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训练九(附解析)

发布时间: 2012-09-19 05:00:04 作者: sxsgeass

二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笙歌梦断蒺藜②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③。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④,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②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③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④荒(zhòu):坍塌的砖块。

    1.这首曲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曲的内容作答。(5分)

    2.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6分)

    1.5分)这首曲子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南宋繁华不再的哀叹之情。这种感情主要通过景物表现出来,情寓景中,情景交融。乱云、老树、夕阳均沾染了深沉的故国情怀,将作者胸中的“悲国情”化作了眼前的“衰败景”,让人体味到诗人的悲伤情感。(点明感情2分,结合景物特点分析3分)

    2. (6)对比(2分),将昔日的笙歌梦、罗绮香、铺锦池、流杯亭等与现实中的蒺藜沙、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荒、破瓦等作了鲜明的对比(2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而鲜明形象地突出体现了昔盛今衰的景象,表现了深沉的兴亡之感和故国哀思(或黍离之悲)(2分)。

二十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①,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

    1)“六朝文物草连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首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

    1)借代(1分)。寄寓了六朝兴废、自然永恒的感慨(2分)。

    2)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1分),厌倦官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1分),无法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1分)。

读书人网 >高考语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