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3年高考语文夯实基础训练题二十四(

发布时间: 2012-10-11 05:21:22 作者: maylh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问难/多难兴邦    倒影/排山倒海    应届/应接不暇

B.辟邪/开天辟地    数落/数见不鲜    着急/不着边际

C.裨益/稗官野史    缜密/目而视    心扉/蜚短流长

D.迥别/炯炯有神    挈带/风驰电掣    缘分/不容置喙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当下的官员热衷于隔三差五地“下乡”调研。这样一来,干部下乡所在地的基层干部自然就得热情接待,他们兴师动众,几天时间鞍前马后地忙于接待。但是,如果干部下乡少,群众的意思就难知晓,群众的困难就难发现,隔岸观火隔靴搔痒,拍着脑袋想当然就多,因而一些假政绩就四处泛滥。这是两难问题。

A. 兴师动众    B. 鞍前马后    C. 隔岸观火    D. 隔靴搔痒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俄乌天然气纠纷事件暴露出欧盟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且供应途径过于单一,欧盟国家开始认真反思能源安全这一重大问题。

B.包括中国雪灾在内的一系列气候异常事件提醒世人:如果人们还停留于坐而论道的阶段,将饱尝“不预则废”的恶果。

C.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心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D.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 _____目前出现在报端的那些言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学习中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的失败并不可怕。

当您发现有人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因为他偷税、逃税

      是在损害国家利益,      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 对于  偶然  /   B. 关于  偶尔  不但/   C. 关于  偶尔  /   D. 对于  偶然  不但/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人肉搜索是网民自发的行为,               ,这样做已经涉嫌侵害隐私权。

①网友也就无需对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这样很容易造成“误伤”

②从本质上讲,人肉搜索属于一种民间的调查行为,无人予以监督

③此外,网友往往先入为主,以道德而不是法律为标准衡量事情的是非,并通过互联网对事件中的当事人大加声讨,肆无忌惮地曝露他人信息

④从整体上看,体现了人们对正义的追求    ⑤然而,人肉搜索的背后也有隐忧

A.④⑤②①③    B.④②⑤①③    C.④⑤②③①    D.④②⑤③①

6.下面这一段话,在用词、语序等方面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反映孔子言行的《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伦理著作。②以后从孟子、荀子、董仲舒直到近代许多文人、学者,③都把自己的毕生精神倾注在社会伦理问题的研究上,④以致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封建思想体系,⑤使中国成为历史上世界最富有伦理研究传统的国家,⑥一个伦理道德观念最为深厚的国家。⑦尽管其中的愚昧与保守是深刻的,⑧但是有其可供吸取的因素。

序号

      

 

 

 

 

 

 

 

 

 

 

【答案】1B. bì/pìshǔ/shuòzháo/zhuó(A.nàn dào/dǎoyīng/yìng C.bì/bàizhěn/chēn fēiD.jiǒngqiè/chèyuán/huì)

2.CA.“兴师动众”,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B.“鞍前马后”,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C.“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下乡少”不是“隔岸观火”。应为“闭门造车”。D.“隔靴搔痒”,搔:抓。隔着靴子搔痒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

3BA.动词“暴露”后面缺宾语,应在“过于单一”后加“等隐患”;C.项“句式杂揉”,把“有着”改为“具有的”即可;D.项“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把意思说反了。)

4.D(【关于】和【对于】:表示关涉的,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的,用“对于”不用“关于”。 【偶然】不一定发生而发生;【偶尔】间或,有时。【不但/也】表递进;【既/又】表并列。选句强调偷税对个人的危害,应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5A.④⑤②①③(由正到反进行介绍)

6.

序号

      

“精神”可改为“精力”

“以致”可改为“从而”

“历史上世界”可调整为“世界历史上”

“深刻”可改为“严重”

 

读书人网 >高考语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