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 蒋丹阳的考托之路及其经验
缘起
初中毕业的暑假无事可做,遂和三个好友一起报名托福基础班。托福征途由此开始。之后2007年高一寒假报名托福强化班,但时间周转不开,于是转成高一暑假班(2007年夏)。2008年3月第一次挑战TOEFL iBT,96分的成绩比预想的好但距期望仍有差距。2008年夏,报名托福考前点题班,8月9日再次跨入托福考场,希望能够冲过100大关。然事与愿违,成绩小涨——98分——仍以2分之差惜败。怅惘良久,前思后想左思右想苦思冥想之下终于决定再考一次,报名11月22日iBT,成不成由他了。结果——在美国大学申请和高三复习的前后夹击下,考前全无准备两手空空抱着必死的信念第三次进入托福的考场,居然考出了自己都没想到的107分,虽然并不很高但也算给我的托福征途画上了一个还算圆满的句号。
准备
2006年暑假,学清路校区,托福基础班。
阵容:张帆、金鑫、战璐、李楠楠、董惠?
这是我第一次上托福基础班,当时还小,也并没有什么认真的打算,和朋友一起上着玩玩而已。上课听听讲,专心听“段子”;下课做做作业,认真看老师推荐的美剧……就这么快快乐乐地上完了十五天的课程,英语水平不敢说有多大提高,对英语的兴趣倒是蓬勃发展了一下。大家都说准备托福苦心志劳体肤,我却一直觉得并没有什么,大概就是这次快乐的托福班打下的基础。
2007年暑假,水清木华校区,托福强化班。
阵容:李笑来、杜昶旭、马骏、董惠?
第二次上培训班。由于已经打算本科留学,所以这次上课就认真多了。仔细记笔记、总结做题方法、回家尽量做作业……基本上属于典型托福备考生,不再赘述。
2008年1~3月,温暖的家。
3月2日要考托福,假期还要上SAT的强化班,这个寒假着实有点忙。托福现在只能靠自己准备了,上过两次的优势此时充分体现了出来:厚厚的讲义和笔记,再加上四本蓝色的专项练习和一本模拟试题,外加OG一册,完全满足复习备考的需要。当年没有好好看的讲义再翻出来看一遍,忘记了的做题方法再重温一下,没来得及做完的听力再听一听。当然,还有OG认认真真研读一遍。
2008年7、8月,凉快的家,点题班。
实战已经考过一次了,发现了自己的弱项:写作和口语。此次复习以重点突破为主,整套模拟为辅。又上了个点题班,算是全面串讲一下,不过还真的点到了原题……
2008年11月
最后一次复习。两天做了一套真题,看了几个写作常用句型,上战场。
考试
第一次考试,考着试试而已,没什么压力,成绩也还可以。
第二次考试,认真准备了,不过心态有些紧张。早上爬起来看了前一天的北美机经,坐进考场发现居然真的考了原题!阅读尚好,听力就严重发挥失常,又赶上听力加试,听完整个听力部分头都大了……口语写作就有些混沌,出了些愚蠢的错误。还有听力算分的部分听到最后一题选完选项想要休息一下,还没有点击确认那道题的答案就愣神了几秒钟,结果发现直接跳进下一部分,估计就算那道题没选了。提前看过原题还考成这种样子,有点失败。
第三次考试,几乎没有准备,纯粹是考着玩了。一开始有点没进入状态,阅读做着不太顺,不过赶上阅读加试,提前十分钟做完,美美地歇了半天~听力这回做得是如鱼得水,觉得每篇文章都完全听懂。口语和写作也还好,算是正常发挥。也许因为心态轻松,这次的成绩才达到了107吧。
经验之谈
口语:多练真题吧。平时练习注意准备和说都要按照规定的时间,不然上考场要抓狂。还有,一定得大声说出来而不是在脑子里默念,默念是要比说话快得多的,很可能导致真正临考发现时间不够说不完。不过其实大家口语的分数都差不多,很难特别高也一般不会特别低。
写作:多背句型。四五个用法地道的句子写到文章里会有很大的提亮作用。考场上拿不准的词不要用,免得发生国际笑话——被笑事小,丢分事大。我就有过把progress当成process用的惨痛经历……综合写作其实考的是听力,给出的材料一条一条对应的很清楚,很好写。独立写作题目就是教育、科技等那么几类,分类写出思路,如果有时间的话写成文章比较好。而且写过的作文一定要找人改一下,实在找不到人就放下几天自己改,总之不改就没有提高。
听力:马骏说“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我同意。不过只听写实在是有些无聊,听听其他有意思的内容也会对听力有提高的。每天早上FM91.5的新闻、美剧大片的对话(要想练听力就别看字幕)都不错。毕竟不能把考试当成唯一目的,多听生活用语对日后也是有好处的。本人借此达到听力满分。
阅读:没什么好说的,读吧。不一定是阅读材料,只要是英文就行。因此,我的托福阅读一次30,一次29。
总结
总之,考托福对我并不是什么特别痛苦的经历。相反,在托福征途上我还是获得了许多收获。我想这与三次新东方的培训课是分不开的。新东方的老师让我能够更加轻松地面对这些考试,面对英语学习。新东方的课程教会我快速应对考试的方法。但在应试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英语能力的培养。光有能力没有分数固然不行,所谓“高分低能”当然也不是我们想要的。能够高效地提升成绩,培养英语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使英语能力得到提高才是大家的目的。对于托福考试,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套路,在新东方老师的指点下掌握方法,再加上一点必不可少的努力和轻松的心态,获得理想的成绩并不是什么难事。
北京二中 邹达的考托经验:自己掐表练口语
在寒冷的十一月我来到了北航的托福考场,除了和其他人一样的紧张之外我更多了一份自信。在参加完北京的托福点题班之后我觉得自己的路明亮了许多,借鉴了老师的学习方法之后又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学习经验。顺便补充一句,这次考试我取得了113分的优异成绩,阅读29听力29口语27写作28。
和很多每天花大把时间背单词、做练习的勤奋同学相比的话,我最大的功夫都下在了口语方面,因为这是挑战性最大也最没把握的部分。要在45秒或者60秒内说出一段结构完整、语意流畅、语法正确的论述,是有相当难度的。况且准备时间只有10几秒。老师在课上讲到的闪光词汇、各题模板以及常见题目列表都非常实用。口语一定要多练习,上课能说就说。为了熟悉模板,也为了克服一看见计时就紧张得不知所措的心理,我回家自己掐表练习。最后用机经的一道道真题练习。
听力是我比较得意的部分。我的做法是,一篇拿来,首先听一遍,边听边做笔记,听完后计时一分钟,用自己的话复述。因为口语题主要考得是理解和复述的能力,因此这时候就是练习口语的好机会,不能放过。而且复述过后就知道自己究竟听懂了多少,哪部分欠缺。然后在笔记本上听写,约一到两句停一次,每句听两遍,不能再多,听不出的先空着。听写完后,再完整听一遍。把空的地方补上。最后与标准文本对照,看还有什么地方是实在听不出来的,什么地方是听错了的,并且把不熟的单词记下,以后复习。这样对于练习做笔记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我的法宝就是每天抽空,把握一切时间泛听文章。所谓泛听就是泛泛的听,不用作笔记,不用重复,只求磨耳朵,尽量每句听清楚听懂。我就是每天一早上打开电脑听VOA,上学放学路上听巴朗。这样一直坚持下去。
我听到过无数人抱怨IBT的阅读文章长度加长,时间紧张,可是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自己做模考的时候总共给60分钟我一般也就用掉45分钟左右。考试当天我为了保险特意放慢了速度,结果还是有将近10分钟富裕。这大概跟我平时喜欢读英文小说有关吧。Harry Potter哈哈。如果想提高阅读速度,最好找些英文读物来看,尽量速读,可以推断出大致意思的词就不查字典(有意提高词汇量的话,看完了一段再回来查)。 做TOEFL阅读的时候觉得最难的是表格题,不容易全对。我的原则大致是这样: 看清题目问的是什么,因为有时一个选项的内容的确是真的,却与题目无关;一个点的重要与否(主要还是次要)不是看它有多具体或多概括,而是看它在文章中占的篇幅。每个人练习的时候如果做错表格题,不要满足于知道正确答案,而要仔细品味品味自己的选择和答案的区别何在,这样应该是更普遍适用的办法吧。
最后的写作重在平时多写,不能懒得动笔。关于打字的问题,有些人觉得现在大家基本都天天上QQ或者MSN聊天所以打字速度不是问题。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打英文科和打中文完全不一样,所以还是要好好练习。
祝各位战友考托胜利。
生日礼物分享:108分托福考试经验谈
2008年6月末我在美国交流一年后回到北京,暑假开始上托福强化班。11月23日参加了考试,那天正好是我生日,但根本没有过生日的感觉,只剩下了紧张和忐忑。考完以后没抱什么太大的希望,觉得最好也就95吧。回到学校后一天晚上刚下晚自习,爸爸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成绩出来了,28+30+23+27=108分。我当时激动得都快把我们宿舍掀了。下面是我在准备托福时的一些心得,希望大家能参考。
阅读要做大量的练习,因为是机考,所以应该尽量习惯用电脑看东西。背单词也是一个重头戏,但是如果背得又累又烦,也不要勉强,换一种方式,单词背得越多越好。通过各种渠道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做题时就算有不认识的词也能通过上下文猜出来。
练习听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写,这也是新东方的老师们强调的一个方法。最重要的是练习边听边写的能力,因为有的人如果动笔写的话就完全听不下去,只听的话又不能保证完全记住重点的内容。还有就是多做练习,在听的时候抓住结构,也就是主干,再在这个基础上记下更多的细节。
口语是我最不满意的部分,也许是没有用心准备吧。一定要在压力下练口语,把握语速和时间,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看看哪里可以提高。模版很重要,背下来以后会轻松很多。机经尽量多的看,把想法说出来而不是想想就过去。考试的时候也不要怕影响别人而不敢大声说。
考试时候的综合写作很简单。考试之前用OG和Delta做练习,打击很大,因为听力和文章里所对应的三点不是很明确。但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三点对三点十分明确,只要把摸版背下来就没什么问题了。独立写作的时间对我来说比较紧,到最后一分钟我还在为了凑字数把单个的词换成词组什么的,几乎没有时间来检查。所幸的是我一边写一边往回看,所以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错误。
我认为一定要多看一些机经或者是题库,对每个可能考的话题有一定的熟悉和自己的看法,并且不能光想不练,要把想法落到笔头上,这样也可以看出自己的文章在长短、语法方面的问题。这样看到题心里也会比较有底,才不至于慌。而且尽量不要用摸版,尽量在平时练习中练就属于自己的free style,让考官们耳目一新。
在这里提醒大家考试时尽量放松心情,带一些吃的,而且一定要吃早饭,不然会饿死在考场上;穿合适的衣服,避免因为不舒服导致分散注意力;平时可以进行抗干扰训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