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训练十八(附解析

发布时间: 2012-09-23 07:46:10 作者: sxsgeass

四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6分)

九日渡江

明李东阳①

秋风江口听鸣榔②,远客归心正渺茫。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③,城上山形绕建康。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注】①李东阳:明代茶陵人。成化八年,以礼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后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这首诗是诗人主持应天乡试时所作。在乡试放榜后,诗人从南京渡江经扬州北上,恰逢重阳,佳节思亲,因赋此诗。②鸣榔:捕鱼时敲打船舷所发出的声响。③瓜步:镇名,东临长江。后面的建康、真州和维扬,分别是今南京、仪征和扬州。

    1).填空:首联交代渡江的时令、景色和       ;颔联以万里长江之永恒      百年人生之短暂,寓情于景。(2分)

    2).颈联、尾联连用四个地名,流转自如。比较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比较两者所抒发的感情的异同。(4分)

    1).心境    反衬

    2).同:都抒发了归乡的喜悦之情。异:杜甫之喜既是个人之喜也是家国之喜,且长期离乡背井,故思归急切;李东阳之喜纯是个人之喜,且只是小别妻孥,故思归舒缓。

四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

    []:《古诗十九首》有“越鸟巢南枝”句,意谓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在向南的树枝,

    1)清人沈德潜评第二联是“一语双关”,请对此简要说明。(4分)

    2)“红槿花中越乌啼”一句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1)(4分)一方面写出贬谪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状,表明自然环境的恶劣。(2分),另一方面喻指自己仕途环境的恶劣,表明小人当道,志者难行的现实(2分)。(语意相近即可)

    2)(4分)①化用典故。诗人被贬异地,听到越鸟在枝头啼叫,联想飞鸟尚不忘本的典故,表现自己的故园之恩(2分)。②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诗人描绘了“红槿花”开,“越鸟”啼呜的景象,表现(反衬)出自己被贬南方后的思乡之情(2分)。(答出一点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读书人网 >高考语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