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_________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A.独立自主性
B.启蒙性
C.综合性
D.活动性
2.__________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动作方面的基本内容。()
A.学习“安静”
B.学习剪指甲
C.学习穿衣服
D.学习浇花
3.在语言课上加上好听的歌曲,在体育游戏中加上故事,在数学课上加上绘画……,这体现了()。
A.教育目的的综合性
B.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C.教育制度的综合性
D.教育手段的综合性
4.在幼儿园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
A.真诚,同理心,深切的了解
B.真诚,接纳与信任,同理心
C.真诚,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
D.同理心,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等,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A.观察法
B.范例法
C.演示法
D.示范法
6.__________是最为科学的育儿教育方法。()
A.游戏化方法
B.语言法
C.环境体验法
D.移情法
7.角色扮演法的三个阶段中,__________是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层次。()
A.及时模仿
B.认同
C.简单再现
D.内化
8.在游戏时,教师让违反游戏规则的儿童停玩一次,属于()。
A.自然后果的惩罚
B.剥夺性惩罚
C.体罚
D.生理性惩罚
9.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家长与教师联系的热情逐渐减退”属于()。
A.希求期
B.忽略期
C.需求期
D.淡漠期
10.__________的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参考答案:
1.D【解析】活动性原则源自杜威的“做中学”。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导论”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2.C【解析】学习穿衣服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动作方面的基本内容。
3.B【解析】题中所述现象属于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4.C【解析】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真诚,二是接纳与信任,三是深切的了解。
5.D【解析】在题中所述案例中,教师运用了示范法。
6.A【解析】游戏化方法是最符合幼儿特点的、最为科学的育儿方法。
7.D【解析】内化是角色扮演法中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层次。
8.B【解析】教师让违反游戏规则的儿童停玩一次,属于剥夺性惩罚。
9.B【解析】忽略期家长与教师联系的热情逐渐减退。
10.C【解析】家长学校旨在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