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说课教案:《翁亭

发布时间: 2012-09-24 19:58:00 作者: maylh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虚词“而”“也”的用法。

  2、发挥想像,再现美文的意境,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3、抓住“文眼”,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文意,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

  2、理解作者以“醉”写“乐”的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介绍作者导入课文。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读。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二、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明确注意的字音。

  2、学生逐段质疑,并翻译全文。


三、精读探究

  1、找出贯穿全文主线表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乐

  2、四人一组讨论:文中哪些人在乐,都乐些什么呢?请找出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游之乐、与民同乐)

  3、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和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4、四人一组讨论:文中有没有不乐的地方呢? (被贬后的忧郁)

  5、探究:作者为何多次提到“醉”呢?

  四、赏析品

读书人网 >教案讲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