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试点工作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指出,电话营销渠道的经营现状再一次印证合资寿险业务发展的后劲不足,合资寿险看重的新模式新领域一旦被中资寿险悟懂看透,凭借强大的网点和人力优势,在市场份额上超越合资寿险是相当轻松的。
两三年的潜伏期后,保险公司股权变更风暴再次爆发。
《投资者报》记者统计了有资料可查的2005年~2010年保险公司股权变动历史,6年以来,一共有91家公司发生了股权变动,在2007年达到56家公司发生变动的高潮后,保险公司股权变更逐渐趋缓。
此次的保险公司股东大换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过去保险公司股东多为非金融企业,如今中资银行纷纷进军保险市场,成为今年以来最生猛的购买者。
在中资银行攻占保险市场的当口,新理益系、万向系、泰达系、江西国际等四股民间资本也成为保险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银行大举挺进保险业
在混业经营的指导理念下,国内各大银行开始向保险业大举进攻,成为今年股权变动中最生猛的接盘者。
去年12月以来,已经有5家保险公司得到银行业的注资,而此前,保险公司股东方里没有出现过银行的影子。
2009年12月25日,交行接手中国人寿(601628,股吧)51%的股份,成为交银康联人寿(601628,股吧)公司的大股东,这也成为了国内投资保险公司的首位吃螃蟹的银行。
随即(12月29日),建行也发布公告称,将接手荷兰国际集团所持太平洋(601099,股吧)安泰的50%股权。
今年4月,北京银行(601169,股吧)以6.818亿元收购首创集团持有的首创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0%股权,和荷兰保险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
7月31日,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中银保险100%股权转让给中行(601988,股吧),中行将成为中银保险惟一股东。
由于中银保险还是恒安标准人寿的大股东,因此中行还曲线收购了恒安标准人寿的股权,可谓是一石二鸟。根据参股方案,中行将通过中银保险,购入标准人寿25%的股权,其余股权将向天津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购买,最终收购完成后,中银保险持有恒安标准的股权将接近50%。
此外,还有消息称,工行(601398,股吧)正计划购买金盛人寿7成的股权,原有两大股东安盛和中国五矿集团持股比例降至30%。
至此,参股保险公司的银行的数量已经上升到了5家,包括北京银行、交行、建行、中国行、工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规模庞大的银行,收购的对象均为寿险“小公司”,保费年收入均为10亿元上下,挣扎在微盈利或者亏损之间。
银行业大举参股保险业,和目前迅速膨胀的银保业务密切相关。2010年一季度,全国寿(601628,股吧)险保费收入为3547亿元,其中银保业务即达1800亿元,已占据半壁江山。银行直接参股保险公司,这为保险公司打开了便利的销售渠道。
“四大民资”活跃保险市场
保险公司向来是国有企业的投资领地,但是有一批民间资本却能在鳄口夺食,它们是新理益系、万向系、泰达系、江西国际系。
其中,以参股天平车险和国华人寿的新理益系(刘益谦统领)最著名。
2004年12月,天平车险成立,由5家民营企业联合出资组建,刘是主要发起人之一。2007年8月28日,天平车险注册资本由成立时的2.2亿元变更为4亿元人民币,其中益科创业占比19.99%;浦海实业占比18.70%;华阁实业占比 18.66%;日兴康生物占比12.40%;新理益集团占比10.45%;海南陆达科技占比 9.90%;中皓实业占比9.90%。
2007年12月29日,天平车险第一次发生股东权益变更,新理益集团分别将其所持有的天平车险2180万股股份转让给陆达科技、2000万股股份转让给日兴康生物。
尽管此次股东变动,新理益集团从公司退出,但是经过后来的增资扩股,新理益集团控股的子公司天茂集团(000627,股吧)又进入了天平车险的大股东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