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清平乐(宋)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物地春寒。
    (1)上阙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
    (2)品赏“黄昏独倚朱阑”中“独倚”二字的妙处。(4分)
   (1)“阁中人”所见的景物是,傍晚,雨晴,碧池新绿,双燕归宿。(2分)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与下阙的内容形成对比反衬。或乐景衬哀情。(2分)
    (答题建模:“写了什么内容”的题目,一定要把景物写全。“有什么作用”的题目,一是从表现手法着眼;二是从与下文的内容感情比较着眼。)
    (2)独倚,是独自倚靠。从雨晴烟晚到黄昏,说明女主人“独倚”的时间很久,且睹双燕,更思亲人。(2分)全诗通过写暮春之景,春景与孤独心情形成对比,寄托了“阁中人”黄昏后寂寞、孤独之情。(2分)
    (答题建模:一是解释词义;二是结合具体诗句,上下勾连,点明相关内容;三是结合全文通过表现手法,突出全诗感情。)
十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
   (1)离乡 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2分)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2分)
    (2)渲染凄寒孤儿悲凉的环境气氛,(2分)衬托诗人孤独寂寥悲凉思乡的心境,艺术效果很强。(2分)
    或写:雪落竹林的凄声、回归故里的寒蝉梦、晓角残漏的悲音、掉落灯花的孤灯,(2分)暗示抒情主人公长夜难眠、孤儿悲凉、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