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卷6月22日结束,评卷组负责人提醒——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邝凝丹 通讯员 粤考宣) 昨日上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宁生视察今年普通高考评卷工作。目前,广东高考评卷工作已完成了25%,预计6月22日结束评卷工作。今年评卷教师以中学骨干教师为主,所占比例较去年有所上升。
昨日,高考各个科目的评卷组负责人还逐一点评了各科目考生答卷情况,指出考生薄弱之处。
语文:莫猜题,要加强阅读
点评人:华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 陈建伟
今年高考广东语文试卷未出现偏题、怪题,内容上也没有超纲。最值得提醒的是,自2007年广东高中课改后,今年首次实行新材料作文,既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又考察考生因材料而“引发”的“思考”,虽然审题的难度有所增大,但考生不易套作。
今年考生作答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一是考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二是阅读鉴赏类题目考生答卷表现一般,中学应引导考生加强阅读。
建议:今年作文采取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有些考生备考不够充分,有些学校备考押宝在命题作文上,导致作文写得不够好。中学应当全面备考,不要猜题。
数学:比去年容易,不等式放缩是弱项
点评人:华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数学评卷组组长丁时进教授
与2011年数学卷相比,今年广东省数学卷的难度特别是最后三题难度有所下降,试卷涉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试题超过试卷总分的三分之二,试题的命制也较有新意。
从评卷情况看,考生答题情况总体正常,最后三道题的空白卷数量与去年相比明显下降。估计理科数学、文科平均分与去年相比有所提升,平均分处于一个更加合适的区间。
当然,也不乏考生在基础知识和答题规范上出错。比如,有些考生在做填空题时,对于如何用坐标表示出平面上的点不能规范作答,有的不能准确地用区间表示一个集合;还有的对于填空题的“用数字作答”规定视而不见,把一个中间过程填上去,无谓失分。另外,不等式的放缩显然是考生的弱项。
建议:中学数学盲目注重机械应试的状况要改一改了,数学高考复习中不宜布置过多的难题、偏题和怪题。
英语:应加强语篇能力
点评人:华南师大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英语评卷组组长 周榕教授
今年广东英语高考试题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区分度较好,虽然考生普遍感觉比较容易,但要得高分和满分不容易。目前三道主观题的平均得分都略高于去年的平均分。
考生出现问题较多的仍然在运用复合句方面和语篇连接方面。此外,由于读写任务所阅读的短文以及阅读理解部分的信息匹配内容都是教师话题,导致部分考生出现一些照抄现象,影响了得分,这是以后应注意的现象。
政治:要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点评人:华南师大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政治评卷组组长 胡泽洪教授
今年考生总体答题情况比较理想,区分度较好。但也有部分考生未能结合学科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分析材料,有死记硬背、照搬教材之嫌。
建议:要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问题作为重点,既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
历史:答题要加强灵活性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评卷组副组长 陈文海
今年历史试题综合性较强,特别强调中外历史的融合与贯通。题目区分度较好,既有难度较小的题点,也有难度较大的设问。另外还有一部分试题与考生的日常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而且,对答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从答卷情况来看,暴露一些问题:一是答题层次不清晰。有些题目要求考生按照一定的历史演进线索和历史逻辑关系作答,但是,不少考生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训练,结果就是对相关问题只能作笼而统之的回答。二是缺乏灵活性。试题中有一些题目是可以选择作答,其中,既有难度较大的选项,也有难度很小的选项,但有一些考生可能没有经过比较,只是随机选了一个作答,结果造成迎难而上的局面,这是在平时训练中都要注意的。
地理:专业术语表达能力欠缺
点评人:华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地理科评卷组组长 徐颂军
地理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探究性、时代性等特点,有较好的区分度。
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欠缺,利用地理专业术语表达的能力欠缺,导致失分。
建议: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该突出考生阅读地理图表能力、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专业术语进行表达的能力的培养。
物理:套用公式毛病突出
点评人:华南师大电信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物理评卷组组长 李榕教授
今年考生没有出现普遍答题时间紧张的现象,计算题空白的不多。但考生在解答过程的严谨性与使用符号的规范性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考生套用公式而不是对物理情景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列公式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建议:中学物理的教学还是应进一步回归基础,注重针对物理情景的关键状态上列方程,同时加强对解题过程严谨性与规范性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