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2年工程硕士考试语文第四章知识点与

发布时间: 2012-05-29 09:22:59 作者: sxsgeass

  第四章 词汇

  一、考查要点

  同音词:单音节的同音词音同、义异、形异,如:同、童、佟

  多义词:具有几种相互关系的不用意义的词,如:打--打人、打球、打包、打点……

  词的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即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资参证的初始意义。如:兵的本义是“兵器”(短兵相接)。“汤”的本义是“热水”(赴汤蹈火)。

  词的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出来的意义。如“解”:(1)分割动物肢体;(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3)分解,融化;(4)和解,调解,排解;(5)消除;(6)解释;7)理解,懂得;8)懈怠,松弛。这些词义除(1)是本义外,其余都是引申义。

  词的比喻义:由词的比喻用法固定而来的意义。如,“担子”的比喻义是担负的责任。

  同义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词(名称不同但词义相同)。西红柿与番茄 周树人与鲁迅

  近义词: 词义相近的词语。“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

  反义词:词义相反的词语。如:“一丝不苟 ”与“粗心大意 ” ,“力倦神疲”与“精力充沛”

  成语: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

  二、近义词区分

  (一)意义方面

  (1)词义的程度轻重不同 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使用语一般事物。  如:努力:尽量使出力量,词义较轻;竭力:用尽全部力量,词义较重。再如:批评与批判 目睹与目击,着急与焦急 爱好-嗜好 希望、期望与渴望。准确-精确、轻视-藐视、灵活-灵巧 嘲笑-讥笑、蔑视-鄙视(轻--重)

  (2)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事情---事件、场所-场合、时代-时期。边境--边疆

  (3)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必需与必须。两个词都含有“一定要” 的意思。必须侧重于“非这样不可” ;必需侧重于“不可缺少”。

  再如:

  嘹亮:侧重音乐清脆,高远

  响亮:侧重于声音大

  常常:强调事情或行为发生的经常性和频繁性

  往往:强调按照经验在某种条件下的情况通常是这样的

  安静:侧重于没有吵闹、喧哗

  平静:侧重指平稳,没有动荡不好

  熟悉:侧重于知道得清楚

  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了解得很清楚

  (二)色彩方面

  (1)感情色彩不同  如:技巧与伎俩、果断与武断,

  保护-庇护 冷静-冷漠 请求--要求--乞求 应对--应付

  神机妙算--诡计多端。再接再厉--变本加厉

  (2)语体色彩不同 如:诞辰与生日、病人与患者,害怕与畏惧

  (三)用法方面

  (1)词性的不同

  启发,动词

  启事:刊登或张贴出来的声明,名词

  公然:为副词,在句中作状语,例如:公然入侵

  公开:动词、形容词在句中作谓语,状语还可充当定语

  阻碍:动词,作谓语

  障碍: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

  勇猛:形容词,做谓语、定语、状语有时作补语

  勇气:名词,作主语、宾语

  担心:可以接宾语

  担忧:不能带宾语

  蜂拥:只能作状语

  簇拥:作谓语

  (2)搭配对象不同

  执行:多和任务、命令、协定等搭配

  履行:多和条约、诺言、义务等搭配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常与规程、制度等搭配

  违犯:违背触犯,常与法规、党纪、国法等搭配

  改进: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

  改善:常与生活、关系、条件搭配

  严格:与遵守、执行、要求、监督等搭配

  严厉:与制裁、批评、处分、惩罚等搭配

  严肃:常与态度、作风、气氛等搭配

  爱护:用于人或物的保护,用于物,多指机器、国家财产

  爱戴:只用于对人,且限于下对上,群众对领袖,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与拥护

  爱惜:只用于珍惜会消耗掉的东西

  三、成语运用

  解题思路: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指很多人都出来了,挤在一起;此处望文生义,用于在家看电视节目不恰当。

  很多的时候,成语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类似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炙手可热”、“首当其冲”、“指手画脚”。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

  例2、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这里指旅游的人,用错对象。

  其他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3、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例3、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可见该成语主要用于褒义。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的事情,显然不能用“雨后春笋”来修饰。此处可以考虑改用“源源不断”之类的修饰语。

  类似成语还有:“无所不为”、“趋之若鹜”、“处心积虑”、“殚精竭虑”、“蠢蠢欲动”等。

  此外,应注意如下有贬褒色彩的成语:振振有词、有口皆碑、附庸风雅、亦步亦趋、粉墨登场、彻头彻尾、长篇大论、罄竹难书等。

  4、忽视语境,不分范围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判断。

  例4、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不值得当做典范或法则。成语意思与语境不符,

  类似的成语还有“望其项背”、“有口皆碑”。

  5、逆情背理,自相矛盾

  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在使用过程当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自相矛盾。

  例4、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与本句中前文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矛盾,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

  类似的成语有:“莘莘学子”、“安步当车” 考 易网提供。

  6、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6、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见解。用在这里尊卑颠倒

  常见的谦辞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

  敬辞有:鼎力相助、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7、不合语法,搭配不当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例7、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事故的发生率”不能与“每况愈下”搭配,错误的理解成“渐渐下降”之意。

  类似的成语还有:“汗牛充栋”等

  8、不知本义,语意不明。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例8、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非非”,佛家用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界。“想入非非”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更有利于表现古埃及人想象力的丰富。类似的成语还有:“灯红酒绿”、“淋漓尽致”、“指手画脚”“不三不四”、光怪陆离等。

  另外,诸如此类的两用成语,还有很多,如:“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这些词还有“按图索骥” “如虎添翼”“高视阔步”“旁若无人”“指手画脚”“秀色可餐”“粗枝大叶”

读书人网 >工程硕士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