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设工程组织管理新型模式
考试要点:
一、熟悉:CM模式(P173~177)
1.代理型CM模式
CM合同价就是CM费,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百分率(以今后陆续确定的工程费用总额为基数)或固定数额的费用;业主分别与多个施工单位签订所有的工程施工合同。
CM单位与设计单位仍然没有合同关系,因而对设计单位没有指令权,只能向设计单位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2.非代理型CM模式
CM的合同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CM费,二是各分包商、供应商的合同价之和。
业主对工程费用不能直接控制,为了促使CM单位加强费用控制工作,业主往往要求在CM合同中预先确定一个具体数额的保证最大价格(Guaranteed Maximum Price,简称GMP,包括总的工程费用和GM费)。而且,合同条款中通常规定,如果实际工程费用加CM费超过了GMP,超出部分由CM单位承担;反之,节余部分归业主。
如果GMP的数额越高,就失去了控制工程费用的意义,业主所承担的风险增大;反之,GMP的数额过低,则CM单位所承担的风险加大。
二、熟悉:EPC模式(P177~179)
(一)EPC模式的概念
EPC为英文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的缩写,我国有些学者将其翻译为设计—采购—建造。
(二)EPC模式的特征
注意:书上列举的EPC标准合同的条款要弄清楚。
(三)EPC模式的适用条件
(1)由于承包商承担了工程建设的大部分风险,因此,在招标阶段,业主给予投标人充分的资料和时间。
(2)虽然业主或业主代表有权监督承包商的工作,但不能过分干预承包商的工作,也不要审批大多数的施工图纸。
(3)由于采用总价合同,因而工程的期中支付应由业主直接按照合同规定支付。
相关推荐:2010年监理工程师各科考试要点及命题重点总结2010年监理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要点整理 读书人建筑频道exam8.com/go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