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 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D.1998年
2.幼儿园教育应以( )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习 B.上课 C.玩耍 D.游戏
3.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
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陶行知
4.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
A.成熟 B.生长 C.遗传 D.发育
5.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
6.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倍尔
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来源:www.examda.com
A.基础教育 B.启蒙教育 C.属于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9.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10.“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针对幼儿教育界普遍出现的( )倾向提出来的。
A.幼儿教育多元化 B.幼儿教育制度化
C.幼儿教育小学化 D.幼儿教育特色化
11.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12.所谓(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
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
13.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
A.游戏 B.交往 C.活动 D.游玩
14.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没有明确要求( )。
A.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 B.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C.尊重幼儿的观点、意见 D.尊重并同意幼儿的主张、决定
15.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来自( )。
A.同龄人 B.社区人士 c.家长 D.教养员
参考答案:
1.B.《幼儿园工作规程》于1989年开始试行,1996年正式颁布实施。
2.D.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3.D.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陈鹤琴倡导“活教育”。
4.c.遗传因素是先天因素的最重要内容。
5.C.教育目的直接影响教育的全过程。
6.D.福禄倍尔是最早命名幼儿园,提出完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人。
7.A.儿童的发展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
8.c.义务教育只包括初中和小学共九年。
9.B.教师在保教结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0.c.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进行教育,是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11.c.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12.B.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
13.c.幼儿园的活动是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
14.D.尊重幼儿不是要听从幼儿的所有决定。
15.c.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一个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