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训练四十一(附解

发布时间: 2012-10-02 08:47:21 作者: maylh

八十八、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杂诗三首(其三)沈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①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

    ②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请分析颔联中“月”这一意象在运用上的妙处。(4分)

    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3分)

    ⑴明月高挂中天,照着不眠的闺妇,也照着思念亲人的征夫。以月写人,以月寄情,一笔写出两人的离恨,抒发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离人相思之苦。(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

    ⑵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1分)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2分,大意对即可)

八十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现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蒙冲:古代战船名。

    (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请选择一个角度,对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

    (1)昨夜春水上涨,蒙冲巨舰在激流中如羽毛般轻快航行。往常费尽力气不能推动的大船,此刻却能在江流中航行自如。寓意是读书须积累,当积累到融会贯通的地步,自然就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2)答题要点:可从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或寓理于景、理趣交融等角度入手分析。

读书人网 >高考语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