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2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题

发布时间: 2012-07-31 20:01:12 作者: maylh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

  2.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让学生背结论。( )

  3.根据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可将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

  4.认知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客观实体的特征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

  5.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 )

  6.皮亚杰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

  7.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品德是先天的。( )

  8.启发式教学是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教学策略。( )

  9.掌握学习是由布鲁纳等人提出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

  10.维果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11.20世纪20年代后,西方教育心理学主要吸取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

  12.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由杨贤江于1924年编写的。( )

  13.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是一样的。( )

  14.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 )

  15.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

  请问:

  1.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记忆规律?( )[单选题]

  A.符合

  B.不符合

  2.这种做法有何弊端?( )[不定项选择题]

  A.容易引起学生记忆疲劳

  B.降低学生记忆的效果

  C.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主动性

  D.使学生对学习造成心理障碍

  (二)(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7分。共13分)

  以下是教师用“一起”造句的设计:

  设计:(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独立准备。

  (3)小组长组织交流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

  (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

  请问:

  1.上述设计属于( )。[单选题]

  A.传统学习方式

  B.合作式学习方式

  C.探究性学习方式

  D.自主性学习方式

  2.该学习方式的目的是( )。[不定项选择题]

  A.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

  B.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C.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D.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参考答案: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3.√【解析】略。

  4.√【解析】略。

  5.√【解析】略。

  6.×【解析】这是斯金纳的观点,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7.×【解析】品德的形成具有后天性,人的品德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他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8.×【解析】题干为合作学习的定义。

  9.×【解析】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

  10.×【解析】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1.×【解析】20世纪20年代后,西方教育心理学主要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预测的研究成果,从而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12.×【解析】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3.×【解析】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

  14.√【解析】略。

  15.×【解析】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四、情境分析题

  (一)1.B

  2.ABCD

  (二)1.B

  2.AB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