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备战中考攻略:立足基础知识 提高综合

发布时间: 2012-03-29 16:24:19 作者: sxsgeass

   科学院中学教师就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科目提出备考建议——

  立足基础知识 提高综合能力

  思想品德

  ★大纲内容

  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考试范围:七至九年级所学内容约占90%(其中七年级内容约占10%、八年级内容约占20%、九年级内容约占60%);时事政治(2011年7月-2012年4月国内重大时事政治)约占10%。

  试题类型及比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

  ★考试内容:考查内容涵盖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四个方面。内容注重渗透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渗透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成长中的我: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我与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等。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等。

  立足基础知识兼顾时政热点

  ★点评

  科学院中学高级教师彭永平:

  ●2011年兰州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有以下特点:突出基础性、以生为本、具有教育性、体现时代性、关注学生生活、鲜明地方性、设计开放性。

  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差,不会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答题角度单一,缺乏辩证分析;缺乏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这可能与平时的训练不够有关。

  ●备考建议:要立足教材,把握重点,兼顾时政热点。由于会考的特殊性质,在复习中不可能占用太多的课外时间。所以指导学生当堂完成兰州市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指导》,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指导学生规范答题技巧,引导学生审清题意,尽量用专业术语答题,进入到思想品德学科的话语系统之中。关注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度,把时事政治学习同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拓宽视野,提高知识层次。

  历史

  ★大纲内容

  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部分(20%),中国近现代史部分(35%),世界近现代史部分(45%)。

  试题类型及比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

  ★考试内容:

  ●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朝的建立;商鞅变法;齐都江堰、长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孔子、“百家争鸣”)、统一国家的建立(陈胜吴广起义;张骞通西域;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史记》、华佗、张仲景;评价秦始皇)、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形成;北民南迁和江南开发;圆周率、《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度;“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大运河、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的主要成就)、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辽、宋、夏、金等政权并立;宋词著名人物及代表作,《资治通鉴》;了解“四大发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明清时期的科技和文化;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左宗棠收复新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中共一大;黄埔军校;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重庆谈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魏源、严复、詹天佑主要思想或成就)。

  ●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知道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事迹;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史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

  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和“863”计划)。

  ●世界近代史: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美国南北战争;明治维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共产党宣言》)、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汽车、飞机的发明及爱迪生;“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与凡尔登战役)。

  ●世界现代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俄国十月革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慕尼黑会议;德国进攻波兰、德国突袭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欧洲联盟)、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以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苏联解体;“冷战”;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近代、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但丁、莎士比亚、达芬奇、托尔斯泰、毕加索、梵高、贝多芬等人的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

  提高综合能力注重知识应用

  ★点评

  科学院中学高级教师张成科:

  ●今年《大纲》中的历史学科与去年历史中考有很大变化,考试的方式由往年的开卷变成闭卷,今年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范围虽然稍有压缩,但这不意味着今年的考试难度降低了,因为是闭卷考试,而且是第一次,这也增加了历史的中考难度。

  ●备考建议:老师注重历史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这样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因为是闭卷考试,学习基础好的学生会好一些,但对于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老师要特别给予关照,包括上课、提问、作业等等环节上,都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总之,要在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和复习中倾注更多的精力。本人建议在考虑学校整体教学的基础上,是否可以给历史课增加一定的课时,以使得历史教学可以更好地学习和复习。

  地 理

  ★大纲内容

  命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试题类型及比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包括填空、填图、绘制简图、读图分析等)约占60%。

  考试范围: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约65%-70%;地球与地图、乡土地理和地理时事部分约30%-35%。

  ★考试内容:

  ●地球与地图: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经纬线及经纬度的划分,会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掌握地图上方向的判别方法、比例尺的换算。能辨认等高线地形图的五种形态,在地形图上能识别五种地形类型。

  ●世界地理: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世界海陆分布概况及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能用板块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根据地图说明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气候类型的分布。学会绘制气温曲线、降水柱状月分配图,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能根据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根据地图了解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举例说出聚落的形态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能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地区、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一些重要国际组织的作用。

  ●中国地理: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特点、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我国人口、民族的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的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能举例说明这些自然要素对我国生产活动的影响。举例说出自然资源,根据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了解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采取的措施。比较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运输方式的选择,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分布特点。了解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和因地制宜原则、工业分布特点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它们之间的自然环境差异。能运用地图说出某一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突出的特点,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能描述某一区域独特的自然或经济特点。举例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乡土地理:能对兰州市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资源状况、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并尝试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时事地理: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地理事件。

  力求回归课本注意错题纠正

  ★点评

  科学院中学地理备课组长史伟:

  ●今年《大纲》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的考查,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色。与去年相比,考试范围和考试内容基本一致。覆盖面广,难度较大。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特别是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而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上查找现有的知识点。突出对重点内容的考查。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内容较多,尤其涉及到的图表也较为繁杂。《大纲》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乡土地理的考查有很大的加强。

  ●备考建议:

  1.以课本为主,深入透彻地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紧跟老师,不懂就问。

  2.紧抓《中考指导》,多做多练,注意错题的纠正。

  3.关注时事,联系生活。注意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地理学科的联系。

  4.注意书写规范。对一些重要的地理专业术语、地名尤其要加强书写练习。

  生物

  ★点评

  命题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考试范围:七、八年级所学内容。

  试题类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约占60%。

  ★考试内容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阐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主要不同点;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描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过程;识别人体的基本组织;识别植物的主要组织;描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与环境(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生态系统的类型;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说出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描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生物圈中的人(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概述血液循环;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等)。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列举动物的运动形式;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脊椎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描述昆虫、两栖动物、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起源、进化(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解释人的性别决定;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生物技术(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举例说出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精心筛选习题科学制定计划

  ★点评

  科学院中学高级教师赵志诚:

  ●今年《大纲》在考试范围、考试形式、答卷时间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与2011年总体保持一致,主要变化有,生物学科《大纲》中考试能力要求删除了“学生能正确理解和分析文字、图解、图、表格等表达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图文转化表达生物学试题信息是生物学科十分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生物学科考试的难点与亮点,今年考试说明中删除了对图解、表格等表达生物学内容的能力要求,生物考试能力的要求较去年可能有所降低。

  ●备考建议:

  1.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情感、态度,科学制定复习计划。

  2.认真研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大纲》,研究近三年兰州市生物会考、中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紧扣课本,逐册、逐章、逐节全面系统复习,加强对重点概念的比较教学,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教师要精心筛选练习题,避免粗制滥造的试题或一些难度较高的外省市试题误导学生,应选择贴近兰州市中考的试题加强适应性训练,加强单元过关检测。

  4.对生物学科的中考,对初二学生来讲,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生物课本图文并茂,符合初中学生认知规律,应加强对课本中的图表的解读,以增强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记忆。

读书人网 >备考指导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