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
证券投资分析复习资料:V形反转
证券投资分析复习资料:圆弧顶
 
第一节 行业分析概述
行业的含义和行业分析的意义
行业: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经营单位和个体等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
产业的构成特点:
(1)规模性
(2)职业化
(3)社会功能性
行业与产业的差别:主要是适用范围不一样。产业作为经济学专门术语,有更严格的使用条件(产业要求所代表的产品或劳务必须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生产规模和产出规模)。行业虽也拥有职业人员,具有特定社会功能,但一般没有规模上的约定。证券投资分析中的行业分析与产业分析为同义语。
行业分析的意义
行业分析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从而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及其他机构提供决策依据或投资依据。
行业分析的意义:行业分析是公司分析的前提,是联接宏观经济分析和上市公司分析的桥梁,是基本分析的重要环节。行业是决定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相辅相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可能会因所处行业不同而产生差异;同一行业内上市公司也会千差万别)。
行业划分的方法
道.琼斯分类法(19世纪末,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 分为三类:
分为三类: 选取有代表性的股票(不涵盖这类行业中全部股票, 但所选股票足以表明行业趋势)
1、 工业:采掘业、制造业、商业(30家公司)
2、 运输业:航空、铁路、汽车运输(20家公司)
3、 公用事业:电话公司、煤气公司、电力公司(6家公司)
* 公用事业行业直到1929年才被确认添加进来。
标准行业分类法
《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统计局),建议各国采用。
把国民经济划分为10个门类,每个门类再划分大类、中类、小类。各类目都进行编码:第一位数字表示该小类所属部门,第一位和第二位数字合起来表示所属大类,前三位数字表示所属中类(食品业因有11个小类,其中类占了两个代码),全部四个数字表示某小类本身。
我国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
三大产业(1985年,国家统计局)
1、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2、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煤气) 建筑业
3、第三产业:(发展性概念)第一、二产业外的各行业——主要是服务性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仓储业、金融保险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754-94)》——第一次对我国国民经济行业进行详细划分
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2002年开始历时近4年)借鉴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的分类原则(按经济活动同质性原则划分行业)和结构框架,根据我国情况调整1994年标准中与分类原则不相符内容,大量充实第三产业新兴活动,对原采掘业和制造业进行删减,并为与国际标准衔接,新增或调整部分行业类别,增减相抵,比1994年标准新增4个门类、3个大类、28个中类、67个小类。经过调整与修改,新标准共有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95个,行业中类396个,行业小类913个,基本反映出我国目前行业结构状况。
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证券市场建立之初)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4日)——以国家标准(GB/T4754-94)为主要依据,借鉴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北美行业分类体系有关内容
分类对象: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
适用范围:非强制性标准,适用于证券行业内各有关单位、部门对上市公司分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其他相关工作
分类原则: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为分类标准,所采用财务数据为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合并报表数据。
(1)公司某类业务营业收入比重≥50%,则将其划入该业务相对应类别;
(2)公司每一类业务营业收入比重都<50%时,若某类业务营业收入比重比其他业务收入比重均高出30%,则划入此类业务相对应的行业类别;
(3)否则,划为综合类。
编码方法:将上市公司经济活动分为门类、大类两级,中类作为支持性分类参考。制造业门类和大类间增设辅助性类别(次类)。总体编码采用层次编码法,类别编码采取顺序编码法,门类为单字母升序编码,制造业下次类为单字母加一位数字编码,大类为单字母加两位数字编码,中类为单字母加四位数字编码。各类中带有“其他”字样的收容类,以所属大类相应代码加“99”表示。大类、中类均采取跳跃增码,以适应今后增加或调整类属需要。
管理机构:
(1)中国证监会负责《指引》的制定、修改、完善、解释,对上市公司所属类别备案;
(2)证券交易所负责分类《指引》的具体执行,包括上市公司类别变更等日常管理工作和定期向中国证监会报备对上市公司类别的确认结果。
(3)未经交易所同意,上市公司不得擅自改变公司类属。上市公司因兼并、置换等原因而营业领域发生重大变动,可向交易所提出书面申请,并同时上报《调查表》。
分类结构与代码:13个门类,90个大类和288个中类。
A 农、林、牧、渔业 B 采掘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交通运输、仓储业
G 信息技术业 H 批发和零售贸易 I 金融、保险业
J 房地产业 K 社会服务业 L 传播与文化产业 M 综合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