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女硕士为入事业单位弃业 单位真的那么

发布时间: 2011-08-24 14:01:47 作者: nicklsp



单位单位真的那么好吗?


  在一份事业单位的工作和名牌大学研究生的学业之间,你会如何选择?昨日,石市(石家庄)2011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现场报名,一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签下了“保证书”,保证被该单位录取后放弃学业。

  另悉,在昨日报名现场,808个招聘岗位吸引9668人网上报名,昨日现场审核通过750人。

  名校女硕士书面保证“录取就弃学”

  赵同学是石家庄人,已经报名石市某事业单位招聘岗位。她说,自己当初为了考取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苦读了半年。此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她一看到有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岗位,和家人商定后报了名。在昨日现场报名时,工作人员发现她仍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便要求其写下“保证书”。

  “如果被×单位×岗位录取,我自愿放弃在读研究生。”伏在桌上写完“保证书”,连同报名材料一起交给工作人员,赵同学心里既轻松又惋惜。当天下午,她就要坐上火车到北京求学。到了学校,她仍是中国农业大学一名研二的学生。

  “如果真的能够考取,我肯定会选择工作,虽然中断学业有点可惜。”赵同学说。陪同她一起现场报名的父亲态度更为坚定,“研究生毕业不还是要找工作吗?这种工作机会可不等人。”

  记者随机采访的报名者中,一半以上都将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看做是就业的首选,而稳定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是吸引他们的最重要因素。

  全景:正定新区和国土局最受青睐

  在昨日的报名现场,最火爆的报名处莫过于正定新区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招聘岗位,每个报名处前都排着数十人的长队。这些岗位之所以让报名者趋之若鹜,其共同点就是门槛低:本科以上学历,有的岗位甚至没有专业限制。

  而某些岗位现场报名者寥寥。石市某医院计划招聘30多人,但截至昨日上午11时20分,通过资格审查的只有5人。该单位对学历要求为全日制统招硕士,有的岗位还要求报名者为211、985院校的毕业生,严格的专业限制,持资格证书等。记者走访发现,条件越严苛的单位,报名者和通过审核的人数就越少。

  提醒:不少报名者 材料没带齐

  因为没有带户口本,昨日从新乐专程赶来报名的王同学只能再跑一趟。昨日的报名现场,记者走访发现因为携带报名材料不全而“白跑”的报名者还真不少。

  对此,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提醒,报名者现场报名时需要带好网上打印的《报名表》,并携带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以及证明自己符合岗位条件所需要的学位证、执业资格证等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

  网上申报操作至8月25日17:30结束,报名者要记好截止时间,避免错失考试机会;现场报名及资格审查至8月26日17:30止(正常工作时间)。

  网友讲述:从教师到公务员的烦恼 害怕自己变成猪

  事业单位究竟好不好?一位网友通过亲身经历讲述了其所在的事业单位,有多少烦恼。

  坐在政府机关的办公室,无聊地瞅着电脑屏幕,自己一个人常常扪心自问:我幸福吗?

  《读者》有篇文章说:公务员是天下最幸福的职业,我怎么没有一点共鸣。无所事事,空虚,飘忽,一大把一大把的时间任我挥霍,以前最爱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逛街,也索然无味。我怎么了,没有竞争,没有高考,没有学生,我怎么高兴不起来了。

  我摸爬滚打在高考的第一线,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二年,各种班型都带过。来到政府机关之前,我是清华、北大班的语文教师,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给学生批改作文,晚上十点躺下脑袋还是第二天的教学内容,周六、周日还得上课,每月只放两天假。忙碌、疲劳却充实。

  2008年,我报考了公务员,笔试第二,面试第二,惨败;2009年,笔试面试均第一,我在彷徨、挣扎、痛苦中放弃了,我舍不得学生,舍不得让我辛苦却让我拥有成就感的教师职业,孟子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有同感,我也很想成为孔子那样的大教育家。2011年,我再次报考公务员,我清楚我的身体已经透支,这样干下去,坚持不到退休。我顺利地通过笔试和面试,于2011年3月20日到丹东市振兴区政府编委办报到,至今已有三个多月了,我浑浑噩噩,没有方向,没有目标。

  记得第一次去领工资,1890元,未出银行的门,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我家住东港,离丹东40公里,每月路费300元,一个月只剩1590元,不及我在学校的讲课费,我折腾什么劲啊,如果说是为了享受,为了健康,但是我没有开心的感觉。整天做着不用动脑的工作,甚至有时一连几天无事可做,我有种恍惚的感觉。

  逐渐接触到几位大姐,她们也是我这种状况,只不过级别比我高一些,年龄比我大一些,她们告诉我这里适合养老,只不过你还不到年龄。像区政府这样的地方弄个副科特难,审计局有个与我同龄的小邹,在机关混了十二年,学历和能力都不差,还是个科员。没有发展的空间,干的活机械、枯燥、单调,三年五年之后,我整个人就会变得懒散、懈怠、落后,我学过的知识因得不到应用而荒废,我具备的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下降,最后我成了一头猪,只会吃饭、喝茶、打开电脑的猪,我越想越觉得可怕。

  最让我忍受不了的是无边的寂寞,“问君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学校,走哪都是人,从来没有形单影只的感觉,现在我一个人,一间办公室,静悄悄的,我天天开着门,偶尔看见一个上厕所人的影子。

  我不喜欢网聊,不喜欢虚拟的世界,我喜欢说话,对着人的眼睛说话,我开始怀念自己站在讲台上,学生们聚精会神听我讲课的日子。我开始摇摆,上班时我就想回二中,哪怕有一天到在讲台上,累出一身病,我也认了,我不喜欢这种工作环境,偶尔主任喊一声:“小王,发个传真。”“小王打个文件。”“小王”这个称呼我特不喜欢,到现在我才知道被人称呼“王老师”的感觉有多好。附近几个办公室,年龄跟我差不多的人,不是局长就是主任,我得点头哈腰地跟人家打招呼,心里不爽;在学校里,校长都特别尊重我,因为他指着我干活出成绩。

  踏上末班车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我接触几个,他们情况跟我差不多,在原岗位上(事业单位)工作十多年,各方面都比较优秀,通过努力进入公务员队伍,公务员的轻松让他们无所适从,大多数上下班还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喜悦被新的烦恼替代,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也许不会这样做。

  我的心天天飘着,没有踏实的感觉,日子的流逝,让我心疼、心虚,清华和北大班学生考得特别好,学校里的高三老师已经出去旅游了,我的心还被迷雾笼罩着,我一定不会让我的儿子进官场,我要让他有一技之长,像他爸爸那样踏踏实实地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读书人网 >考研资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