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0年中药师中药剂学:理气药 刺苓

发布时间: 2010-08-30 23:09:31 作者: celinasusu

编辑推荐:

2010年中药师中药剂学:开窍药 骆驼毛

【药 材 名】刺苓草

  【拉 丁 名】Morina coulteriana Royle

  【别名】刺参,降扯

  【名称考证】刺苓草 (《新医学杂志》(9):31,1973) ,刺参(《西藏常用中草药》)、降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科目来源】川续断科植物

  【药用部位】刺苓草的幼嫩全草。

  【性味归经】微苦,辛甘,温。①《纲目》:“辛,热,无毒。”②《本草再新》:“味甘辛,性热,无毒。”③《随息居饮食谱》:“辛甘,温。”④《饮片新参》:“苦微甘。”入胃经。

  【功效分类】理气药

  【功效主治】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痢疾,胃脘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泡茶。外用:煎水洗目或菜油浸滴耳。

  【资源分布】分布西藏等地。药材产江苏、四川、广东等地。

  【药材鉴定】干燥的花,长1.5~2厘米,直径约1厘米,鲜时白色,干后黄棕色至棕褐色,冠筒基部的颜色略深;未开放的花蕾全体紧密叠合成球形,花萼管状,具细长的裂齿8~10个,外表面有纵行的皱缩亲纹,被稀短毛;花瓣片椭圆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联合成管状。气芳香,味涩。以纯净、洁白者为佳。同属植物水苏叶苓草Morina betoni-coides Benth.的幼嫩全草,亦同等入药。

  【古籍考证】出自《新医药杂志》。

  【化学成分】鲜花含油率一般为0.2~0.3%,主要成分为苯甲醇及其酯类、茉莉花素(Jasmone)、芳樟醇(Linalool)、安息香酸芳樟醇酯。

  【原生形态】刺苓草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圆柱形,分枝,外面褐色。茎直立,不分枝,有纵条纹。叶根出,叶片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5~2厘米,边缘具不规则的刺状锯齿。花数朵轮生组成穗状花序;苞片3枚轮生,无柄,边缘具刺状锯齿;花淡紫色,唇形。瘦果,表面具瘤状突起和黑斑。生于山坡、田野。

  【参考出处】《新医药杂志》

  【功效分类】理气药

  【关 键 词】理气开郁 辟秽和中 下痢腹痛 结膜炎 疮毒 痢疾 胃脘痛

读书人网 >中药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