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
2.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 )
3.定势对迁移只起阻碍作用。 (X )
4.符号学习就是词汇学习。 (X )
5.技能是一种本能行为。 (X )
6.元认知调节策略与监视策略无关。 ( X)
7.拥有某一领域丰富的知识经验就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 X)
8.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 (X )
9.行为塑造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X )
10.教师可用相同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X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非正式群体: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
2.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5.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