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两首词的主题是否相同,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山映”三句:傍晚,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着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先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表达出乡思离情。(2分)“风柔日薄春犹早”: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起来,使人心情愉悦。抒发了欣喜之情。(3分)
    (2).两首词的主题相同,都抒发了乡思离情。(2分)但范词的抒情比较直接,(结合赏析2分)李词的抒情是委婉含蓄。(结合赏析2分)
    赏析:[范词: “黯乡魂”二句,直接托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之叹。
    李词:早春又是乍暖还寒时节,小睡起来,微寒侵肤,刚才插到鬓上的梅花也已枯凋。词人不说心情的转变,只用天气的轻寒和梅花的凋残,暗示其意识流程。词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沉溺于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醉梦中,只说醉卧时所烧的沉香早已炉灭香消,而词人还宿酲未解。而醉醒时乡思的凄苦,尽于言外可见。
三十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6分)
浣溪沙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这首词按照什么顺序来铺叙景物,请结合内容具体赏析。(3分)
    (2).词的下片以“人间有味是清欢”作结,抓住了哪些有特征的事物来描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趣?(3分)
    (1).这首词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从清晨风斜雨细,晓寒顿生,写到雨停风住,烟云淡荡,沐浴在晴晖之中的中午。(时间为序得1分,早晨和中午的特色景物能结合原诗分析的得2分)(2).“人间有味是清欢”,由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这两件有特色的事物来表现。清欢的意趣表现在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也是对宁静无忧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茶1分,蔬菜1分,意趣情感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