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解读2011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

发布时间: 2010-12-18 21:51:58 作者: guoqun

推荐阅读:

  语文:阅读类选择题变少主观题变多

  金陵中学高级教师 王奎礼

  [变化]

  2011年的语文考试说明在2010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变,这符合人们预期,有利于和谐稳定,有利于高三语文学科的复习。就其变化而言,主要有以下两处。

  一是考试内容赋分的改变。2010年文学类文本的阅读4题23分,2011年这部分是4题20分,少了3分。

  这3分被加到了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上。2011年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由原来的3题15分变成了3题18分。题目数没变,赋分增加了。这将预示着2011年的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将取消选择题,3小题全是主观题,每题6分。把选择题改成主观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的难度,高三语文老师和考生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是命题指导思想的微调。今年此部分强调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一表述,2010年是放在“考试内容及要求”里面提及的。

  [建议]

  变化无疑是告诉我们,2011年,在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语文高考要更多地考虑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质的要求。

  那么,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质的要求是什么呢?考试说明上提及的所有能力要求都是,除此而外,我们以为考生们更要注意自己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重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与写作训练。

  总之,考试说明也许是年年在变,又年年没变。变的只是“量”;不变的是“质”,就是以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为主。高三语文复习应该扎扎实实地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这样,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永远掌握高考语文复习的主动权。

  数学:附加题里有4个解答题

  金陵中学高级教师 马志钢

  [变化]

  2011年高考数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与2010年数学科(江苏卷)的考试说明相比,有以下几处改变:1.去除a级考点“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及半角公式”(必修4);2.去除a级考点“定积分”(选秀系列2)。

  2011年高考数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分为了解(a)、理解(b)、掌握(c)三个层次。必做题部分a级考点29个,b级考点36个,c级考点8个。附加题部分a级考点11个,b级考点36个,无c级考点。

  试卷的必做题部分全卷满分为160分,试题由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部分组成,其中填空题14小题,约占70分;解答题6小题,约占9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必做题部分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大致为4∶4∶2。附加题全卷满分为40分,由4个解答题组成,考试时间为30分钟。附加题部分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构成,其比例大致为5∶4∶1。

  [建议]

  1、依纲据本,把控深度和难度。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弄清各个知识点考查的尺度,少做或不做无用功,切实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合理研判a、b、c三级考点是关键,比如c级考点未必一定在难题中考查,2010年江苏数学高考中对直线和圆的考查便是例证;又如圆锥曲线中的双曲线和抛物线仅是必做题中的a级考点,无需拓展和拔高。

  2、狠抓双基,注重通性和通法。复习中不搞“偏题”和“怪题”,切实领会教材中的基本解题思想和方法。比如2010年江苏高考18题虽然考查了直线与椭圆相交的问题,但利用方程组求出点的坐标,利用点的坐标研究问题是教材中的基本解题方法。

  3、培养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复习中需切实加强以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交流能力、计算能力等等。比如2010年江苏高考16题中对“点面距”的考查,虽然在考试说明中未列出这一考点,其实考查的是“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4、加强专题复习,关注高中与大学衔接内容。合理安排各模块的训练难度,要重视附加题,但不要盲目地增加附加题的训练难度。应用题每年均考查,可认真研究到底考查建立哪些数学模型,还有哪些模型没有考查等等,可考虑进行专题复习和训练。再如2010年江苏高考中第8、14、20题中均考查了导数这个知识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英语:阅读题型有两大变化

  金陵中学高级教师 程从兵

  [变化]

  2011年江苏英语考试说明中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保持不变,但是2011年考试说明,根据中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在2010年英语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对部分题型的要求做了进一步明确说明,并对词汇表进行了勘误校订。

  阅读题型有两处变化。一,把“理解语篇主旨大意”改为“理解语篇主旨要义”;二,把“根据所读,用恰当的词语不全文章提纲、概括关键内容或作要词词语转换”改为“根据所读,用恰当的词语补全文章提纲、概括关键内容或作关键词词语转换”。

  书面表达题型要求更加明确。明确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5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对情景的内涵和提供情景的形式有了明确的规定。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方位、关系、内容、数据等;提供的情景形式如图画、图表、提纲、信函等。明确要求考生要能根据特定的语境准确使用英语语法,选用适当的词汇。考试说明对看图作文的“图”做出更加明确的界定和要求。“图”不局限于某一类型的图,如漫画、广告。也可包括其他图画、照片、图表等情景材料。考生可根据情景图示的寓意内容或情节线索,自己组织文字、进行描述、叙述、比较或表达思想观点。作文应覆盖提示的要点,但应避免仅根据提示文字做简单翻译。

  2011年江苏英语考试说明词汇表对2010年考试说明词汇表进行勘误校订,旨在使其更好地适应我省考生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原2010年新增词汇(164个单词)仍以“*”号标出,以便考生查询。

  [建议]

  1、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对考试说明中的实词、高频词和核心词进行多角度复习,结合情景开展词汇练习。如开展单词默写、翻译训练、对这些词进行归纳拓展、边做阅读理解边进行词汇学习等等。做到读得准、听得清、写得对和用得妥。

  2、开展对多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找出其中蕴含的有效阅读技巧,并进行内化训练。

  注重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能够写出文章提纲、概括关键内容或作关键词词语转换。

  3、书面表达要求在充分积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体裁的套路和要求,适当使用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子结构,才能完成高质量的作文。看图作文应从多种类型的图着手,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有效变通表达。

  政治:删除部分能级要求

  金陵中学特级教师 王鼎宏

  [变化]

  1、删去了考点前面的“了解”“理解”“运用”等能级要求,使命题自由度增大;2、给出答题卡样缩略图,使考试要求更全面、清晰、透明。具体说,《经济生活》由57考点改为56个,将“了解纸币的含义、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改为“纸币的含义与纸币流通规律”,“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改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改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解析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改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与手段”“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改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理解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力更生的原则”改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删去“了解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经济成分”。《政治生活》由42个考点改为44个,增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文化生活》仍为40个考点,将“理解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改为“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生活与哲学》51个考点改为48个,删去“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了解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和“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三个点,将“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改为“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改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等。选修内容《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删去二级标题,考点也有所减少,均为29个。

  [建议]

  1、考试内容及要求中增加一句“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其信息指向是高校需要有潜力的高素质的新生,其中包括思想政治素质;2、结合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运用所学的理论加以分析说明,如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央研究“经济工作”、建党90周年、民族团结、创新型国家建设、江苏“两个率先”等;3、研究典型题实例,弄清命题思路,把握答题要求,熟识答案编制和书写格式。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审题、审图、分析、判断、规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物理:总考点数比去年减少4个

  金陵中学特级教师 陈连余

  [变化]

  1、删减了一些考点。新《说明》总考点数为104个,比2010年减少了4个。其中,在公共必考部分删除了原“考点45 简单的逻辑电路”,将考点数减少为62个;在选考部分的选修3-3模块中删除了原“考点73 饱和汽 饱和气压”和原“考点76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选修3-4模块中删除了原“考点85 电磁振荡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这样选考模块的总考点数减少为42个。

  2、调整了一些内容和考点要求。新《说明》除了明确地减少4个考点外,还在多处做了精心调整。如在“二 考试内容及要求”中新增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将“实验要求”调整为“实验技能的要求”;将“考点10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说明:解决复杂连接体的平衡问题不作要求”调整为“说明:只要求解决在一个平面内的共点力平衡问题”;将“考点11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的“说明: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不作要求”调整为“不要求定量求解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在新考点56中删去了原有的“涡流”;在新考点80中删去了“波的反射和折射”;在新考点95中删去了“概率波不确定关系”等。

  [建议]

  从这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新《说明》已经对减负要求作出了积极的响应,突出地强调学科思想和主要方法,让备考师生把精力集中在主干知识和核心方法的教学。同时,在篇首新增“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引导师生进一步明确“高考,是大学选拔新生的主要依据”。备考师生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至于高考怎么考那是高考命题专家的任务,而不要在猜题、押题上浪费时间。

读书人网 >高考资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