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概况
1.学校历史
三峡大学是一所水电特色与优势明显,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湖北省属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6月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2009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评审,我校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0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定协议,决定省部共建三峡大学。
2.地理位置
三峡大学所在地宜昌市被人们誉为“三峡明珠”、“世界电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西陵峡、三峡大坝、葛洲坝均在此地,更有清江画廊、三游洞、屈原故里等秀美风光,使宜昌成为生态旅游胜地,也是理想的居住学习的好去处。
3.基础设施
我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2.3万平方米。现有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其中国家级1个: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省部级12个:水电站仿真实验室、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药药理(肿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水库移民研究中心。
4.学科专业及师资
学校现有63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10个;现有2个国家立项建设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1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工商管理(MBA)和翻译等12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点),有4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5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4个湖北省优势与特色学科。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40人,其中教授331人,副教授57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46人。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777人。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及16位院士在内的273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5.科研项目
学校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3000多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等重点科研项目200多项,累计项目经费达6亿多元。另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
6.科研教学成果
学校近5年来有1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25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累计12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论文每年500余篇;有6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灾害防治、大坝监测、边坡绿化、工程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化工、医药卫生、旅游规划等行业领域。近3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245项,其中省部级项目56项;在近两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5项。
理学院简介
理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共6个本科专业。拥有数学、物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力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应用数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为校级重点学科。拥有应用数学、磁电子和纳磁探测、近代物理、太阳能等4个校级研究所,凝聚态物理、3S技术与软件工程、非线性复杂系统、基础数学和光电技术等5个院级研究所。学院拥有一个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在读本科生、研究生1300余人。
1 师资力量 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9人,其中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与特聘教授各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 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 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教授18人,博士40人,近20人次曾在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访学。
2 科学研究 主持承担国家自科基金24项、省部级项目12项、省高校创新团队项目2项、厅局级和横向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110余篇;获省自然科学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2011年科研经费达380万元,其中纵向经费近300万元。
3 联合培养 学院和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与三江航天集团、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有4个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4 就业去向 研究生主要就业去向为高校(三峡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读博(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公务员(宜昌市选拔)、企业、中学等。
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及激励机制
1 招生政策
凡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研究生的考生,符合录取条件者录取为公费生。
2.激励机制
1)实行全员奖学金制,还设有若干专项奖助学金。
2)设有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用于资助有一定科研基础、可望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体现学科交叉和学科创新的选题。
3)设有硕士学位论文培优基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
4)学校加大对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的奖励力度。
5)对家庭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将协助提供研究生勤工助学岗位和协助办理助学贷款。
三峡大学“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简介
一 硕士点概况
三峡大学数学学科依托于数学系的“应用数学”、“基础数学”、“3S技术与软件工程”、“非线性与复杂系统”等四个研究所。2001年,“应用数学”学科点被纳入学校首批启动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2006年6月,该学科点被湖北省政府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应用数学”硕士学位点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应用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本学科形成了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几何与代数、非线性系统分析与控制、计算理论与方法、鞅论与泛函分析、图论与最优化6个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60人,其中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1人,湖北省学科带头人1人,校“151”人才9人,多位教师曾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外著名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工作。
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高校创新团队项目2项、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其它厅局级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多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其中纵向经费30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9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获省自然科学奖与教学成果奖各1项;2人获省优秀硕士论文。近年来本学科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经费(万元)
多智能体不确定性系统的自适应一致性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
基于GPU实现射电干涉阵列信号实时处理的加速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6
具有大量不规则颗粒随机分布区域的模拟方法及其在混凝土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5
基于部分状态的非线性系统多重稳定性及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
模形式,Theta 函数和特殊分拆函数的算术性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1
无网格法在复杂流动不连续问题中的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3
非线性系统有限时间稳定及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5
非等谱演化方程求解的机械化算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非线性椭圆型方程组理论研究及其在模式生成中的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
具有奇异性的反应扩散方程的行波解和渐近传播速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
图中结构与全局参数(子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图因子、路系统及相关问题(子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NCS有限时间故障诊断及有限时间控制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6
多智能体复杂动态网络的同步与分散控制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6
半定规划的内点算法在控制理论中的应用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6
随机非线性时滞系统的多性能分析及其应用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4
基于模糊概念格的图像数据挖掘算法研究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6
多智能体动态网络的自适应同步与分散控制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4
网络信息处理的容错性研究 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 3
二 招生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考试科目 备注
010 理学院
010 理学院
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070101 基础数学
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
序代数理论及其应用
几何分析与泛函分析
07010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鞅论与随机分析
数据的统计分析
统计中的大偏差
070104应用数学
图论
最优化及应用
计算调和分析及应用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非线性系统分析及控制
复杂网络分析与控制
系统分析与集成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分析
④871高等代数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
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①概率论②常微分方程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近世代数②解析几何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601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71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魏宗舒等 高教京
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第二版)王高雄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近世代数 《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第四版)吕林根、许子道等编 高教社
三峡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简介
一 硕士点概况
三峡大学物理学科依托于校级“磁电子和纳磁探测”、“近代物理”、“太阳能”和 院级“凝聚态物理”、 “光电技术”等五个研究所,是湖北省物理学会在省会以外的高校中唯一的常务理事单位。2001年“凝聚态物理”被确立为校级重点学科,2006年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立项建设“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现有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光学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课题均是本学科国内外前沿研究热点及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4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7人,博士15人(有博士后研究经历的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具有在美国、德国等国家访学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经历的10余人。另外,还有如北京大学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孟杰教授等多名知名专家学者为本专业的兼职教授。
近年来,本学科教师共主持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访问学者基金、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二十多项,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企业横向研究项目十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获省自然科学奖和省科技进步奖各1项,省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专著1部,系列教材2套,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00余篇,多篇论文分别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获国家授权专利11项。
近年来本学科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万元) |
有机量子磁体的磁有序及铁电相变性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5 |
非金属元素掺杂的半导体材料磁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0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时域电磁逆散射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0 |
基于暗态共振的连续体变量图态纠缠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6 |
超度量空间在复杂系统层级聚类中的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 |
基于态密度效应的强短脉冲激光微纳尺度烧蚀动力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5 |
LHC能区强子集体流热化和相空间特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3 |
铁磁性纳米环的制备、磁性和输运性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9 |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对下游河道影响(子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 |
多功能纳米纤锌矿硫化锌材料的制备、结构以及物理和化学性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9 |
稀磁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和磁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4 |
领头重子碎裂机制和五重奇异夸克重子态的研究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10 |
基于电磁建模的海面SAR目标及环境特征参数机器学习反演方法研究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4 |
高能飞秒脉冲激光烧蚀特性及效应研究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6 |
基于变化矢量分析的滑坡动态监测研究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 |
RHIC和LHC能区热化特性研究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5 |
二 招生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10 理学院 |
|
|
07020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专业方向 01 核物理与计算物理 02 核技术及应用 03 高能重离子碰撞 04 粒子物理与暗物质研究 05 非线性物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72物理综合 ④875量子力学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 笔试科目(任选一门): ①原子物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统计物理②电磁学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磁性材料物理 02低维凝聚态物理 03功能纳米材料 04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 05超快激光加工动力学 06凝聚态物理中的声学问题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72物理综合 ④875量子力学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 笔试科目(任选一门): ①固体物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统计物理 ②光学 |
070207光学 01太阳能光伏技术 02光电检测技术 03半导体照明技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72物理综合 ④876物理光学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 笔试科目(任选一门): ①光纤通信 ②激光原理 ③半导体物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电磁学②应用光学 |
070208 无线电物理 01电磁场检测 02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3遥感及信息处理 04电波传播及其工程应用 05天线理论与技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72物理综合 ④874电子技术基础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 笔试科目(任选一门): ①信号与系统 ②微机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电磁学 ②光学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772物理综合(包括热学、电磁学) | 《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第二版 赵凯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热学教程》第二版 黄淑清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874电子技术基础 |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5版) 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
875 量子力学 | 《量子力学》 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 |
876物理光学 | 《物理光学》第三版 梁铨廷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原子物理 | 《原子物理学》第四版 杨福家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光纤通信 | 《光纤通信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履信 |
激光原理 | 《激光原理》第六版 周炳琨 国防工业出版社 |
信号与系统 |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上册、下册,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微机原理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三版 (马义德 张在峰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三峡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点简介
一 硕士点简介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依托于三峡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电信系和“3S技术与软件工程”、“光电技术”两个研究所。
本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三峡大学“151”人才学科带头人1人,3人曾在美国、荷兰、南非等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访问研究工作。学科建设中,强化人才培养与学术梯队建设,强调具有创新性基础理论研究和具有应用前景技术研究,一支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实力的师资和科研队伍正在形成。 近年来,该学科点研究生指导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863子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其它厅局级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863项目1项;获省自然科学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数十篇。 近年来本学科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多智能体不确定性系统的自适应一致性问题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1 |
基于模拟降雪的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1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时域电磁逆散射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0 |
多智能体复杂动态网络的同步与分散控制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6 |
多智能体动态网络的自适应同步与分散控制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4 |
二招生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10 理学院 |
|
|
0775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1数学建模与仿真 02信息处理与通信 03人工智能 04图形与图象处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3离散数学 ④877计算机应用技术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 笔试科目(任选一门):①数据库原理与应用②微型计算机技术;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数据结构②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603离散数学 |
《离散数学》耿素云、曲婉玲编 北大出版社 |
877计算机应用技术 |
《数据结构及应用算法教程》,严蔚敏,陈文博,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 王珊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微型计算机技术 |
《微型计算机技术》(21世纪) 孙德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三峡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点简介
一 硕士点概况
工程力学硕士点依托于三峡大学“应用数学”、“近代物理”两个校级研究所。该硕士点于2010年批准,2011年正式招生。
该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三峡学者1人、三峡大学“15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1人曾在瑞典皇家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受欧盟委员会THERESA项目资助,获瑞典皇家工学院雇用博士研究生岗位。多位教师曾在美国、英国等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访问研究工作。近年来,工程力学硕士点专任教师共主持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多项,主持承担来自欧盟委员会THERESA项目、国家电力公司等国内外著名机构和公司的横向科研项目十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几十篇。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科学,已成为土木、水利、机械、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矿山、交通、环境保护、材料与加工、自动化技术、农业、生物、海洋、船舶、石油化工、航空与航天及国防建设等工程科学的基础;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缺的作用。 近年来本学科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具有大量不规则颗粒随机分布区域的模拟方法及其在混凝土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5 |
无网格法在复杂流动不连续问题中的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3 |
二 招生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10 理学院 |
|
|
077204工程力学 01工程计算流体力学 02工程材料力学分析 03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04工程计算力学中的先进数值算法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 数学分析 ④871 高等代数 |
复试分面试和笔试, 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①C语言程序设计②常微分方程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理论力学②混凝土结构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601数学分析 |
《数学分析》(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871高等代数 |
《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C语言程序设计 |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 李丽娟 邮电出版社 |
常微分方程 |
《常微分方程》(第3版) 王高雄 高教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