立在下列哪项假设之上?

  A、新工厂雇佣的工人中参加过工会联盟的人没有一个是工会的组织者。

  B、克瑞格的招工人员并没有询问来新工厂找工作的人他们是否参加过工会。

  C、在克瑞格的一些竞争者的工厂中,工人中大部分是工会成员

  D、适合新工厂工作岗位的潜在候选人中,包括克瑞格雇佣的人中,有一些人参加过工会联盟。

  解析:D项说的是在竞争合适的岗位时,有些人是参加过工会联盟的,但在最后说了“新工厂雇佣的员工均没有参加过工会联盟”。说明了参加过工会联盟的人都没被雇佣。很明显是歧视参加过工会联盟的人。和C项比,D项好得多。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net/exam/

读书人网 >能力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