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北大清华再掀生源抢夺战

发布时间: 2012-06-29 16:11:25 作者: sxsgeass

  昨天下午,网上一张疑似“预录取协议”的照片引发了轩然大波,由于此前教育部刚刚宣布禁止高校与学生签订预录取协议,而此前北大、清华之间连续多年生源抢夺战,这一 “顶风作案”行为立刻在教育界内外引发了广泛讨论。对此,执行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如清华等对此大呼不公平;但当事学校——北大对此表示,这并非“预录取协议”,而只是应考生要求出具的指导意见。

  清华质疑:北大签协议违规

  这张照片的发布者是清华大学浙江招生组老师俞冀阳,他告诉记者,“浙江省的前20名文科考生已经全部和北大签订了预录取协议。”虽然教育部在今年早早宣布禁止高校与学生签订预录取协议,但北大并未遵守这一规定,而是在高考分数揭晓后就对优秀考生给予承诺,吸引他们选择北大,“协议是排他性的。 ”

  俞冀阳公布的这张照片上有如下字样:“应考生要求,北大浙江招生组郑重承诺,若考生(××)在一批平行A志愿填报北京大学,专业志愿填写××专业,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将确保按照北京大学××专业予以录取。 ”落款是 “北京大学浙江招生组朱××”。对此,俞冀阳点评道:看看北大在教育部严令规定不许和考生签署任何书面协议情况下的行为,“我就是忍无可忍了,才会对北大这种顶风作案公开叫板! ”

  北大:并非协议而是指导意见

  “有法律常识的人都能看得出,这并非是预录取协议。 ”今天上午,北京大学浙江省招生组负责人李老师承认,照片上的文字确实出自北大浙江招生组,朱××也是其中一位教师,但是教育部禁止的“预录取协议”是有明确规范的,必须有高校、学生、中学三方的签名,“这张纸并不是协议,而是北大出于负责态度,应考生的要求,为考生提供的志愿指导意见。 ”

  李老师说,北大坚决支持教育部的规定,反对招生预录取,他本人也是首次负责浙江地区招生,同样为招生过程中各校竞争乱象感到无奈。之所以开具这张“指导意见”,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高校的不负责态度让考生没有安全感,“所以当我们老师联系考生的时候,他们就主动要求我们开出这样的指导意见。 ”

  在李老师看来,这张照片上的文字近乎OFFER,并未强制要求考生必须填报北大,也没有表明如果不填会有怎样的后果,完全是双向的、非排他性的,“并非浙江前20名文科考生都有这张纸,据我所知只有这一张。 ”

  专家:不应泄露考生信息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专家熊丙奇教授则对此指出,大家普遍关注名校生源争夺,但却忽视是谁把考生的信息泄露给了北大?此外,在熊教授看来,真正意义的高校“抢生源”应该是用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抢生源”,而不是拿着违规获得的信息去半夜敲门,花言巧语让学生报考本校。

读书人网 >高考资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