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训练十九(附解析

发布时间: 2012-09-23 07:48:01 作者: sxsgeass

四十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5分)

湖上梅花歌(第二首)

王稚登

山烟山雨白氤氲,梅蕊梅花湿不分。

浑似高楼吹笛罢,半随流水半为云。

    1)诗人采用了什么写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3分)

    2)请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独特艺术构思。(2分)

   1)比喻。全诗描写的是一个春雨迷蒙的天气,山上云雾缭绕,细雨霏霏,烟气、雨气和那满山开放的梅花,形成氤氲的白气。梅花和梅蕊粘在一起,也分不出彼此。这样的梅景,朦胧缥缈,轻盈如烟,洁白似云,澄净似水。全诗一个比喻转折三次,用笛声比喻梅景,又用白云流水比喻笛声,曲折婉转,清新隽永。

    2)“浑似高楼吹笛罢,半随流水半为云。”笛声悠扬悦耳,陶人肺腑,高楼吹笛,其声恍若天际传来,更能启发人的遐思远想。古人形容音乐的美妙,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诗人却说半随流水半为云,笛声又转换成春水和白云。古人描写音乐用视觉增加音乐的形象性,这首诗反其意而用之,用音乐的听觉形象,通过通感让读者不仅去想象景象,而且去感受景象。

四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1)“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2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2)“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1分)一是忧国之情。(1分)盛春已经过去了,而南宋也是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故这“幽情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1分)

读书人网 >高考语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