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只靠背或只做题都是误区高考前的热点问题,“晨报中高考QQ群”请名师帮你一一解答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考生及家长总感觉有些问题还模棱两可,无法解决?没关系!根据“晨报中高考QQ群(227407832)”家长及考生提得最多的一些问题,我们请来了市教委直属中学各学科知名老师,一一解答。同时针对刚结束的“二诊”,知名老师也给出了详尽“诊断”建议。语文篇 问:?
作文命题其实就两主题
问:高考作文方向不好把握,容易审偏题。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作文怎样才能突破?
答:高考作文的本质是对学生语言表达的综合考查,因此不会在审题难度上为难学生,很多时候还要降低审题难度或者干脆没有难度,比如说命题作文。
就重庆高考作文命题而言,一个主题是自身修养的提高和内在的修为,比如成长、青春、坚韧、勇敢、坚守、奋斗;另一个主题就是自我和外在世界的关系,比如和谐共处、环境保护、团队精神、创造创新。
在最后的三四十天中,作文想有大的突破倒不太可能。因为素材的积累和处理,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思维的建模和表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要说有所进步也是有可能的。比如作文水平中等的同学,要把高三下期以来的月考作文放在一起进行思考:一是自己的文章主要问题在哪里?是下笔困难还是根本没有思路方法?是结构不清楚还是素材陈旧不鲜活?二是自己每周都要进行限时的作文训练,要找老师进行考场模拟评分和具体分析指导。限时训练解决的是熟练问题,没有速度考场作文就等于失败,因为分配给作文的时间就只有50分钟左右。
文言文翻译有五原则
问:怎样做文言文翻译题?
答:文言文翻译题是重庆高考的保留“曲目”。必须要准确全面掌握文言文必考实词120个和虚词18个。
翻译的五条原则如下:一是“字字对译”,就是说不能意译,文言文多是单音节词,要一字一字地对照翻译成双音节词;二是“专名照抄”,就是专有名词只需照抄即可;三是“省略句补充省略成分”;四是“倒装句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和语法习惯;五是“疑问句和感叹句保持句式不变”。
草草阅读低效而费时
问:做到阅读题时总感觉文章读不完,答题时又反复回去阅读。请问做阅读题时应该怎样提高效率?
答:阅读题正确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标注每一个自然段的序号,从头至尾阅读文章时注意划出每一段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往往是描写句的特点和特征的词汇、议论和抒情句的重要观点和情感的词汇);第二步划出意义段,这一步是在梳理作者行文的脉络和情感线索,是阅读的最重要的一环,必须做好;第三步概括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主旨,一般的作文方法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说理”“借事抒情”四种;第四步是认真审题,看看题目的显在信息和隐含信息,回到文章中去寻找准确的答题区域和词句,归纳整理成一条一条的答案。
没有正确的阅读顺序,比如说草草阅读,略知大意然后匆匆看题答题,就会低效而费时。
只背或只做题都是误区
重庆晨报:现在的文综主要是靠背还是靠理解?家长们认为是靠背,学生说要多做题,结果考出来的成绩不理想。
黄兴明:只背或只做题都是误区,建议考生反复理解记忆,夯实基础,在老师指导下选用资料。
张双:我觉得背书和理解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综的考察是以众多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在此基础上考察考生的能力。所以,熟练地背诵教材是基础,只有在基础扎实的前提下去做题才会收到检验和提高的效果;同样,有效地练题也能反过来促进对教材的理解和背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对于文综背书和理解不能偏废其一,理解性地背书,背了书后去理解其中的本质和联系,才会有效果。
康德春:家长们认为“靠背”,我这样理解:记,重在理解,更要整理。高考主要考查对知识的理解,理解了的内容才能在背景变化后应用。对目前专题内容的复习,要尽量整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理解知识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学们说要多做题,我认为这样做可能较好:重新做以前出错的题。错题最能反映出同学的知识漏洞、能力不足或习惯问题,再做错题是弥补不足,纠正不良习惯的最有效途径。定时做高考(或模拟)套题,每周一套较适宜,做过之后需要反思问题,总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