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蛋白组学研究大肠病症

发布时间: 2010-12-31 16:19:17 作者: celinasusu

编辑推荐:

 

中国骨肉瘤治疗的最新状况

(2010-11-01)

建议您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net/exam/yishi 

 此次研究发现,在这部分蛋白物质中就有大肠癌的肿瘤标志物。在市六医院妇产科的帮助下,经过严格的伦理程序,研究人员从引产的胎儿中、脐带血中寻找线索,果然得到印证:

  在大肠癌筛查中,一些阳性价值较高的肿瘤标志物如CEA(癌胚抗原)在胚胎3—4个月期间出现阳性,在正常成人身上处于较低水平,若肿瘤发生则又会在部分患者体内出现高表达。

  六院研究人员试图从蛋白组学、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三个渠道进一步寻找胎源性生物标志物,并且均有收获。参与此研究的马延磊博士介绍,利用蛋白质组学角度,已经找到了大肠癌组织及血清中的一些生物标志物;从代谢组学研究,也已经分析出大肠癌血清特征性的代谢模式。经过临床小样本初步计算,这一代谢物组合模式对于大肠癌的诊断率可以达到93.5%。

  目前,大肠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也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据统计,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于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年死亡率为10.25/10万。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未来只需要取患者少量体液或标本做生化检查,在无创伤的前提下,就能筛选出直径1厘米以下的早期肿瘤。”秦环龙说。

读书人网 >复习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