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初级护师护理辅导关节脱位概

发布时间: 2012-10-03 08:31:08 作者: maylh

  (一)定义 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为关节脱位。

  (二)病因

  1.创伤性脱位 由外界暴力引起的脱位,是脱位的常见病因。

  2.先天性脱位 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骨关节结构缺陷,出生后已发生脱位。

  3.病理性脱位骨关节患某种疾病,如骨关节结核、骨肿瘤等,使得骨关节结构破坏,关节失去稳定,受到轻微外力发生脱位。

  4.习惯性脱位 创伤性脱位破坏了关节囊、韧带,使关节松弛,以后再受到轻微外力引起脱位,习惯性脱位的引起与初次脱位治疗不当不无关系。

  (三)分类

  1.按脱位程度分类 分为全脱位或半脱位。

  2.按远侧骨端关节面移位方向分类 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侧方脱位。

  3.按脱位后时间分类 脱位后以3周为限分新鲜脱位和陈旧脱位。

  4.按脱位后皮肤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分为闭合性脱位和开放性脱位。

  (四)病理

  1.关节脱位引起关节囊撕破、韧带损伤、局部出血,关节内积血,血肿机化,纤维组织形成,最后关节粘连,影响关节活动。

  2.关节脱位可伴有骨折,关节内骨折易形成创伤性关节炎。

  3.关节脱位可损伤周围血管神经。

  (五)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脱位的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关节功能丧失。

  2.特征表现 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六)辅助检查

  X线检查确定有无脱位及脱位方向,并了解有无骨折。

  (七)并发症

  1.关节脱位合并关节内外骨折。

  2.关节附近重要血管损伤。

  3.牵拉和压迫可致血管、神经损伤,引起出血和麻痹。

  4.晚期可发生骨化性肌炎或创伤性关节炎。

  (八)治疗原则

  1.复位 手法复位为主,早期进行手法复位效果好,而且越早越好,脱位后血肿机化,瘢痕组织充填关节盂,给手法复位造成困难。伴有关节内骨折及软组织嵌入、陈旧性脱位手法复位失败的病人采用手术复位。

  2.固定 复位后固定有利于关节囊、韧带及周围软组织得以修复,但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引起关节僵硬,一般固定2~3周。

  3.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固定后即开始功能锻炼,早期舒缩活动患部周围肌肉及其他关节的活动;去除固定后,逐渐活动患部关节,主动活动为主,被动为辅,配合理疗。

读书人网 >初级护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