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发布时间: 2012-10-14 17:52:31 作者: sxsgeass

  1.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是( )中提出的。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雄辩术原理》

  D.《大教学论》

  E.《孟子》

  2.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E.20世纪90年代

  3.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达

  B.埃及

  C.古希腊

  D.雅典

  E.中国

  4.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六三三学制”

  D.《奏定学堂章程》

  E.“单轨制学制”

  5.规范文化的组成部分有( )。

  A.班风

  B.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

  C.规章制度

  D.角色规范

  E.设施管理

  6.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最重视的问题,早在1982年党的( )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E.十六大

  7.中国古代主流以( )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A.道学

  B.儒学

  C.阴阳学

  D.伦理道德

  E.经学

  8.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E.青年前期

  9.“遗传是长,环境是宽,发展就是长乘以宽”,这是以( )为代表的二因素论的观点。A.吴伟士

  B.施太伦

  C.高尔登

  D.霍尔

  E.华生

  10.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特尔门对智商在130以上的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了历时50年之久的追踪观察与系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早年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地预测晚年工作的成就,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这说明( )。

  A.智力等遗传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

  B.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影响不是决定性的

  C.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D.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E.不宜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

  1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通常被人们简称为( )。

  A.三好

  B.五好

  C.四有

  D.两爱

  E.两精神

  12.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

  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

  C.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畴,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

  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E.二者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1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说

  B.个体本位说

  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素质教育思想

  E.我国基本国情

  14.青少年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加里宁

  B.凯洛夫

  C.华生

  D.查尔斯•赫梅尔

  E.苏霍姆林斯基

  15.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

  A.儿童权利最佳

  B.尊重儿童尊严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

  D.保护儿童

  E.维护青少年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参考答案:

  1.A

  【解析】《学记》是战国后期出现,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其中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有积极意义,故选A。

  2.B

  【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诞生、发展和传播是近代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3.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教育体系的识记,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雅典。

  4.A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近代学制的记忆,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5.BCD

  【解析】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三种表达方式: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规范文化是学校发挥育人职能的制度保证。

  6.B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历史渊源的了解,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7.B

  【解析】中国古代伦理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

  8.C

  【解析】本题考查对少年期年龄特征的记忆,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指的是少年期,故选C。

  9.AB

  【解析】二因素论代表人物: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观点: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施太伦曾假设遗传是长,环境是宽,发展就是长乘以宽。

  10.BE

  【解析】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夸大遗传因素的作用。

  11.CDE

  【解析】 l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具有“四有、两爱、两精神”。

  12.A

  【解析】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内容包括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及实现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

  13.C

  【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4.A

  【解析】这一表述是加里宁提出的。

  15.E

  【解析】本题考查对相关文献的识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青少年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故选E。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