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复习指导:易混统计术语鉴别
第一章 阅读理解
命题分析及题型综述
阅读理解类题目“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应试者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题干含义的基础上作答。纵观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试题,阅读理解类题目的题量一直保持在20道,占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的50%,而且其难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表现在题干的阅读量不断加大,对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强等方面。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阅读速度与综合分析能力,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准确、恰当的答案。读书人整理
从命题角度分析,阅读理解部分的考查角度很多,主要分为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细节判断题、词句理解题、衔接排序题及其他类型的试题。与逻辑填空部分只考查个别词汇的准确运用不同,阅读理解部分重在考查考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理解”体现在意图推断题、细节判断题、词句理解题等几种题型上,主要包括对题干的理解,对备选项的理解,对出题者命题思路的理解,对所选择答案的理解等各个方面。“表达”体现在主旨概括题、衔接排序题及标题结语题等几种题型上,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达”,能够准确地概括出语段主旨含义,根据句子主题对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或者能够根据给定语段填入适合的标题或结语,等等。
为便于考生更加系统、全面地备考阅读理解这一部分,编者对2006年以来的阅读理解题型进行了汇总分析,详见下表:
最近五年阅读理解题型题量统计表
年份 | 主旨概括 | 意图推断 | 细节判断 | 词句理解 | 衔接排序 | 标题填入 |
2010年 | 4道 | 10道 | 2道 | 1道 | 3道 | |
2009年 | 9道 | 9道 | 1道 | 1道 | ||
2008年 | 12道 | 5道 | 2道 | 1道 | ||
2007年 | 13道 | 3道 | 1道 | 2道 | 1道 | |
2006年 (一类) |
11道 | 9道 | 8道 | 1道 | 1道 | |
2006年 (二类) |
13道 | 3道 | 7道 | 2道 |
通过最近五年的题型题量分析,不难看出命题人对于以上六种题型有所青睐,其中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和衔接排序题为必考题型。此外除2008年外,其他年份对细节判断题均有考查,因此以上四种题型应该是各位考生复习的重中之重。其他两种题型为选考题型,词句理解题通常是隔年命题考查。标题填入题出现得较早,并且五年内仅出现一次,难度不高,考生可以自行把握。
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1.先看问题,确定题型
由于阅读理解题干部分的阅读量较大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考生若先读题干往往会出现读了一遍却没读懂的情形。为了更有针对性地答题,考生可以先看所问的问题,确定了答题方向,再带着问题去题干中寻找答案,做到有的放矢,快速作答。
2.判断选项本身正误
一般来说,四个备选项内容不会相差无几,考生可运用排除法先排除错误选项,缩小正确选项的选择范围。错误选项特征:表述过于绝对化;与原文中某句话表述相同,比较片面;表述与题干内容不相干或明显相左。正确选项特征:本身表述无漏洞,且有一定的思想性;表述比较相对,出现“应该”“仍然”“需要”“可能”等关键词;是题干内容的同义替换。http://www.reader8.net/
3.敢于质疑,换位思考
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所谓的“正确答案”,更要敢于质疑,多思考错误选项的设置思路,揣摩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久而久之,自己也可以有所提升。在练习和考试过程中,考生也可以将自己置于命题者的位置,从命题者的角度来分析试题,这样往往也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4.不要犹豫,果断选择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目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不存在“不会”的问题。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考生经常是在排除了一两个错误选项之后在其他选项之间犹豫不决,觉得哪个都像是正确答案,久久不能作出选择。这时,考生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和直觉,选取自己最初选定的一个,这样即使选错了,也比犹豫纠结要好,因为这至少为后面试题的回答赢得了时间。
5.各类题型解题必备法则
作答主旨概括题时,可以在选项中直接寻找同义替换的句子;作答意图推断题时,选项完全是原文内容的通常不选;作答细节判断题时,可直接将选项与原文对比;作答词句理解题时,可根据语境综合判断;代词指代题要牢记就近原则;作答衔接排序题时,可以先利用关联词将相邻句子连接起来,再判断首尾句。
第一节 主旨概括题
核心知识
主旨概括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进行概括归纳或把握文段的中心主旨,考查了考生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文段主题及概括的能力。通常考生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来判断一道题是否是主旨概括题,比如“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概括”等提法。
通常来说,主旨概括题有如下几种提问方式:“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这段文字复述最准确的一项是……”等。针对上述几种常见的提问方式,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试题,力求在最短时间内选出正确选项,为后面的题目节省时间。
将主旨概括题细分,又可以分为主旨题和概括题两类。下面分别详细介绍两类试题的作答方法,供考生参考。
1.寻找题干主旨句
主旨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题干给出文段整体的理解概括能力,而非对某句话的理解或分析。主旨题的解题思路在于考生需要找到主旨句或核心句,即能够承载文段主要内容的语句,然后在备选项中选出与主旨句意思最匹配的一项,即为正确选项。因此,考生一旦判断出某道题为主旨概括题,第一方法就是从题干中找出这段话的主旨句,以快速作答。
主旨句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心句”,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在文段中,主旨句可能在段首、段中或段末。考生可结合具体文段进行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位于段首的情况是“总-分”的形式,即先点明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展开论述,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比较简单,考生很容易分清。位于段中的情况一般为“分-总-分”的形式,即先引出所要论述的问题,再给出答案,然后进一步对答案加以解释说明,一般来说,这个“答案”就是文段的主旨。位于段末的情况为“分-总”的形式,先摆出论述的种种不同情况,最后总结出其共同之处,作为文段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文段的主旨。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之外,还有一些题目没有明显的主旨句,但是考生通过简单的判断和分析,可以发现这段文字是围绕某个观点进行展开说明的,再仔细观察备选项,肯定有一个是对文段主旨的准确概括。其他有明显错误或以偏概全的,考生可快速排除。
2.巧用关联词分析概括题
概括题需要考生找到文中的核心观点,又要兼顾其他语句所表述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因此,此类试题的正确答案既要突出主题句,又要对其他语句进行概括总结。在阅读理解中,并不是所有的文段都有明确或隐含的中心句,这时就需要考生找出文段的重点句,再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对此,考生可以巧妙地利用关联词迅速准确地找到这个文段的重点句,进而快速作答。
(1)转折后是重点句
主题句出现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但是”“可是”“只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等。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是讲求策略的,通过转折这一方式引起对方注意恰好符合这种策略。因此考生只要在浏览文段的过程中迅速寻找到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进而找到主题句即可准确作答。http://www.reader8.net/
(2)结论后是重点句
主题句出现在表示结论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因此”“所以”“因而”“可见”“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通常一段话结束后都要用结论性的语句总结归纳,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而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寻找结论型的表述语句,这往往就是该文段的主题句。
(3)递进后是重点句
主题句出现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而且”“并且”“并”“也”“还”“甚至”“更”等。作为语句表达的主体,要想体现该句的重要性,往往通过使用递进的关系加以强调,这种方式为我们所熟知。正是这种常用的语言表达习惯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寻找到主题句。
经典真题精讲
【例1】 (2010-国考-24)中国古代的科学着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 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B. 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C. 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D. 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前半段采用了几个并列复句“是……而不是……是……而不是……”着重分析原因,最后尾句“使得”引出了在这种原因之下产生的结果“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不难发现A项就是对整个文段的同义替换,其中“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 “没有长足进步 ”。
【名师点评】 B项“长期停滞不前”用词不妥,文段中的表述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C项和D项并非文段论述的重点。
【例2】 (2010-国考-26)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保护区或建立保种基地。这些措施能很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保护区面积大,偷猎现象屡禁不止;建立良种基地保护地方品种投资大,时间长,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物种衰退等现象。试管、克隆、冷冻保存等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建造“动物诺亚方舟”不再是天方夜谭。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开辟了新天地
B. 动物资源保护促成了生物技术新成果的诞生
C. 保护动物物种多样性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D. 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前半段介绍了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的特点,并用转折词“但”强调传统动物资源保护的弊端。文段后半段提到了新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提供了新途径。不难发现整个文段的论述主体是“动物资源保护”,A项的表述最符合文意要求,其中“开辟了新途径” = “开辟了新天地”,属于典型的同义替换。http://www.reader8.net/
【名师点评】 B、C项很好排除,但很多考生会受到D项的干扰,注意D项的表述主体是“传统资源保护措施”,而并非“动物资源保护”,属于偷换了论述主体。
【例3】 (2010-国考-3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存量在内的所有新增劳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 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B.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C. 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D. 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中首句通过转折词“但”强调就业率的低增长;接着结合我国现状,通过第二个转折词“但”强调服务业对就业率的贡献较低;最后通过必要条件的引导词“务必”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不难发现C项就是文段主题句的同义替换,其中“发掘……巨大潜力” = “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名师点评】 A项并非文段论述主体,仅仅陈述了一个现状。B项表述偷换了论述主体,文段的主体为“服务业”,而非“产业结构”。D项揭示原因也不是文段中体现出来的主要内容,均予以排除。
【例4】 (2009-国考-46)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了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 读者读后会得到模糊不清的答案B. 读者领略到了德波顿的淡然无为
C. 德波顿没有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D. 德波顿给了读者宝贵的精神享受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通过两个设问句引出了表达的主题,根据文中表述“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可知,作者对德波顿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手法是持肯定赞赏的态度。比较一下选项,A项的“模糊不清”、B项“淡然无为”、C项“没有解答”等表述均与作者表述的态度不符,因此均予以排除。而D项“宝贵的精神享受”一句恰恰与文段作者的态度相符,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项。
【例5】 (2009-国考-48)跟电影中创意以导演为中心不同,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编剧在电视行业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小画框给视觉发挥的空间没那么大,语言艺术就显得特别重要。情景剧还有故事情节作为吸引力,而喜剧秀就完全是靠演员的表现和语言的魅力了,又都是在棚里拍,从拍摄上讲是纯技术活儿,创意都在于对话和表演。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比较电视与电影行业创意上的差异
B. 强调语言魅力对电视行业的重要性
C. 分析电视行业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D. 解释电视行业创意以编剧为中心的原因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提出了电影与电视的差别,即电影以导演为中心,电视以编剧为中心。接下来,文段都是对于“电视以编剧为中心”这一观点进行的解释说明,引用了“之所以……是因为”这样一个倒装句来阐述其原因。因此本文段的主旨是重点解释电视行业创意以编剧为中心的原因。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D项。
【例6】 (2009-国考-50)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手稿在拍卖会上露面时,考虑到手稿并不完整,只是其中一个章节,拍卖行保守给出60万至90万美元的估价,最终成交价却高达150万美元。《尤利西斯》是爱尔兰的文学国宝,第一次公开出版却在巴黎,手稿也一直留在国外,几十年来爱尔兰人都以此为憾事。得到手稿拍卖的消息,爱尔兰国家图书馆便决定不惜代价把手稿买回都柏林,最终的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 《尤利西斯》手稿为什么拍出高价
B. 爱尔兰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
C. 文学手稿的价值有时难以估量
D. 《尤利西斯》手稿深受爱尔兰人喜爱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陈述了一个事实,即《尤利西斯》手稿以高价拍出,接下来的内容都是来解释为何能够拍出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A项。
【名师点评】 这道题目是一个典型的“总-分”式行文脉络,也是国考中常常出现的一种类型。考生要重点掌握“总”的核心句与“分”的解释句之间的关系,确定最恰当的答案。
【例7】 (2009-国考-51)尽管黄金的地位已今不如昔,但魔力依然不减。纸币在通货膨胀面前无能为力,而黄金天生具备保值功能,在通货膨胀时代尤为耀眼。美元和黄金价格犹如跷跷板的两端,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黄金价格会自然走高。在股市风险加大时,黄金市场会成为资金的避风港,最近国际市场金价走高,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股市震荡不无关系。http://www.reader8.net/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预测黄金市场未来的走势B. 说明影响金价的各种因素
C. 解释黄金受到追捧的原因D. 分析黄金投资的国际环境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首句通过转折词“但”陈述黄金的魅力不减;接下来的文字从不同方面解释了魅力不减的原因:通货膨胀下不贬值,股市风险形势下资金的避风港等。很明显,C项与主题句表示的意思一致。
【名师点评】 考生要注意寻找主题句,这个文段是典型的“总-分”式,首句点明观点。此外选项C中“受到追捧”其实就是原文“魅力不减”的同义替换,这是答案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