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09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做题技巧汇总

发布时间: 2009-05-17 10:01:11 作者: liuhuituzi

一、数量关系推敲思路

  随着2009年甘肃公务员考试的来临,考生们都进入了紧张地复习阶段,这时掌握好行政能力测试的解题技巧一定能让复习事半功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数量关系的推敲思路。

  1. 2 , 12, 36, 80, ( )

  A.100 B.125 C.150 D.175

  【解析】从选项来看,很明显是这是一个中等程度变化的数列,很有可能是则很可能“相乘”规律的数列,而从比值上来看估计不是“前项”乘上“后项”,因为从12×36=432来看,相差太大,所以估计是“前项乘上某一个数得出后一项”这样的规律。所以我们先做一个假设,把数字分拆一下,看一下变化情况:

  (1)2 =2 ×1

  (2)12=6 ×2

  (3)36=12×3

  (4)80=20×4

  (5)(?)=

  这样一来就把原来的数列拆分成两组数列,分别是:

  推敲一:

  (1)2,6,12,20,?

  从变化情况来看,似乎是等差数列,我们先把其差值列一下:

  6-2=4

  12-6=6

  20-12=8

  推出:?-20=差值

  很明显,差值应该是10,故?=10+20=30

  推敲二:

  (2)1,2,3,4,?

  这是简单的递增数列,容易发现?=5

  好了,我们逆推回去, (?)=30×5=150,正确答案选C。

  2. 1,32,81,64,25,(),1

  A.5 B.6 C.10 D.12

  首先该数列看起来是一个“中间大,两边小”这样一个变化规律,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猜想:

  (1)1=1×1(其实,这里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好想的)

  (2)32=4×8(很简单,从潜意识来看,人看到这个词,自然想起小学时的四八三十二)

  推敲一:我们再思考一下,8里面也有4的元素,即8=4×2 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32=4×(4×2)

  推敲二:我们又发现4和2之间也可以变为“同一”,即4=2×2 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32=(2×2)×(2×2×2)(即32是2的5次方)

  (3)81=9×9(很简单,从潜意识来看,人看到这个词,自然想起小学时的九九八十一)

  推敲一:我们可以思考一下,81是9的平方,而9是谁的平方呢?9是3的平方。 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81=(3×3)×(3×3)(即81是3的4次方)

  (4)64=8×8(很简单,从潜意识来看,人看到这个词,自然想起小学时的八八六十四)

  推敲一:我们可以思考一下,64是8的平方,而8呢?8可以变为8=2×4 所以我们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64=(4×2)×(4×2)

  推敲二:这里我们发现,2和2可以合并为4,使64变为4的3次方 所以我们进一步发现算式可以变化为:64=4×4×4(即64是4的3次方)

  (5)25(对于这个数字,我们只能想到五五二十五) 所以我们发现数字25可以变化为:25=5×5(即25是5的2次方)

  好了,推敲到这里,请大家把数字一起放出来比较一下:

  1 推敲:(即1 是 1的6次方)(备注:从其他三个数推出的)

  32=(2×2)×(2×2×2) (即32是2的5次方)

  81=(3×3)×(3×3) (即81是3的4次方)

  64=4×4×4 (即64是4的3次方)

  25=5×5 (即25是5的2次方)

  (?) 推敲:(即 ?是6的1次方)(备注:从其他三个数推出的)

  1 推敲:(即1 是7 的0次方)(备注:从其他三个数推出的)

二、类比推理技巧揭秘

  类比是根据两类或两个事物之间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所作出的一种推断。类比推理题对技能性要求并非很高,但却是对人的思维清晰度、思维辨析能力等心理品质极有效的检测。所以,做这类试题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心理平静和思想明朗。

  要提高解答此类考题的准确度,考生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点一:词项之间的前后顺序

  例题:自然灾害:台风

  A.骆驼:生物 B.广州:省会城市

  C.网球:比赛 D.重工业:采煤业

  正确答案【D】

  解析:A、B、C均是因为词项之间的前后顺序反了导致逻辑关系错误,选择D。

  2.注意点二:易混关系的细微区别

  例题:南京:金陵

  A.昆明:春城 B.广州∶穗

  C.太原∶晋  D.北京∶蓟

  正确答案【D】

  解析:金陵是南京历史上的古称,春城是昆明的别称,穗是广州的简称,晋是山西的简称,而只有蓟是北京的古称,选择D。

  3.注意点三:背景常识的合理利用

  例题1:峨眉山:四川

  A。黄山:安徽 B。江西:九华山

  C。武当山:湖北 D。普陀山:浙江

  正确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人文背景知识。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境内,黄山、九华山都位于安徽境内,武当山位于湖北境内,普陀山位于浙江境内,但峨眉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也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所以只有D是正确答案。

  例题2:氧气:臭氧

  A.盐:氯化钠 B.硫酸:硫

  C.石墨:金钢石 D.石灰水:氢氧化钙

  正确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化学背景知识。氧气与臭氧都含有氧元素,硫酸和硫都含有硫元素。

  2009年甘肃公务员技巧提升:

  第一,尽可能多地了解两个词语间的常见逻辑关系。因为只有积蓄了尽可能多的储备知识,才能最准确地对类比对象进行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逻辑关系,得到正确结论。

  第二,答题时要将四个选项看完之后,逐一分析,找到与题干词有最多共性,以及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

  第三,不要被表面的、非本质的联系所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到尽可能多的相同或相似的本质属性。

  第四,多做相关的练习。因为练习是巩固知识、加深记忆的最好方式、最佳手段。人们常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三、言语理解答题模式技巧

  想要做好2009年甘肃公务员考试 行政能力测试中的言语理解吗?那么,首先就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模式:

  众所周知,一道标准的片断阅读试题可分为三部分,即1正文,2问题,3选项。那么,按照一般的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方式,我们会习惯性地按照“1-2-3”这样一种顺序,而这样一种阅读方式也符合国人的正常阅读习惯。可这恰恰陷入了一种误区。

  公务员考试的特殊性质已决定了试题的“非常规”性,大纲中对应考者“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已有清晰的阐述,即“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这种要求在一般性的常规考试中体现得不太明显。可以说“迅速”二字道破天机,非常规的考察目的和考察方式就需要我们用非常规的手段来应对和破解,那么“2-1-3”模式正是我们针对公务员考试言语题的特性提出的一种特殊的解题方式。它的内涵即先看问题部分,在头脑中快速反应出题的考察点(是归纳主旨还是细节的判断等),然后根据考察点回到语段中阅读理解寻找答案,从而达到兵贵神速,避免迂回。

  例:尽管国际上对此存在很多争议,意大利文化部门还是决定用蒸馏水清洗米开朗基罗的旷世杰作——《大卫》雕像。这项工程的目的之一是除去这座高达4.5米的雕像上的尘土和油污。佛罗伦萨博物馆的负责人说:“这项工程并不是为了让雕像变得更好看。”意大利文化部长已经排除了干洗的可能性。

  “国际上对此存在很多争议”的“此”指的是( )。

  A.《大卫》雕像是米开朗基罗的旷世杰作

  B. 这项工程是为了让雕像变得更好看

  C. 决定用蒸馏水清洗《大卫》雕像

  D. 要除去这座高达4.5米的雕像上的尘土和油污

  如果考生答此题时,以“1-2-3”模式来进行阅读分析,就会浪费时间。因为和答案相关的关键信息只为语段的第一句(48字),从头到尾阅读完全段(133字)再看问题(20字),势必还要回到语段中的第一句话(48字)寻求答案,这样一来,来回迂回的阅读量是133+20+48,共191字。

  以“2-1-3”模式解题则不同,先看问题(20字)后,马上反应出这是道“代词指代”类题,那么迅速在文中找到代词的位置,进行阅读分析第一句(48字)后,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运用这样一种模式,我们的阅读量是20+48,共68字。

  当然,这一模式的优势绝不是68字比191字这种单纯的数量比较就能道明,但“言语理解与表达”确实应成为公务员考试中考生应拿分的部分,而且是“迅速”拿分的部分。“2-1-3”模式是我们在应对言语理解类试题时必备的招式。

3COME考试频道为您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信息在http://www.reader8.net/exam/

读书人网 >能力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