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考复习资料:中国历史第三册提纲及练

发布时间: 2010-07-17 20:32:11 作者: guoqun

推荐阅读:

  1、虎门销烟:

  (1)时间.1939年6月3号,

  (2)人物:林则徐

  (3)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4).这次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不愧为民族英雄.

  2、《南京条约》:

  (1)关于中英《南京条约》要掌握以下几个内容:

  ①时间:1842年8月。

  ②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③主要内容:(1)割地:香港岛;(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4)关税协定。

  (2)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最主要矛盾;

  ③革命性质发生变化: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英、法等国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1856年英国炮轰广州,战争开始.第二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958年俄,美,英,法强迫清政府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了圆明园.10月下旬英法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

  (3)《天津条约》内容: ①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口岸自由.

  ④英法得到巨额赔款.

  (4)《北京条约》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增加了大量的赔款.

  (5)影响: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4、洋务运动:

  (1)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2)口号及内容:①洋务运动前期,口号是自强。内容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②洋务运动后期,口号是“求富”。内容是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简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5.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比较著名的企业有华侨商人在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

  6、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主要内容:①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开商埠: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危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经济侵略加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7、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主要掌握其表现:

  (1)割占和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其他国家竞相效仿。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

  国别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势力范围

  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山东

  俄国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强迫租借广州湾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强迫租借省 “新界”长江流域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福建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8、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活动:

  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请求变法.史称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序幕.

  上书失败后.他们创办《万国公报》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后又组织强学会.集会讲演.接着把《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介绍 “西学”.维新政治团体形成.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积极宣传变法思想,居于南北舆论的领导地位.谭嗣同等在长沙主持的时务学堂.培养人才最为有名.

  9、《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内容:

  ①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税担保②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2)《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0、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

  (1)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198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推翻清政府和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斗争.兴中会的成立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1895年孙中山派会员陆浩东等到广州组织革命机关,后被破坏,陆浩东等被害.孙中山流亡国外.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政治纲领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同时创办《民报》为宣传刊物.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称为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成立时间及颁布的宪法: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12、清朝后期科学技术:

  (1)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设计修建了京张铁路.设计出 “人”形路轨.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施工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2)冯如在1910年制成一架具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13、新文化运动: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他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

  (2)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提倡四反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3)四个代表人物和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四个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主阵地是《新青年》。

  (4)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在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所不敢说的。

  1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时间:1921年7月23日

  (2)成立地点:上海

  (3)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4)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令到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5、第一次国共合作:

  (1) 合作实现的时间及标志: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2)合作的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反帝反封建革命高潮的到来。

  中国历史第三册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府纳税,但后来税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在哪件事后发生: ( )

  A.虎门销烟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清政府被推翻后 D.新中国成立后

  2.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3.“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对于这番话的具体实践是: ( )

  A、发动了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洋务运动 D、维新变法

  4.林九生活在1900年的中国, 当时70岁.下列哪些情况是不可能在他身上发生过: ( )

  A.曾目睹虎门烧烟 B.曾参加过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

  C.他的儿子正在北京和八国联军作斗争 D. 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

  .5.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6.1843年一个英国商人可以在中国哪些通商口岸通商 ( )

  A、广州 厦门 虎门 福州 上海 B、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C、广州 汕头 福州 宁波 上海 D、广州 厦门 上海 大连 宁波

  7.彼特是英国人,在清政府统治时期,他最早可以在什么时候以公使身分进驻清朝的国都: ( )

  . A、《天津条约》签订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8.制造了“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的国家是: ( )

  A、英德联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英日联军

  9.洋务运动最早是在哪一行业展开的: ( )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校 D.建立海军

  10.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 )

  A.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统治.而维新则反对.B.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练兵方法.维新则侧重学习制度.C.洋务运动成功.维新失败D.洋务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支持者.维新则没有.

  1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

  A、“师夷长技” B、“自强”和“求富”

  C、“民主”与“科学” D、“扶清灭洋”

  1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的口号

  C、“求富”的口号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3.以下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洋务派在中央以李鸿章为代表

  B、19世纪90年代开始举办民用工业

  C、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洋务运动使中国从此摆脱了侵略,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4.洋务派初步筹建的三支海军是: ( )

  A、南洋、北洋、福建 B、南洋、北洋、东洋

  C、北洋、福建、东洋 D、东洋、福建、南洋

  15.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 ( )

  A.明朝中后期B.19世纪六七十年代C.五四运动D.新中国的成立

  16.清政府在哪个条约中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 ( )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17.《马关条约》中,最能便利日本向中国输出资本,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

  A、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等地给日本 B、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增开四处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8.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 )

  A.威海卫战役B.黄海海战C.平壤战役D.旅顺战役

  19.下列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对比叙述错误的是 ( )

  A、赔款依次增多 B、三个条约都有割地内容

  C、列强的侵华权益不断加深 D、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0..以下列强的侵华战争中,使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主要要求是 ( )

  A.各国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对美国开放 B。中国内地对美国全部开放。C。美国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对各国开放。D。中国沿海对各国全部开放。

  2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

  A.组织强学会B.光绪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C.公车上书D.戊戌变法

  23.使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延”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24、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适”的突出表现是 ( )

  A、内地全部开放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反帝 D、任用洋人做官

  25.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日知会 D、同盟会

  26.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

  A、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土地纲领 D、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27.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是: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28.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的标志是 ( )

  A、戊戌变法 B、太平天国运动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辛亥革命

  29.以下对辛亥革命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思想上大解放 D、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30.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 )

  ①都发生在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候 ②都想挽救民族危机

  ③都由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 ④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

  31.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2.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的设计者是:: ( )

  A、冯如 B、詹天佑 C、侯德榜 D、茅以升

  33.如果你坐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约铁路,你的起止点是: ( )

  A.北京------广州B.北京------张家界C.张家界-----广州D.北京---张家口

  3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味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5.新文化运动期间,众多知识分子提倡白话文创作,有关此事说法错误的: ( )

  A、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 B、胡适发表《文学改良议》

  C、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D、李大钊最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6.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是: ( )

  ①《青年》 ②《庶民的胜利》③《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④《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7.在1919年的李露露不可能做过下列哪些事情: ( )

  A.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B.参加了五四运动C.用白话文写作D.喜欢看《新青年》

  38.被称为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发生在哪年: ( )

  A.1949年 B.1921年 C.1911年 D.1919年

  39.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纲领是: (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反封建 D、反帝国主义

  40.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B、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C、国民党一大 D、八七会议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

  41.“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致恭亲王书

  (1)李鸿章认为,要自强,要做些什么?

  (2)李鸿章所说的“制器之器”是什么?

  (3)当时这场运动的代表人除了李鸿章还有哪些?

  (4)你能说一下这场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吗?

  42、某校要举行历史手抄报比赛,内容是关于纪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那么你的参赛作品该如何设计呢?

  要求:

  (1)写出手抄报的名称?

  (2)至少要有三篇文章,(写出文章名称,并对内容作一简单的介绍)。

  (3)写一段约100字的结束语,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作一总结和对未来进行展望。

  三.问答题.

  43、如果以1917年为界,把新文化运动分为前后期,那么,前期的内容是什么?后期的内容又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又如何?

  前期内容: 。

  后期内容: 。

  历史意义:

读书人网 >中考历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