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职业资格频道 职业资格考试专业网站 http://www.reader8.net/exam/zige/
相关推荐:2010年国际商务师考试辅导:领导的性质一、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
组织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通过合理安排,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以及全体组织成员共同合作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有效形式。
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明确组织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人员、环境和任务的具体要求,进行工作任务的分类和相应职务结构的设计,并通过组织内信息交流和协调配合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使整个组织结构形成一个严密而有活力的整体。
1、管理幅度原理
管理幅度也称管理跨度、管理宽度,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地管理下属的人员数目。 总括起来,影响管理幅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红色为重点内容
(1)管理人员才能的高低
(2)下属受到的训练
(3)组织层次的高低
(4)组织沟通渠道状况
(5)授权
(6)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因素可以影响管理者管理幅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企业的计划明确、可行,则上级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去指导实施;对下属工作的检查如果有客观标准,也可以节省管理者大量时间,因而管理幅度可大些。另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管理幅度可以适当大一些。
例:
1、某公司总经理提高管理效率,决定改变以前他直接面对所有部门负责人的状况,由副总经理负责各自主管的部门,他自己只管策划、人事两个部门。这将意味着( )。
A.副总经理人数增加 B.总经理管理跨度变大
C.总经理管理跨度变小 D.公司管理层次减少
【答案】C
2、影响管理跨度的主要因素有授权程度、( )和组织层次高低等。
A.法律法规 B.人员素质
C.工作目标 D.政策方针
【答案】B
2、管理层次原理
管理幅度原理应用到组织设计方面,就必须形成管理层次。在总的工作量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就越多;反之,管理幅度加大,管理层次相应减少。特别是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也会不断增多。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来看,在企业最高管理层与最基层之间,管理层次过多,不利于上报下达等信息的沟通。同时,管理层次的增加会导致管理人员数量过多和管理费用上升,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利的。但是,忽视有效管理幅度,不恰当地减少管理层次,也会影响组织管理的效率。
两种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一种是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称为垂直型组织结构;另一种是管理幅度大,而管理层次少,称为扁平型组织结构。
其中垂直型组织结构中每个管理人员管理下属人员数量少,利于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并且有利于上下级之间迅速沟通。其缺点是上级可能过多的干预下级的工作,管理层次的增加引起管理费用的上升,不利于最高层与最低层之间的信息传递。
扁平型组织结构中管理层次少,管理人员也少,可以节约管理费用。但由于管理幅度大,要求上级适当授权,并且要求组织必须指定明确的目标、政策和计划。其缺点是管理人员负担较重,要求管理人员素质较好,且仍有失控的危险。
3、集权与分权
集权与分权是处理组织各层次之间职权关系的基本原则。
集权制的特点包括:企业经营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管理者,中下层管理者只有日常业务的决策权限;对下级的控制较大,下级在决策前后一般都要经过上级的审核;统一经营,统一核算。
集权制的优点是:有利于集中领导,统一指挥;有利于各部门间活动的协调;有利于实行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
集权制的缺点是:限制了中下层管理者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分权制的特点包括:中下层管理人员有较多的决策权;上级控制较少;在统一规划下可以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分权制的优点是:减轻了最高管理层某些决策的负担,能集中精力于企业的重大决策;调动各部门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件,鼓励他们自主决策和承担责任。有助于组织适应迅速变化的客观环境;有利于产品多样化。
分权制的缺点是:各部门统一协调困难;易产生上级部门职权失控;可能得不到规模经济的好处。
鉴于以上优缺点,企业在决定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时,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组织规模。
(2)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管理水平。
(3)组织外部环境。
(4)组织方针政策的统一性。组织的方针政策统一时,集权程度比较高。
(5)组织的历史。
总之,究竟一个组织采用集权还是分权好,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论集权还是分权,都只是管理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有效地实行组织的目标。
4、统一指挥原理
该原理最早是法约尔提出来的。他认为无论什么工作,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级同时向一个下级行使权力,就会出现混乱局面。
5、分工与协作原理
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协作,就是分工与协作原理。只有分工没有协作,就达不到分工应该带来的效果,而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协作。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在分工基础上加强协作,注意配合,才能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益。
二、 组织结构形式
1、按职能划分部门
按职能划分部门是许多组织广泛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以工作或任务的性质为依据把企业各项管理计划工作分成几类密切相关的职能,如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和人事等,再以这些职能为依据划分部门。
按职能划分部门的优点是:符合专业分工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有效利用各种专业人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这种划分方法容易使各部门人员只关心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其他部门缺乏了解,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从而影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难以集中指挥,最终可能削弱组织实现整体目标的能力。
例:根据专业化的原则,应按( )划分组织中的部门。
A.职能 B.时间 C.人数 D.地区
【答案】A
【解析】按职能划分部门,即职能部门化,就是根据专业化的原则,以工作的性质为基础进行部门划分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组织广泛采用,如形成额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
2、按产品划分部门
按产品品种或产品系列来划分部门,是在多品种生产的大型企业中较为流行的方法。
按产品划分部门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在产品上,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并且有助于发挥专用设备的效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使部门内部更好的协调。
按产品划分部门的缺点是,要有足够的具备全面知识和才能的管理人员;由于总部和部门中职能部门的重复,使成本增加;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各部门的有效控制比较困难。因此,为避免失控,按产品划分部门的企业,应把足够的决策权放在总部,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3、接地区划分部门
对于地理上分散的组织来说,按地区划分部门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
其目的是鼓励各个地区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地方化经营的优势以降低成本。另外,按地区划分部门有利于地区内的协调和以及管理人员的全面培养和训练。
但是,这种划分部门的方法也有不足之处,不仅需要较多具有全面管理能力的人员,而且地区之间难以协调,地理分散导致总部难以集中控制等。
4、矩阵结构
如在一个组织结构中,把按职能划分部门的形式和按产品划分部门的形式相结合,就发展成了矩阵组织结构。
矩阵组织是一种临时性组织。
矩阵组织的优点是:加强了企业内部的横向联系,促进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灵活性和适应性强;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类专业人才的创造力;目标明确,工作效率高。
矩阵组织的缺点是:项目小组成员来自各个部门,容易产生临时观点,不利于工作;由于实行双重领导,项目主管与职能主管间职能不明确,易产生矛盾使工作无所适从。
(2006年试题)
按职能划分部门的形式和按产品划分部门的形式相结合发展成的组织结构是( D )
A、职能 B、产品
C、地区 D、矩阵
三、决定组织结构的因素
组织结构的选择和变革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总的来说可分为组织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
(1)企业经营思想与观念
(2)企业战略
(3)企业的技术
(4)企业的管理人才
(5)企业改变其机构的能力
2、外部因素
(1)来自法律和政府方面的影响
(2)竞争的性质
2007年试题
在决定组织结构的因素中,属于内部因素的有( ACDE )
A、企业的经营理念 B、竞争的性质
C、企业战略 D、企业技术
E、企业的管理人才
来源:读书人-国际商务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