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不见   (唐)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 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了一种并作赏析。(4分)
    (1).要点:①对好友的挂念,以及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2分)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①对比手法。(1分)颔联通过“世人”与“我”,“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3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②直抒胸臆。(2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2分)(意思对即可)
三十、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①!
    【注】①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或答“第一、二两句追忆当年的豪举与现在独作江边渔父的闲散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寂寞凄凉(或答“失落”“落寞”“惆怅”等);后两句中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3分;答对手法给1分,内容分析1分,情感1分)
    注意:学生如答出对比和虚实结合,并分析合理,同样给分。
    (2)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这两句的意思是: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表达了词人对官家的轻蔑(或答“蔑视”“不屑”等)之态和内心的愤慨不平之情。(内容1分,情感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