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四

发布时间: 2012-10-14 19:22:14 作者: sxsgeass

  1.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

  A.气味恒常性

  B.温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E.形状恒常性

  2.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是( )。

  A.言语能力

  B.数学能力

  C.记忆能力

  D.空间知觉

  E.推理能力

  3.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E.远近效应

  4.注意的特点主要有( )。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有意性

  D.无意性

  E.稳定性

  5.想象的基本特征有( )。

  A.新颖性

  B.离奇性

  C.生动性

  D.现实性

  E.形象性

  6.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思维

  E.意识

  7.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认为基本的需要包括( )。

  A.成就

  B.包容

  C.情感

  D.支配

  E.生存

  8.下面哪些属于一般能力?( )

  A.记忆力

  B.注意力

  C.观察力

  D.色彩鉴别力

  E.节奏感知力

  9.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10.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技能学习

  E.社会规范学习

  参考答案:

  1.CDE

  【解析】人们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称为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

  2.ABCDE

  【解析】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而言,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记忆能力、空间知觉、推理能力等。

  3.AB

  【解析】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大的现象。

  4.AB

  【解析】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某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

  5.AE

  【解析】想象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或者说表象,而不是词或者符号,因此具有形象性的特征。想象是对旧有的表象积极的再加工和再组合,因此具有新颖性的特征。

  6.ABCE

  【解析】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7.BCD

  【解析】社会心理学家舒茨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8.ABC

  【解析】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的掌握知识。

  9.ABCE

  【解析】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10.ADE

  【解析】依据学习内容,学习可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

读书人网 >考试试题

热点推荐