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托福高分牛人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2009-05-13 15:37:18 作者: songlijuan

备考3个月托福106分经验分享

从08年8月底开始准备,到11月30日的考试,3个月的付出,让我体会到了收获的幸福。看到很多大牛们拿到了110以上的分数,我知道相比起来106并不算一个很高的成绩,但在这3个月的准备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是分数,除了这个足够留学申请的分数,还有更多的收获。备考托福的日子,是这一生中很难忘的经历。

  首先,我所用的材料是:DELTA,OG,巴朗,以及老师给的讲义,当然,还有机经,只是由于时间紧迫,只看了经典加试机经和口语的独立任务题目,不过个人认为,这样还是足够的。

  单词:由于我事先准备过GRE,所以单词几乎没有背过,感觉先准备G对托福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

  阅读:说实话,托福的阅读真的比较简单,比起GRE来,托福文章简直是太好读懂了,而考试要对付的一个是阅读速度与做题速度,一个就是对提醒的把握了。我上的是老杜的课,他所说的策略还是很实用的,也比较和我胃口,我做阅读从来都是先看文章再看题目的,否则先看题目会让我觉得一头雾水。阅读最重要的还是先把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理解好,以便在做题的时候顺利、快速的找到信息在文中的位置。由于每篇阅读题目后都会有一个关于文章大意的多项选择的题目,这一题往往花的时间是最多的,加之阅读文章长度也不短,阅读速度还是很重要的。老杜非常尽责的为我们分析了有的人阅读速度慢的原因,只要正确的对号入座,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我之前的问题就是回读次数过多)并有意识的加以改正,17天之内----行为成为习惯所需要的时间,一定可以发现阅读速度有了很大的进步。另一个问题就是对题型的把握,词汇题目比较简单,一般都认识,直接选就行了,而句子理解的题目还是要像老杜说的,平时要多做对句子的分析练习,尤其是逻辑关系的分析,就可以容易的选出正确的答案。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针对文章结构或是段落结构的题目,美国人的思维都是比较直线型的,关键就是分析出段落以及文章的逻辑线路和层次,把握好了这一点,大部分题目就很容易做了。而准备的方法,就是练习。因为我的听说基础不太好,阅读准备的时间就很短,我做的就是把DELTA,OG,巴朗上的阅读题目做一遍,大概联系分析了20多篇文章的结构、逻辑和层次,将错题仔细分析,20天给阅读,29分的成绩,正确的方法给我带来了比较满意的阅读成绩。

  听力:这个是重中之重!!!新TOEFL考的就是听力,除了阅读部分,听、说、写3个部分都要依赖于听得如何。我自认为自己的听力不是强项,需要重点提高,因此坚决贯彻了小马老师的听写是提高听力的惟一途径这一方针,从上完新东方开始,每天听写一篇passage,在考前听写了几乎整整两本passage。听写的过程是痛苦的,尤其是一开始不习惯时,还有听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段子时,一句话听了n遍仍是大半个句子的词都没听出来,看到文字发现没有一个不认识的单词,恨得简直想抽自己。不过万事贵在坚持,听写了一个多月就看到了明显的进步,新托福考的是实力,技巧只是辅助性的东西,关键还在于提高听力的实力。

感觉听写带来的进步让我足以应付题目时,我开始做题。题目类型中,主旨题、态度题等等单选题都很熟悉了,我个人认为比较郁闷的是一些表格题,要求对全文的几处细节都把握住,一处没听到整个题目就废了,所以才说对听力实力的要求比较高。其次就是记笔记,记笔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过多关注会耽误后面内容的听,太少关注在做题时又会觉得可参考的东西太少,所以对注意力的分配要恰当把握。这一点没有技巧,就一个字——练!做巴朗的时候,文章很长,两个section下来记得手也酸了,纸也废了n多张。每次做过题目之后,就像小马老师说的,对照题目看考点,看看原文自己少记了什么点,知道以后要怎样提高,只要对ETS的出题套路熟悉了(通过做题),再加上实力的提高,听力是可以攻克的。至今,小马老师的两句经典名言“听写是提高听力的惟一途径”和“别问,你就听吧”还回荡在耳边。其实,不管是什么方法,英语没有速成,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口语:很荣幸,口语是最像native speaker的老翟授课,老翟的口语真是没得说,标准的美音。准备的原则和听力一样,关键还是实力的提高,口语不仅仅是发音,还需要流畅,更重要的是内容。就像老翟说的,“我们说谁口才好关键看的是内容和说话的流畅性,发音是其次”。当然,发音也是要尽量标准的,毕竟也是评分点之一。准备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准备内容,每个题材的内容都要准备,尤其是独立任务部分,不仅要有话说,而且要说得详细,不能全是空话。综合任务部分一半考听力,一半考口语,虽然第3、4题有passage,不过基本没用,主要靠听,所以,再次强调下练习听写的重要性,笔记一定要记得有层次有条理,以方便之后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好要说的点,然后就是说的时候,在保证清晰的基础上,越快越好,因为只要听清楚了记好笔记,就会发现要说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不说快的话很可能说不完,如果缺少要点,对分数的影响是很大的。准备口语比较郁闷,主要在于不好找地方练习,尤其是综合任务,自习室不能说话,要听还需要电脑,就在寝室里,可寝室里又太吵,不吵的时候又会影响别人,还好因为我是转系生,上课时间和其他室友差开了,就可以在她们有课我没课的时候在寝室里练习。总之,还是应该多练习,多说,说多了自然就知道怎么说了。

  写作:我们的戴云教主水平很高,所要做的就是坚决贯彻他的“圣经”和黄金法则。写作语言还是重在积累,我的独立写作不是满分,GRE作文也是个大众分数,很大程度是因为语言的积累还是不够,加上对论据的论述不是太够充分,所以虽然坚决贯彻了戴云教主“The 长er, the better”的原则,写到了540字,还是没有拿到满分。准备的时候,也很大众化的准备方式,了解题型,过题目,列分类提纲,写模板,每一类的题材写一篇作文,然后就上考场了。至于综合写作,关键还是在听,听懂了lecture的内容,分层次记好笔记,写的时候分3段(所有综合写作题目无一例外全都是有lecture有3个反驳reading passage的要点)把看到和听到的内容写清楚就行了,还是很有得可写的,我当时写了350字左右,自己都惊叹了,比模考的任何一次写的都多,得了满分。写作真题还是比模考要简单很多的,大可不必为了巴朗的结果而郁闷。

  总的来说,我不是牛人,幸运的是,我遇到的是TOEFL班的最黄金组合搭配,遵照4位老师的方法,让我也拿到了一个相对满意的分数。托福的准备不仅是为了一个分数,在各种各样的段子中,我也学到了不少非自己专业学科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英语实力的提高。现在回想起来,准备托福的日子还是很值得怀念的。虽然我不是牛人,至少我付出,我得到了回报。

托福110分心得:注重训练基本功

  我是2008年11月1日在北外考的托福,由于是第一次考的,所以分外紧张,对着屏幕直发愣,自己感觉有的题目做的有点稀里糊涂的,最后得了107分,还是比较满意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备考的经过以及考场上的感觉。

  三月份报了名之后,觉得时间还挺充裕,因此从三月到八月一直都只是在不紧不慢的背单词和做阅读,算不上正式开始准备。报了个9月份到11月份的托福强化周末班,这才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两个月的备考生活。

  首先是复习时间的问题。普遍说法是托福考试复习三个月左右比较合适,可是我知道自己没耐心没毅力,平时还要应付学校功课和考试,肯定坚持不了那么久,所以我选择在寒假期间集中复习了一个月。我觉得复习时间长短和考试结果没有必然联系,个人选择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就好。鉴于考托福的大多为学生,平时没有大量精力放在准备托福上,复习时间拖长了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所以在寒暑假密集训练一下效果会比较好。

  我相信想考GT的战友们都想过要不要去报个班学习一下。这个是个人喜好问题,对我来说我感觉不报个班读一下心里不太踏实,所以就报了苏州新东方的寒假精品班。课上老师讲了很多考试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把考试的情况和各方面要注意的事项都介绍给我们,省下了我大量的时间,否则我还得自己去钻研。我从2月2号上到2月24号,之后在家自己消化了一个礼拜,3月2号就心里很踏实地上考场了。

  关于词汇方面,我觉得问题不大。因为在阅读和听力题中我们可以凭上下文猜词意,专业词汇文中一般会有解释或paraphrase,口语和写作挑自己会用的词和短语用就行了。我之前背了李笑来的TOEFL2100核心词汇的前几百个,我的感觉是为了应付托福而特地去背单词没什么必要,因为背过的单词被考到的可能性太小了,而那些出现频率高的词我们在做练习的时候就已经很熟悉了。

  还有复习资料的问题,很多人觉得DELTA和OG的题过于简单,但是我考前就只做了这两本书,还有新东方老师自己编的资料。我觉得DELTA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听力,我练精听就用的这个资料,考试时我听力方面没遇到什么障碍,DELTA功不可没。资料不在于多,在于用得精,把一本资料踏踏实实用好效果更好。

  在复习过程中,我最注重的是听力,因为除了阅读外其他三个题型都涉及这项技能,听力好坏直接关系到考试成败。听力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的,我按新东方老师说的,把每篇听力材料精听了三遍以上,效果很好。

  口语在练的时候一定要对着计算机练,用“录音机”录下来自己听,分析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口语我考得不理想,还是因为平时说得太少了。

  关于写作,我觉得可以适当背点模板,不要背整篇文章的模板,而要背常用的句子,比如开篇的、转折的、引出重点的、结尾的,这样考试时只要有了思路,写起来就顺手很多。在考前我只练过一篇独立写作,因为实在不喜欢写作文,这篇文章被老师上课时表扬了一番,我从此信心大增。老师给的十条万能理由是很有用的,我考前看了好几遍,考的时候就挑了几个写了。综合写作我挑了DELTA上的几题练了练思路,感觉很不好,听的读的都没什么条理,但我考到的那题思路非常清晰,我不知道是我比较幸运还是DELTA上的题和考试题不太贴近。

  阅读部分我没怎么练,所以没什么发言权。

  总的来说,考试归根到底考的是技能,任何技巧都是建立在技能之上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对基本功的训练。推荐大家平时看美剧,我看的时候一定会准备好纸和笔,记下一些日常对话和我觉得很好玩的表达,没事的时候翻翻看看,对培养兴趣和语感很有好处。

托福107分:脚踏实地才是王道

  我是2008年11月1日在北外考的托福,由于是第一次考的,所以分外紧张,对着屏幕直发愣,自己感觉有的题目做的有点稀里糊涂的,最后得了107分,还是比较满意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备考的经过以及考场上的感觉。

  三月份报了名之后,觉得时间还挺充裕,因此从三月到八月一直都只是在不紧不慢的背单词和做阅读,算不上正式开始准备。报了个9月份到11月份的托福强化周末班,这才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两个月的备考生活。

  备考的生活倒没什么好说的,主要就是每天抓紧时间按照四个老师传授的方法做题,进行听说读写的自我训练,反倒是北美部的这四个特点鲜明的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潇洒自恋的小马老师,讲起听力来激情澎湃;细致耐心的王京竹老师押题真是很准,工作超级努力;洒脱幽默的战璐老师对我们写作的指导也非常大;还有脾气同样幽默直爽的张宏伟老师对阅读题型的分析十分精辟。他们让我在这两个多月中收获了远不限于托福备考这一方面的知识。

  到了考试那天,不早也不太晚的到了北外考场,基本的流程一项项走过,十点多点总算做到了电脑前。感觉北外的考场环境还行,戴上耳机之后基本上都听不到其他人什么声音了,我进去的算比较晚,所以阅读基本没有干扰,听力的干扰也很小,所以我觉得还是去的晚一点会比较好,不过代价是口语没偷听到什么。老师还挺和蔼,草稿纸是一张正反面都写满了才会收走,所以比较自由。休息时不准看资料,十分钟其实挺短的,上个厕所喝口水也就差不多了。

  刚开始做题时,花了一些时间才进入状态,因此第一篇阅读做的感觉不太好,还是太紧张了,不太适应机考。 听力部分自己感觉做的不太好,很多细节没听清,但是最后考了29分,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口语部分做的不太好,虽然准备过这套题,但是实战起来还是因紧张而支支吾吾了不少,丢了不少分。写作部分也还行,平时练习一下,300词还是不难写出来的。

  总之,托福考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一般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花两三个月的时间来认真备考就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了,毕竟这是个适合速战速决的东西,但是说到底,脚踏实地的认真备考,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逐渐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才是取得高分的王道。

托福105分:信念是动力

我参加的是2008年11月9日的Toefl iBT考试,得到了105分((听力28阅读29口语20写作28)。在众多托福考生中,这个分数绝不算出色,但对于我这个并不以学习英语为乐,并且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个好看些的分数的家伙来说,105是个很不错的结果了。

  春节前去登记,我看到之前的一个学员留下了115的佛祖级高分,不禁有些底气不足。不过话说回来,相同的分数对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分数对不同的人可能有相同的意义,或许105之于我约等于115之于那位牛人吧。

  每个人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并得到不一样的感受或是经验。拿我自己来说,我高考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进入大学以后,学校的课程也比较多,竞争也比较激烈,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学校的专业课上,因而我的英语水平从进入大学以后提高不大,客观地说,听力、写作、口语这三项技能都不尽如人意。因此托福考试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经过了大约5个月的突击,最终取得了如今的成绩,我觉得信念是支持我学习的动力,而信念则来自于清晰的目标。往远了说,这目标是为了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往近了说,这目标是为了托福考试能考个100+的分数,一来是为了申请时能达到人家学校的分数线,二来也不至于将来同学问起“某某某,你托福考了多少”时因成绩太低而不好意思回答。要知道,人有脸树有皮,有时候要面子不见得是个坏事,当自己为了不至于丢脸而奋斗的时候,工作起来的动力和效率也是不可小视的。因而,delta和官方指南是肯定要做上两回的,旧托福的听力、阅读,李笑来的托福高分作文,barron,小马论坛上给的听力材料等也都或做或看或写或背,从完成的量来说,我的努力不算小。

  很多人对背单词很头疼,我也是。所以开始学习的时候就挑了一本单词量比较小的——李笑来的“托福单词21天”——大概2000多个词汇,我觉得一边背一边做一些阅读材料是个不错的巩固单词的办法。我自己的阅读训练就是与背单词结合起来,一方面将阅读中遇到的专业词汇记下来分类总结(个人觉得买来的现成的单词分类书还是不如自己脑子里总结出来的记忆深刻)一方面演练一下阅读的方法技巧。

  我对自己托福听力和作文的分数都非常满意。对于听力,我想引用下新东方听力老师马俊的话,他说听力分数的高低取决于听力的实力和考试的能力,考试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师课上传授的一些捕捉考点的技巧、方法等等(当然形成能力是需要经过不断的练习的)而听力的实力则是来自于不断地听材料。马老师有句话说的好——“别问你就听吧”,这句话是回答那些询问听到什么时候才算是练好听力的同学的最好答案。

  作文分为独立写作和综合写作部分,其中综合写作主要是建立在比较完整地记录下听到的内容,说白了,考的是听力和总结、比较的能力。而独立写作则是真正的话题作文,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认真熟悉考过的题目(主要是旧托福的题库和机经),最好能做到能将题目划分成类别,这样比较容易将自己准备好的具体的例子能“填”到文章的框架里。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将例子写得尽量具体。

  比较可惜的也是值得注意的是,我的口语练习的确实非常不够(最后的成绩就很说明问题)。满打满算,我只是按照翟少成老师的讲义和delta上的一些题目匆忙练习,并没有能做到融会贯通,积极地对新题目进行反应。不过要感谢翟少成老师的讲义,因为上面的的确确将日常的各种话题包括其中,我想若是能认真地对各个话题进行练习和总结,并且注意发音清晰(我个人说英语时总有个吐字不清晰的坏毛病,我想这可能是影响分数的一个重要因素),获得23分以上的成绩应该不成问题。

  我上过新东方不少班了,最大的感受是上课时除了学应付考试的技巧和方法外,更多的是收获乐观、坚持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从老师课堂上所讲述的成功的事例体现出来,也可以从老师调侃的笑话中品位出来,但无论如何,走出来之后,或许我会淡忘那些技巧,但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却持久地沉淀在我的世界观里。

读书人网 >托福动态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